摘 要:幼兒教育除了現有的課本教材外,幼兒所處地區的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也特別適合引入到幼兒教育當中,因此教師要因材施教,讓幼兒提高對鄉土資源的興趣,從小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美好品德。通過分析鄉土資源對(農村)幼兒的教育必要性,梳理本地特有鄉土資源,嘗試通過游戲設計的方式來引導幼兒在玩中學,對身邊的鄉土資源能夠產生認知,實現幼兒的個性化發展,以期為創新農村幼兒園教育教學方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鄉土資源;課程建設;游戲活動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24-018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4.116
一、鄉土資源對農村幼兒教育的必要性
充分?J識和利用鄉土資源,是幼兒園教育資源的補充與完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為每個幼兒提供豐富的玩具、圖書和可操作性材料,以便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感官、多種方式與事物不斷互動的條件,為幼兒創造主動探究和學習的機會。”張雪門指出“生活即教育,行為即課程”。因此幼兒教育首先應著眼于周圍生活資源環境的利用,通過耳濡目染的行為影響,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尤其對農村幼兒園來講,具有更重要的意義。農村幼兒園與大城市幼兒園相比缺乏先進教學工具的應用和現代化的實踐場所。但其具有生態環境優美,直接接近大自然的有利條件和優勢,可以利用鄉土資源為幼兒營造天然、開放的學習和活動場所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因此充分認識和利用鄉土資源并將其應用到是幼兒教育中是擺在我們眼前的重要課題。
本園地處渭源縣五竹鎮,屬于農村幼兒園,對于鄉土資源在課程中雖然有一定的應用,但還存在缺陷和不足。為了充分利用鄉土資源豐富園本課程建設,園內教師充分搜集資料,利用現代科學信息技術,將鄉土資源轉化為園本特色教育資源,創新教育教學方式,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二、渭源本土資源特色與園本課程建設
《尚書?禹貢》和《水經注》載:“鳥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渭源便坐落在這渭水源頭之處。境內自然風光優美,歷史文化燦爛,令人神往的景觀眾多。作為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流域內現存的大量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寺洼文化遺址,和始皇西巡、大禹導渭、等歷史傳說,更有美觀絕倫的“渭源八景”。這些景點,集中了渭源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的精華,極具地方特色。在園本課程建設中我們充分利用地方文化優勢,開發特色課程,深化幼兒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另外通過實踐活動將渭源縣特產:馬鈴薯、當歸、黨參、黃芩、甘草等作為實踐活動的工具和載體,融入幼兒游戲活動中,進一步激發幼兒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三、以渭源本土資源為載體活化幼兒園游戲活動
幼兒的天性好玩,在游戲中幼兒會主動自我識別和了解自己接觸的,因此,要順應幼兒認知規律促進幼兒課程游戲化的策略,包括緊扣認知規律、聚焦游戲整合活動、激發創作意識、設計創造性游戲,關注互動關系、借助游戲互為服務。為此我搜集整理了渭源本土資源中適合幼兒學習的素材,并設計了四款教學游戲活動。
游戲一《我來當導游》,在渭源本土資源中,最值得稱贊的是渭源的旅游資源。首先,我會給大家講解具體的景點,每個景點的特色;其次,我會帶幼兒練習畫出每個景點的導游路線圖,然后,讓幼兒拿著自己畫的導游圖給其他幼兒講解自己所展示的景點,以此類推,讓所有幼兒都參加一次;最后,把所有幼兒的導游圖集中整理粘貼到教室里,并設計為《渭源導游圖》。
游戲二《我是美食家》,渭源地處西北內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幼兒日常生活中天天都有接觸,以制作甜醅子為例,我會帶小麥和工具,手把手教幼兒如何舂小麥,如何制作美味的甜醅子,并讓幼兒之間相互分享。
游戲三《歷史演義》,渭源歷史文化悠久,以伯夷叔齊互讓國位為例,讓幼兒分別扮演伯夷叔齊,演繹當時兄弟二人互讓國位的美德,有助于幼兒理解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的美德,更能培養幼兒謙讓的品性。
游戲四《歌唱渭源》,渭源地區漢族、藏族、回族等名族聚居,幾乎每個鄉鎮都有特色歌唱文化,有秦腔、花兒等歌唱形式,利用親子活動讓幼兒在家長的指導下學習身邊最有特色的歌唱形式,然后在班級展出并錄像編輯,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介宣傳本土優秀文化資源。
四、利用鄉土資源,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使幼兒與環境“對話”。因此利用本土資源深入幼兒全面教育發展,最關鍵的是讓幼兒認識到、接觸到身邊的本土資源。我們幼兒園附近有很多農田,農田里基本是渭源當地土特產,像黃芪、黨參中藥材以及馬鈴薯等,我們定期會組織幼兒深入農田觀察農作物的生長環境,并組織大家畫畫記錄農作物的生長過程,并向幼兒灌輸節約糧食的美好品德。在植樹節,帶幼兒去附近植樹,了解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本園地處農村,農作物是渭源當地的土特產,幼兒長期生活在原生態環境中,對于本土自然資源的理解和應用較人文資源更廣泛。所以還要充分發揮渭源本土人文資源優勢。除了生態資源外,渭源本地的人文資源散落在各個鄉鎮,有的是古建筑,有的是幼兒長輩口口相傳下來的語錄,所以要充分發揮幼兒家長的優勢,通過微信群調動家長積極性,讓家長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展現渭源特有的風俗文化。例如,讓幼兒學唱“花兒”,在班級進行表演,優秀作品參加全國比賽等,都能夠讓幼兒對本土人文資源感興趣,留下文化印記。
幼兒園課程只有源自幼兒的生活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農村幼兒教育資源的開發要立足本地、本園的實際特色,開展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所以本土資源的開發利用對于幼兒園課程的開發來說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幼兒園教育階段是為幼兒一生教育打基礎的階段,所以我們應充分發揮地方優勢,開發地方資源,將本土資源融入幼兒教育,使幼兒在生活中學習,真正促進幼兒的全面化和個性化發展,為后續基礎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黃露.巧借鄉土資源,豐富幼兒園課程[J].新課程(小學),2017(3).
[2] 陳瑩.如何充分開發鄉土資源,開展農村幼兒園的科學教育[J].新課程(上旬),2017(5).
【巧用鄉土資源豐富幼兒園課程建設】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學游戲化研究
• 幼兒園區域活動教師的有效指導
• 淺談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精細化管理
• 談幼兒園趣味課堂的開展
• 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要多少錢
• 幼兒園識字教學“幼小銜接”的研究
• 談幼兒園德育管理
•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幼兒園美術教師
• 幼兒園班級管理策略探索
•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創設思考
• 新時期幼兒園師德建設的思考
• 2949名幼兒園兒童健康體檢結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