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俗話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由此可見,習慣與性格在人的發展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幼兒的常規教育包括禮貌、坐姿、站姿等日常行為習慣。幼兒的啟蒙教育對于幼兒今后的人生發展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新時期,對于幼兒園的常規教育也提出新的要求,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逐步培養幼兒的品德,塑造積極的個性特征,從而適應將來的學習與生活。探究新時期幼兒園常規教學的策略,更好地培育幼兒的一言一行,推動幼兒常規教育步入新的發展階段。
關鍵詞:幼兒;常規教育;培育;參與;制度
人一生的發展如同建設一座高樓,地基對于高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理,學前教育如同人生的地基,做好學前教育工作對于幼兒今后的人生發展起決定性作用。幼兒園的小朋友年齡小,從出生便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對外界一無所知,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一方面,依賴性逐步加強;另一方面,自身實際動手能力減弱。當其開始進入新的生活環境,不免產生不適,對于一個班級來講,規則是約束學生行為的良好機制,在明確規章制度的指導下,輔以教師的合理引導,既減輕教師管理班級的工作量,又利于其順利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提升班級管理質量。然而如何改變既定的常規準則,依據學生的性格特點與反應情況,制定新時期符合學生現狀的常規教學策略一直是幼兒園教師探究的內容,本文就此給出幾點建議。
一、加強學生“常規”意識培育
每個幼兒都是上天量身定做賦予我們最珍貴的禮物,而幼兒園是學生與外界接觸的第一步,其教育的好壞對于幼兒的行為習慣、性格特征、價值觀念將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提高幼兒園常規教學水平,符合新時期教育的發展規劃。幼兒園的孩子早已習慣“萬事皆由父母包辦”的生活規律,不知道何為“生活習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向孩子灌輸生活習慣的概念,指導他們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加以實踐。例如,吃飯時,部分幼兒可能不洗手,拿起饅頭便吃,即使吃飯,也異常調皮。對此,教師要制定嚴格的規定:吃飯之前,學生應按照高矮個排好隊,依次洗手,拿餐具,遵從教師的指導坐好,吃飯時不準嬉戲打鬧,防止發生意外事故。只有在實踐中加以指導,幼兒才能明白“良好的生活習慣”應是什么樣子,從而養成自覺遵守的良好習慣。
二、健全“常規”制度,引導幼兒積極參與
眾所周知,“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對外界的一切充滿好奇,善于表現自己,不懼怕家長、教師的口頭命令,因此,在其常規教學中,教師要制定一些“規章制度”以約束幼兒的行為習慣,包括:飯前廁后要洗手、上課要按規定坐好、不大聲喧嘩、不欺負比自己弱小的學生、服從班長、教師的指導、按時完成作業、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等,對幼兒的各種行為都以規章制度的形式加以約束,使其明確責任意識,養成自覺遵守制度的良好習慣。例如,教師從班級中挑選比較有責任心的孩子擔當班長、組長,負責檢查幼兒飯前洗手的情況,對于不認真洗手的小朋友,要幫助其洗手,如若個別小朋友不聽勸,要向教師反映實際情況,由教師對小朋友進行積極勸解,讓其認識到不洗手的危害,逐步養成飯前洗手的習慣。對于每天表現優異的幼兒,教師要頒發獎品進行鼓勵,可以獎勵一朵小紅花、一本筆記本、一個洋娃娃等,并每天評選出一名“我真厲害”的優秀監督者,鼓勵他們繼續遵守常規制度,幫助教師監督其他小朋友的行為習慣。長此以往,幼兒的行為習慣會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加以改善。
三、教師合理引導,巧用小技巧鼓勵幼兒重視常規制度
幼兒的性格特征具有多變性,情緒隨著心情變化不定,尤其是幼兒離開家進入校園,陌生的環境使其產生不適,容易激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主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學生融為一體,做他們心中的“知心姐姐或知心哥哥”,可以利用業余時間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游戲,不僅能夠了解每位學生的內心想法、表現欲望、興趣趨向等;還可以轉移學生的注意力,放松其緊張的心情,使其更加迅速地融入集體中,與其他小朋友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做游戲時,教師要不時地將常規知識傳遞給每位學生,有意識地訓練、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除此之外,教師可以根據每位幼兒的性格特征、學習能力、行為習慣等進行分組,要求小組成員要相互監督、彼此約束成員的行為,如有“飯前不洗手”的行為,組長要及時指出,聯合其他成員幫助這位小朋友糾正“飯前不洗手”的壞習慣,借助此項方法提高幼兒園常規教育的整體水平。作為幼兒園的教師,首先要有足夠的耐心,時刻關心、幫助幼兒園的所有孩子,教導幼兒如何規范自己的行為,對于個別調皮的孩子,要保持寬容的心態,細心詢問其這么做的原因,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他們的感受,而不是采取強制措施,硬性要求其按照規章制度進行活動,這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的長期發展。
幼兒園時期的教育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因素,教師作為幼兒常規教育的主要指導者,在教學過程中,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既要求具備足夠的耐心,將培育的每個幼兒當成自己的孩子對待,嚴厲中滿懷慈愛,培育方法做到靈活多變又有規律可循,有要求具備專業的幼兒培育知識,不斷與時俱進,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通過各類活動安排、不同課堂情境的合理設置,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常規培養氛圍,讓幼兒養成常規行為意識,能夠自覺依據學校的規章制度約束自己的日常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為今后的人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石偉峰.幼兒園常規教育的新思路及方法[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6).
[2]康靜.淺析幼兒園一日生活管理中的問題[J].甘肅教育,2006(5).
[3]吳堅麗.談幼兒的常規教育[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5).
編輯 楊兆東
【探究新時期幼兒園常規教學策略】相關文章:
• 教育平臺在幼兒英語教師培訓中應用
• 長沙市幼兒園收費現狀與對策
• 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價值簡析
• 當前幼兒教育教學問題
• 不做幼兒園“膽小鬼”
• 西北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管理現狀調查
• 哭著不上幼兒園
• 電子白板助幼兒園美術教學“一臂之力”
•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師德培養
• 淺談幼兒園的分區活動
• 淺談幼兒園班級墻面創設
• 淺談幼兒園班級經營中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