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際交往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人們交流思想,表達感情的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之一。由于我們是農村幼兒園,幼兒接觸的事物相對狹隘,所以在語言運用上比較匱乏,這就要求我們現在的幼教工作者應該在日常教學中點滴滲透,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敢說、想說、愿意說,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動性,所以說,農村幼兒園應該加強幼兒在這方面的發展和鍛煉。
一、創設環境,讓幼兒敢說
我班幼兒年齡小,年齡在4~5周歲左右,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是很好,這就要求教師要加以引導,由于我園在本年度推行了禮儀教育這一校本課程,基于此,我教育我班幼兒每天早晨來園后,要與全班小朋友問好,與老師問好,與父母道別的活動。剛開始,有些孩子不敢說,藏在父母的背后不敢出聲,這時我和家長就一起鼓勵他,來到幼兒園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呀,父母有自己的事要做,小朋友在一起游戲、學習多好呀,這樣時間一長,幼兒就不用老師在提醒,自己就能主動和別的小朋友問好,說“早上好”,“爸爸媽媽再見”,“小朋友再見”等等。孩子不僅從這種教育中學到了禮儀,而且還能主動和別人說話,不僅在幼兒園這樣,在家里也敢于和其他人交流。
二、利用游戲,使幼兒想說
語言教學是讓幼兒養成傾聽的習慣,進而發展語言理解能力,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簡單地說一些平常話,要想進一步發展幼兒語言思維的廣闊性,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多利用幼兒熟悉的事物進行拓展,讓幼兒想自己去表現自己,比如在教學《我學......》時,我首先給幼兒一個范例,我學小雞嘰嘰嘰,讓幼兒自己想生活中的動物是什么樣的,它的叫聲又是什么樣的,進行說一句話,有的幼兒不能完整,完全地表達出自己想說的事物,教師可以適當的給予幫助,先引導,再鼓勵,然后讓幼兒完整地表達。
由于農村幼兒園的地域局限性,孩子們接觸的人和事不多,他們不可能都想說,他們會借助父母幫他們表達,所以在教學活動中利用一些幼兒喜歡做的游戲,我會指出一些不愛表達的幼兒讓其參與,特別是在自由活動時我會找他們聊聊天,等他們放下心中的怯懦和防備時,他便會和你聊得很暢快,如果他還是不愛說,我便會召集全班的暢說欲言,表達自己對家、對父母、對熟悉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如果他有一些小的變化,我就會及時鼓勵他表達自己的想法,時間一長他便敢說了,所以每天都要騰出一點時間讓幼兒在全班小朋友的面前說些想說的話,每天都會有幼兒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快樂,從而達到我想說、我會說的目的。
三、運用日常習慣,幫助幼兒愿意說
幼兒園是幼兒的第二個家,家庭給幼兒的是生活的保障,而幼兒園則給幼兒創造成長的環境和氛圍。讓幼兒每天來到幼兒園,無論是在身體上讓其有所鍛煉,而且也應該在生活上有所幫助,而語言能力的培養則貫穿幼兒園教學的始終。
幼兒來到幼兒園,他一天的生活就開始了,從游戲到盥洗再到午睡,每個環節都應該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比如在游戲中,我們可以讓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創意;盥洗時,我們可以讓幼兒說說怎樣洗才干凈;我們為什么要講究衛生;在午睡時,因為我每天都會給孩子們講一個小故事,幫助他們入睡,所以我讓幼兒表達自己的看法,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從幼兒園生活的點點滴滴進行滲透和培養,讓幼兒真正地體會到語言給他們帶來的方便和樂趣。
可以說,語言承載著人類進步的重任,有一肚子的話說不出來那是一件最痛苦的事,所以我們要從幼兒抓起,從小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所謂童言無忌,無論他們說的是對還是錯,都請你予以肯定,幫助幼兒樹立信心,不要強制幼兒的思維,那樣我們農村的孩子也會像城里的孩子一樣,敢說、想說、愿意說、大膽說。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
•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質量的提高
•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的策略
•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
•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提問的有效性
•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創新
•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技巧
•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策略
• 淺談幼兒園語言教學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