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對制作劇幕中的服裝、道具感興趣。 2.能熟練地使用剪刀、子母貼等工具材料,鞏固編織的技能。 活動準備: 統計表、半成品布、亮片、皺紋紙、彩紙、剪刀、卡紙、固體膠、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表格,教師記錄需要制作的服裝、道具
教師:表演黛絲的小朋友需要哪些服裝、道具?(頭飾、衣服、手上的籃子。)
(分析:幼兒已具有表演的前期經驗,教師的一句提問,幼兒就知道需要制作哪些東西。)
二、幼兒說說服裝、道具應該怎么做以及裝飾。
1.教師出示記錄表格,幼兒制定制作頭飾的步驟,教師記錄。
幼兒說說眼睛、嘴巴以及雞冠的制作步驟,教師記錄。(先用筆在紙上畫出來,然后用剪刀剪下來貼在頭飾上。)
(分析:本環節中,教師把服裝、道具更加具體化,體現了整個活動的連貫性與一致性。讓幼兒自己動腦分析所需材料,如何進行操作。)
2.教師提問并進行記錄。
教師:籃子可以用什么材料做?(用木條編,用卡紙編花籃。籃子外面空空的,不好看,我們要裝飾好看的花紋。)
(分析:幼兒通過回憶
繪本,知道花籃是編織出來的,編織在小班時期已有經驗,幼兒不但說出了籃子的做法,還主動提出要裝飾,教師采用層層遞進的教學手法,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主動去探索。)
3.教師出示披風,記錄幼兒的裝飾。
教師:衣服上怎樣裝飾?(裝飾羽毛,因為是小紅母雞,所以裝飾紅色羽毛。)
三、幼兒分組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每組擺放不同的物品,并將記錄表格發放到每組供幼兒參考。
2.幼兒自由分組。(幼兒取區角牌,將區角牌貼在自己想制作的物品旁邊)
3.教師個別指導。
四、展示評價
1.分組展示。(幼兒將服裝道具穿在身上或拿在手上,彼此欣賞作品。)
2.個人展示。
(1)幼兒將同種作品展示在一起,幼兒評價。
教師:我們怎么選出最優秀的作品?(請老師選,用貼畫投票選擇。)
(2)幼兒投票,教師帶著幼兒一起唱票。
(3)幼兒說說得分最高的作品的優點。(幼兒:頭飾上的眼睛貼得很漂亮,還畫上了眼睫毛;衣服上的羽毛貼得很整齊,而且不會掉下來。)
分析:教師在這一環節中采用了兩種評價方式,一種是小組欣賞評價,一種是個人評價。在個人評價中,幼兒主動提出要進行投票選擇,采用了用貼畫進行投票的方式,不但公平,對美的認識也有了更高的提升。每個幼兒都能參與到評價中來,通過欣賞,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教師自評:本活動用了圖片導入,再出示記錄表格,將幼兒所說的話記錄下來,讓幼兒在分組操作的過程中有圖可看。幼兒的裝飾活動已具有一定的前期經驗,所以重難點在編織花籃與制作頭飾上。本活動層次分明,制作活動由易到難,介紹的語句由詳到簡,教師把問題拋給幼兒,讓幼兒自己動腦、動手,分析材料。在評價過程中,教師采取了小組評價與個人評價兩種評價方法,不但加深了幼兒的制作技巧,還給幼兒帶來成就感。
教學附錄:
【幼兒園探究性戲劇活動】相關文章:
• “豆眼里的幼兒園”系列2
• 幼兒園美術活動中自然材料利用探究
• 淺析幼兒園的有效教學
• 讓幼兒園美術教育融入生活
• 淺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設置
• 幼兒園繪畫教學活動淺析
• 幼兒園小班繪畫活動研究
• 淺談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
•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兒歌彈唱集體課教學
• 探討幼兒園運用人作為游戲材料
• 幼兒園談話活動開展探索
• 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創造性思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