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是幼兒識字活動的幫助者、支持者和引導者,必須遵循幼兒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快樂地認識漢字。創設一個積極的識字環境激發幼兒的識字興趣,讓幼兒在愉悅的游戲過程中和輕松和諧的生活中去認識漢字是幼兒園識字教學和學校識字教學的最大區別。
【關鍵詞】幼兒;識字;興趣;快樂
幼兒早期識字閱讀在我國幼兒教育發展中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普遍認識到對幼兒進行早期識字閱讀鍛煉,不僅對以后的語言寫作能力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還有益于開發幼兒的智力從側面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提高幼兒的記憶力、理解力、想象力、創造力等等。于是早期識字閱讀以各種形式在幼兒學前教育培訓機構熱火朝天地開展進行著。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認為教師是幼兒識字活動的幫助者、支持者和引導者,必須遵循幼兒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快樂地認識漢字。創設一個積極的識字環境激發幼兒的識字興趣,讓幼兒在愉悅的游戲過程中和輕松和諧的生活中去認識漢字是幼兒園識字教學和學校識字教學的最大區別。
一、以游戲教學為主體多種形式開展授課,增加識字教學的趣味性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根據幼兒生性好動的特點,以游戲為主體寓教于樂是學前教育的主要特點之一。在游戲活動中幼兒身心總是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情緒高漲,思維積極,注意力也相當集中,所以幼兒識字教學一定要和游戲活動相結合,才能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產生對學習的熱情,成為最有效的學習。教師可根據幼兒“貪玩”、“好奇”和“愛動”的特點,結合識字內容,設計游戲環節,進行識字教育,激發幼兒的識字興趣,使幼兒在各種生動活潑的游戲中,輕松、快樂、高效地識字。
1.利用肢體語言表現漢字形象,增加幼兒印象
幼兒識字的過程是通過感觀直接感知的過程,讓幼兒借助形體的感受與相應的字結合起來,可以加深幼兒對所學漢字的印象及理解。比如胖、瘦、飛、跳這幾個字,教師可以用夸張的形象來表示,吹鼓腮幫子表示胖,吸癟腮幫子表示瘦,張開雙臂上下擺動表示飛,腳底離地表示跳,在做完一個形體動作后及時出示對應的漢字引導幼兒認識,然后引導幼兒進行模仿,這樣幼兒在學習模仿中既加深了漢字印象又理解了該漢字所代表的意思。
2.利用游戲激發幼兒的識字興趣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形式,也是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教師常樂于以游戲為載體將識字教育融入其中,引導幼兒在生動活潑的游戲當中輕松快樂地識字。“小小郵遞員”“送字寶寶回家”“我做你說”“看圖填字”等各種形式的游戲,讓幼兒在輕松快樂的氛圍里完成了對漢字的認知和復習與理解。比如“看圖填字”是讓幼兒通過看相應的圖片,把學過的字用卡片嵌進一個詞組或一個句子中。如:(爸爸)回來了;(媽媽)在做飯;小鳥(飛);青蛙(跳);老虎(大),老鼠(。;一把(椅子);一張(桌子)等!拔易瞿阏f”則是由一名幼兒模仿動物的叫聲,然后請其余的幼兒找出手中的字卡并大聲說出來。游戲的多種互動形式避免了幼兒機械單調枯燥乏味地進行認讀練習,讓幼兒體驗到發自內心的識字快樂,常常令幼兒樂此不彼,從而提高了幼兒對漢字的學習興趣,為早期閱讀打下了良好基礎。
3.根據詞義分類教授,加深幼兒對字詞意的理解
字詞根據其代表的不同意義可以進行多種分類,比如反義詞,按這種分類把一些簡單常用的字詞教給幼兒不僅能夠讓他們學會字詞還能夠使他們直觀地理解反義詞的概念。例如利用反義詞教幼兒認識高-矮,教師可以選兩個不同身高的幼兒,通過比較法讓幼兒知道高和矮的概念,同時教幼兒認識高、矮這兩個字,然后教師組織幼兒兩兩相比選取對應的字卡進行認讀,這樣幼兒在親自參與比較的過程中就逐漸理解了高與矮的概念,在反復比較選字的過程中加深了高與矮這兩個字的印象。諸如此類,大-小、長-短、多-少等字詞都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教授。另外還可以根據不同的分類方法,以不同的游戲形式進行教授,比如按色彩分類學習紅、黃、綠、藍;按水果分類學習蘋果、梨、桃;這種分類學習不僅讓幼兒認識了字詞,還提高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4.實物教具相結合,以動態直觀影像加深幼兒對字詞的理解與記憶
實物教學以其直觀、生動的特點一直為幼兒教師們所推崇,而新科技多媒體應用在幼兒園區也早已不是鮮為人知的了,它可以將圖文、聲音和視頻并用,產生活潑生動的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進行識字教學能夠更加吸引幼兒。比如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既能夠利用多媒體再現真實的自然景觀讓幼兒觀察,又可以把它們轉化成動畫效果吸引幼兒的注意,在自然場景與卡通動漫的轉換過程中,幼兒的識字機能得到激發,聯想能力得到提高,識字記憶力也得到了加強。
二、采用靈活多樣的傳授方式,加強識字教育日常生活的滲透性
1.以常用字的學習為契機,激發幼兒的識字興趣
幼兒識字教學內容的選擇應根據幼兒容易識記的字優先、組合能力強的字優先、使用頻率高的字優先等原則,結合幼兒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遵循由簡到難,由淺入深的規律,選擇幼兒熟悉的字詞開始學習,循序漸進,逐漸提高幼兒的識字興趣。例如①從幼兒入園開始給私人物品做標記,教幼兒從認識自己的名字開始認字學習,逐步認識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桌、椅、柜、杯等字詞。②利用情感教育,引導幼兒認識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字詞。③引導幼兒認識身體器官的字詞如頭、眼、手、耳等。
2.利用環境布置創設識字氛圍,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識字
良好適宜的環境可以從視聽觸覺上給幼兒以刺激,極大地提高幼兒的識字興趣。幼兒園墻飾具有直觀形象性,是最吸引幼兒的能動位置,能給幼兒美的感受、藝術的熏陶,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墻飾,創設主題墻,合理布置文字標題引導幼兒在欣賞墻飾的過程中主動識字。區域活動角是和幼兒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另一重要部分。在各活動區角上貼上不同的文字標記,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慢慢地就會讓幼兒記住這些不同的文字,并通過反復的活動去理解文字所代表的意義,比如圖娃娃家、美工區、故事角等。此外還可以將漢字標注在區角材料上,這樣可以讓環境創設與識字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逐步加深對漢字的印象,在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就完成了識字教學。
3.開展閱讀活動,增強幼兒識字的成功感
專家認為教幼兒識字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盡早閱讀”,幼兒的智力取決與良好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形成的越早,其理解能力就發展越快,接受能力越強,幼兒的綜合發展效果越好。在幼兒識字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幼兒對漢字的掌握情況適時開展各種形式的閱讀活動,比如開展競賽游戲“識字小能手”,激發幼兒識字的興趣;開展
兒歌朗誦讓幼兒感受親子活動的溫馨;開展故事會,提高幼兒的表現欲等等。通過不同的活動讓幼兒有充分表現的機會,讓識字教學滲透到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幼兒充分體會到識字帶給他們的成功、快樂與自信!
總之,只要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為幼兒創設積極、輕松、愉悅、趣味的識字環境,讓幼兒成為識字的主動者,在教師適時正確的引導下,通過適宜的游戲活動,輕松快樂地識字,就一定會有更多的幼兒喜歡識字,喜愛閱讀!
【幼兒園識字教學之我見】相關文章:
• 幼兒園理想課堂之我見
• 美國幼兒園的平等職業教育
• 幼兒園“贊助費”問題的社會學解讀
• 電子白板優化幼兒教育論文
• 新時期幼兒園教研活動實施分析
• 淺談幼兒園自然角的設計
• 農村幼兒教師課程教學研究
• 談幼兒園網站的建設與管理
• 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策略探討
• 幼兒園鄉土文化教育初探
• 美國 幼兒園憑密碼接孩子
• 淺談幼兒園小班課堂培養提問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