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兒園藝術教育及其目標 (一)幼兒園藝術教育的內涵 對于藝術,通常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認識。 第一是從精神層面,把藝術看作是文化的一個領域或文化價值的一種形態,把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等并列。第二是從活動過程的層面來認識藝術,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創造活動,或對現實的模仿活動。第三是從活動結果層面,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品,強調藝術的客觀存在。
幼兒園藝術教育則是發現兒童的藝術天賦,兒童是天生的藝術家。對于兒童的藝術教育更多的引導和鼓舞興趣,在藝術教育的過程中除了必要的知識教授,更多的是讀懂孩子由藝術而表達的自己的感情。
(二)幼兒園藝術教育的目標
我們每次的活動安排都要有一個合適的目標并且要認清這個目標,同樣,幼兒藝術教育也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第一,初步感受、欣賞并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第二,喜歡參加藝術活動,能感受到活動帶來的快樂,培養對藝術的敏感。第三,掌握一些簡單的藝術技能,發展藝術表現能力。第三,能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創造性地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第四,在藝術活動中體驗集體活動的快樂,與他人合作,能理解、接納、欣賞、尊重他人的創作與表現,喜歡欣賞不同表現形式與風格的藝術作品。
二、家庭、社會與幼兒園藝術教育
一般講,人們所受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共同組成。因此,幼兒地成長離不開家庭、社會、學校的教育,而良好教育環境對幼兒健康成長起著非常重要地作用。幼兒藝術教育的健康發展,需要整合社會、家庭、幼兒園的藝術教育資源、強化大眾的意識。許多有識之士認為,學校和幼兒園應該重視藝術教育以發現、培養有藝術天賦和才能的孩子,以便早早的發掘孩子的藝術潛力,讓美的意識在縱向和橫向兩方面貫穿幼兒的人生。
(一)家庭教育有效促進幼兒園藝術教育
現代社會中,家庭作為幼兒藝術教育啟蒙的場所,對幼兒的影響更為深廣和持久,幼兒家庭藝術教育越來越凸顯出其重要作用。家長,作為幼兒的第一位老師,在幼兒家庭藝術教育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好多父母將自己小時候所渴望而沒有得到的藝術教育強加在小孩身上,要求孩子去參加各種興趣班等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強加到孩子身上,剝奪了他們決定自己發展方向的權利,使孩子缺乏規劃人生的動力和追求興趣的勇氣。在滿足了父母的要求以后,孩子會由于失去目標而變得迷茫。由于通過孩子進行投射的過程幾乎是一個自動化過程,常常不被父母意識到,有時即使意識到了也被認為是理所應當,因此更值得為人父母者警醒。懷有“心理投射”的父母往往不考慮具體情況而去強迫孩子按自己的要求成長,這種做法實際上有悖因材施教的原則,不僅違背了幼兒家庭藝術教育的初衷,還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敵視藝術教育,甚至會給孩子造成人格上的障礙,不利于孩子的正常發展。 在幼兒家庭藝術教育中,家長應具備一定的兒童心理學知識,提高自身藝術修養,消除功利思想,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尊重與理解幼兒,從而促進幼兒自身全面發展。
在幼兒家庭藝術教育中,幼兒園應該的教給家長一定的兒童心理學知識,提高自身藝術修養,消除功利思想,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尊重與理解幼兒,從而促進幼兒自身全面發展。
1.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
在幼兒藝術教育中,幼兒的身心發展有著客觀的規律,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其選擇的教育內容、方式和途徑也各有差異,這就要求教育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可拔苗助長。同時,在幼兒家庭藝術教育中,由于幼兒家庭環境不一樣,幼兒個體間也存在著差異,因此,要考慮到幼兒的興趣,幼兒對藝術的感受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材施教,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據孩子自身特點來進行家庭藝術教育。
2.尊重與理解幼兒。
在幼兒家庭藝術教育中,要營造民主、平等的氛圍,理解和尊重兒童。首先家長要意識到,兒童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不一樣,兒童有著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家長要對幼兒的藝術表現和藝術創作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及時的鼓勵。幼兒的很多藝術作品無法用成人的眼光去解讀,但是,要意識到幼兒有他自己的表達方式,可以傾聽幼兒對自身創作的解讀,站在幼兒的角度去理解他的藝術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這樣,幼兒家庭藝術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實施。
3.消除功利思想。
家長對幼兒藝術教育要有著明確的認識,學藝術是為促進幼兒自身全面的發展,而不是為了升學加分、為了趕時髦、為了不落后于別人家的孩子等等,從而不要盲目的“從眾”“、跟風”。
4.提升自身修養。
家長的藝術修養深刻地影響著孩子。作為家長,要善于發現美,給孩子創造美的環境,和孩子一起來分享、品味生活中的美;要增加自身的藝術體驗,可以帶著孩子多參加一些藝術活動,在藝術活動中增加自身的藝術體驗,在藝術體驗的積累中學習藝術知識,從而逐步提升藝術修養。
(二)社區資源豐富幼兒園藝術教育
在現代教育理念中,教育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作為存在于社會生活的一種現象,與整個社會和社會其他現象發生著經常的、密切的聯系。我們要從分利用社區資源,來達到對幼兒的藝術素質的提高。
我們幼兒園地處城鎮之郊,四周田園氣息濃郁,我們借助如此優越的農村地理環境,鼓勵幼兒在協助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田間勞動的同時,嘗試用自然的材料,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藝術活動。如:將泥土制成不同濕度的泥巴,捏出汽車、娃娃等各種造型;拾來的稻草修剪整齊進行捆扎,做成稻草人、手槍等玩具;將煮熟的顏色、大小不同的豆類進行擺放,拼成花朵、風景等美麗圖案后再進行品嘗等。各種農作物給了幼兒自然的味道,也顯示出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我們的孩子大都來自于農村,勞動的場面隨處可見,身處如此環境中的孩子對農民勞動的工具,如篩子、扁擔、擔繩、竹籃等有著濃厚的興趣。在繪畫區,幼兒可以用水粉顏料在篩子上畫出蠶寶寶來“飼養”;在表演區,幼兒可以進行玩擔繩的游戲;在美術區,幼兒用彩色線在竹籃上穿編美麗的花紋……在玩這些農用工具的同時,幼兒發揮一物多玩的想象力,表演著不同的游戲情景,藝術創造力與日俱增。
(三)教師在活動中開發幼兒的藝術天賦
1.班級單位的活動。
幼兒的藝術技能來自于每天的自主學習中,來自教師及時有效的啟發指導中。在幼兒園的每個教室中,我們都能看到藝術的足跡:有用粗毛線分成三股編制成的“長辮子”、有將固定長度的毛線中間扎成束制成的“絨球毽子”、有在裁剪成各種形狀的紙板上穿上絲帶制成的“飛盤”、有分別在兩個空八寶粥罐子口系上可拎的繩子制成的“高蹺”、也有用長方形布折合縫成小口袋,裝上黃沙、米粒制成的“沙包”等。由于這些都是通過教師與幼兒一起收集身邊原材料,一起想象設計、一起動手制作而成的,在游戲玩耍時幼兒的主動性更高,參與積極性更強。
2.年級組織的活動。藝術活動的實施不能僅僅局限在幼兒園內部環境中,我們還借社區的有利地形,向外開展藝術教育活動。在“我是環保小衛士”的話題活動中,我們向行人發放環保宣傳倡議書;在社區的小樹上、垃圾箱旁懸掛心形、花形的環保標語;收集廢舊材料開展環保小制作;到街道進行大型的現場環保宣傳繪畫展等,我們用藝術表現的形式,根據幼兒能力發展水平,以年級為單位進行活動,將幼兒環保意識的觸角向社區延伸。
充分利用藝術環境對兒童實施藝術教育,既符合幼兒學習的特點和認知發展的規律.同時也與幼兒園隱性課程實施的相關要求相契合.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與實踐的不斷發展,人們認識到將藝術元素充分滲透到幼兒生活的環境中,并形成一套包含美育價值的隱性課程,對有效實施藝術教育,培養幼兒創造美、欣賞關的情趣和能力有著重要價值。
(作者單位:九臺市幼兒園)
【幼兒園藝術教育初探】相關文章:
• 現代科技在幼兒園的廣泛運用
• 幼兒園人性化管理的幾個關鍵詞
• 幼兒園課程轉型的影響因素
• 關于幼兒園建筑設計的探討
• 論如何提高幼兒園數學教學質量
• 中國民辦幼兒園現狀分析
• 幼兒教師與兩代家長的有效溝通
• 幼兒教師音樂教學技能策略
• 我國幼兒語言教育論文
• 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之我見
• 淺談如何在幼兒園開展德育工作
• 歡樂教育與學前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