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環保教育之我見
環保論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很好聽的BBS用戶名字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882(2014)02-154-01 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飛速發展,環境保護問題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環境保護已成為一個國家經濟發達、民族興旺的標志之一,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人與環境的依存關系,人類熱愛自然,珍惜自然資源,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前所未有,且越來越強烈。面向21世紀的幼兒教育納入現代科學教育,又如何把握好幼兒環境教育特點,這些是值得我們討論研究的問題。
愛因斯坦說:“興趣愛好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幼兒學習的生命,沒有興趣或喪失了興趣,幼兒的知識獲取和智能開發將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我們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也不例外,從培養濃厚的興趣入手,在感興趣的學習中滲透環境教育,讓幼兒快樂、輕松、自然地接受教育。
一、從幼兒身邊做起,感悟自然、陶冶性情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校園和家園是地球大環境中與我們關系最為密切的小環境,要愛護地球,就要從我們身邊做起。因此,教師可在園開辟自然角、種植園、飼養園……經常帶孩子們參與其中,他們在摸一摸、聞一聞中了解自然界,經常帶領幼兒到小區公園,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在草地上游戲、玩耍,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享受青青綠草帶來的清閑空氣。同時,老師也帶領幼兒參觀社區的垃圾場,讓幼兒談談哪里的環境美,通過觀察、比較,讓幼兒知道保護環境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在此基礎上,幫助幼兒樹立保護環境光榮、破壞環境可恥的觀念。
二、 教學與環境聯系,寓教于樂,學科滲透
寓環保教育于游戲活動。“游戲”是孩子的特權,在游戲中滲透親近自然內容,幼兒更容易接受并能在玩玩、說說、做做中掌握環保知識,4月的愛鳥周來到了,我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采用情感體驗法進行愛鳥教育。我先在活動室的墻上“造”了一大片“森林”,然后展示許多鳥類的圖片。孩子們圍著這些圖片有的說:“我猜這是大嘴鳥,你看它的嘴那么大”。有的問:“老師,這只藍色的鳥是什么鳥?它真漂亮!”在結構游戲中,收集各種紙盒、酸奶杯、牙膏盒等進行搭建。幼兒知道廢物對環境的影響,我們把廢物收集起來,每一件廢物在我們的手里都會變成有用的玩具。這些物品外形大小各異留給幼兒想象的空間極大,游戲中,孩子們會用牛奶盒向上壘高成各種房屋,用酸奶杯排成欄桿……廣告紙、吸管一次性的盆盤等都是我們幼兒游戲、教師制作輔助用品必不可少的材料。游戲、制作中孩子們明白廢物可以再利用的道理,并使幼兒的親自然情感轉化為真正的保護性行為。
寓環保教育于各科教學。環保教育是近年來才興起的,尚未有一套與之相應的課程體系,為此,教師可將它滲透在幼兒園各科教學中。如科學活動中結合“水”、“聲音”等內容,讓幼兒懂得干凈的水和安靜的環境對人體健康的意義,并教育幼兒要節約用水。
音樂活動中,教幼兒唱《愛護小樹苗》等有關環保教育內容的歌曲時,可引導幼兒像歌中所唱的那樣去做;語言活動中,選擇
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等環保內容,在美術活動中開展“減少垃圾”的專題活動中,開設了“廢物從哪里來”、“廢物多了會怎么樣?”“動腦筋讓廢物變寶”等內容,通過展覽、繪畫、利用廢舊材料等讓幼兒進行美工制作以及開展參觀、談話、小木偶表演、小實驗等有趣的活動,使幼兒了解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并懂得要管好垃圾,保護環境必須從我做起,從自身感受中獲得環保知識。
同時也讓幼兒知道環境污染、噪音和破壞生態平衡會給人類帶來危害。如組織幼兒美化我們的幼兒園,幫助老師打掃衛生,來綠化我們的幼兒園,通過此活動以喚起幼兒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并將愛護花草樹木等列入幼兒的行為規范中。
三、環保教育貫穿幼兒的一日活動中
要幫助幼兒樹立“只有一個地球”的觀念,必須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教他們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小環境做起。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密切注意幼兒的一舉一動,及時進行環保教育,如發現幼兒平時亂摘花、亂丟紙屑、隨地吐痰或下課后高聲喧嘩等現象,教師就及時地曉之以理,讓幼兒既克服了自身的不良行為,又增強了環境保護的意識。
四、環境保護教育要家園相結合
幼兒教育必須社會、家庭、學校三結合。必須取得家長的支持,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必須給孩子樹立榜樣。讓家長了解對幼兒環保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長配合共同教育,如家長進行節約用水再利用,上街買菜用布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等。讓幼兒與家長對廢物利用做玩具等,幼兒在玩中學會了思考,玩中學會了嘗試。同時家長還可以帶孩子走進大自然,讓幼兒了解環境污染狀況,感受重視環保的呼聲,從而不斷增強環保意識。
【幼兒園環保教育之我見】相關文章:
• 幼兒園環保教育之我見
• 幼兒園環保教育之我見
• 幼兒園環保教育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