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是孩子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是從學前教育到小學的一個過渡階段,此階段主要是讓幼兒適應上學的環境,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并不是強迫孩子學習一年級的文化知識,幼師應該有識別幼兒天性的慧眼,根據孩子的特長來發展。另外幼兒園的創建與發展應該由硬件與軟件的共同支撐,硬件就是幼兒園的教學設施,軟件就是幼兒園長期發展沉淀的文化與幼師的教育水平。一位園長曾說過:“辦一所好的幼兒園需要硬件作基礎支撐,但更加需要軟件為底蘊。在這個領域里沒有最好,只有永無止境地追求最好。”當今社會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幼兒教育領域,人才的競爭也是相當的激烈,擁有較多具有較高綜合能力的領導和教師人才,是取得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園長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要善于在觀察中把握管理的契機,要有識別優秀人才的慧眼,要加強各崗位人員的培訓工作,尤其要注意管理的藝術性,協調好各方的關系,讓幼兒園、教師、家長進行合作共同促進幼兒的成長。如何強化幼兒園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關鍵詞:幼兒園;管理;以人為本;民主
一、確立辦園理念、辦園目標和培養目標
每個幼兒園都有自己的發展特性,抓住特性根據自身條件和幼兒園的文化底蘊,提出辦園理念、辦園目標、培養目標,并根據這些目標制定幼兒園的未來發展規劃將,根據總規劃來設計各分階段實施計劃和各部門、各年級組乃至教師個人的發展計劃,從而保障總目標的實現。此外,還應注重幼兒園制度建設、教科研工作和園本課程的開發和管理。
幼兒園的管理,要以幼兒為主體,老師是孩子的指導者,充分培養孩子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促進幼兒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應該完善相關制度,使得幼兒教師增強主人意識,要增強集體的榮譽感,進一步開發幼兒教師的潛能,要發展以“以人為本”為核心的辦學理念,要充分關心和照顧教??與學生。
二、發展“以人為本”為核心的教學理念
2.1充分尊重教師
"新課改"以后,幼兒教學方面有了更多的新的要求,也就是說,幼兒的教學方法也有了與傳統教育相比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幼兒教師進一步增強自身的創新教育能力,不斷接受培訓,了解新事物,使得自身能夠扮演一種研究者的角色,保證幼師能夠充分擁有專業化的教學知識。幼兒園的管理靈活且多元化,增強教師的主觀能動性,能夠讓課堂的學習內容變得生動、高效。另外,幼兒園要根據自身特點制定相適應的一套制度體系,制度是促進幼兒園發展的制度保障,在加強制度約束的同時,也需要進一步實現人性化的管理。幼兒階段是人的一生中比較重要的啟蒙階段,需要綜合素質較高的老師來進行引導,引入制度與人性化相結合的管理方式,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幼教的積極性。
2.2了解教師。
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因此都比較嬌生慣養,很多的家長都過于溺愛孩子,這樣來說,幼教的工作就進一步被增強了難度,對于教師來說需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實力,完善對教師的能力和素質雙重培養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很多的管理規則都是要進一步考慮教師的需求和家長的需求的,通過深入教師隊伍,交心對話,了解并掌握教師的個性、愛好特長和能力水平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將教師的內心了解,使得教師能夠進一步投身到工作之中,并且能夠將相關的制度完善,實現切實可行的制度,除了要滿足家長的要求以外,還要結合幼兒天生的成長特點展開教育,進一步將教師的主觀能動性發展,使得教師對工作充滿積極性,進一步促進積極愉快的教育模式,將新課改的要求進一步滲透,能夠將工作的重心進一步轉移工作的重心,對于管理來進一步要實行動態管理以帶動教師行為方式的改變,不能夠一味實施相關的鎮壓,一般來說,支配欲過于強烈不利于的教育過程決策權下放給教師,自己則深入實際的教育過程中與教師平等互動,把握園所的發展的大方向,實現有效管理。
2.3發展教師。對于幼兒園的管理來說,要落實服務的內容,進一步加強相關的合作,不斷吸引各方面的人才,能夠讓優良的師資成為改造管理的重要推動力量,此外,還需要將各種管理流程進一步優化,實現名師的意識,進一步將教師的進修和培訓工作落實,實現方法上的遞進,完善專家的交流,進一步能聘請相關的專業教授進行講座,實現教學上的學習和經驗的吸取,雖然會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能夠促進教師的發展,對幼兒的教育工作后期能夠起到推動的作用,這樣來說,教師就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和內容,能夠開展自主性的教育模式,實現互動的能力,可以鼓勵教師創新教學的方法,進一步實現管理的決策能力,將靜態的管理變為動態,不斷完善教學活動的設計,能夠完善管理者角色的認知,也就是說,管理者需要進一步增強相關的服務意識,不斷參與到主動的教學工作之中,完善幼兒的成長需要。
2.4轉變管理觀念,創優質高效的幼兒教育。曾經的幼兒園管理模式是事務性的,也就是有著比較集中的管理權力,能夠實現管理的決策能力,進一步將目標明確化,實現計劃的審查等,除此之外,還要進行一定的活動效果追擊,將監督管理的工作進一步完善,實現自我思考和主觀能動性,這樣就能夠進一步實現管理者的覺得扮演命令、指揮、督促、評判的角色,作為被管理的教師始終處于聽命、遵從、受督察的地位。傳統管理觀念、決策能力,將各種實踐進一步完善,推動相關的經驗發展。
教育的觀念也應該隨著時代不斷進行革新和發展,進一步增強觀念的整合力度,完善對教育的管理和認知,能夠將人作為主體,以人為本的思想要始終貫穿在其中,要注意人的態度問題,不斷約束相關的教育工作的質量,進一步實現管理的力度問題,能夠營造開放性的工作模式,實現教育信息的共享,并且相關的人際關系也要進行溝通。
三、重視反思研究,強實力
3.1創建目標,激發動機:共同的目標、共同的期望是形成一個團隊的首要條件,也是達成教師個人對集體忠誠的重要方式。我們園委會會議,切實了解教師對人際環境的期望和需求,大家都認為:一個關系融洽、善于溝通、樂于合作的人際環境是增強教師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益的重要因素。針對我園人際環境現狀,我們確立了《人際交往準則》,出臺了強調合作規范和理想的《教職工文明禮儀須知》,通過目標的統一,使教師們能自覺地認同必須擔負的責任并愿意為此而共同努力。
3.2創設環境、注重熏陶:環境對人的思想和行為往往起著重要的熏陶作用,我們將十幾年來教師團隊活動的照片及相應的幼兒園合作條例展示出來,以直觀的形式強調幼兒園團隊建設的目標和價值觀,強化教職工對團隊管理的心理認同感。
四、結語
幼兒園管理的實踐表明:沒有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沒有合理的組織結構,幼兒園的管理是不完善的管理,但幼兒園管理中完善的規章制度、合理的組織結構等也并非就能提高管理效率。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才間的競爭和緊張的工作節奏,導致人的價值觀的衰退和目標取向的變革,限制、阻礙了人際的正常交往、溝通和理解,人際的友情、友好互助的平等合作精神被淡化了,人的個性的充分發展收到了限制和突破。作為管理者,就必須對幼兒園的管理重新定位,用以價值觀為核心的文化進行管理,尋求促進教師和幼兒園正常發展的突破口。在這樣的理念沖突下,我把合作引入到幼兒園的文化建設中,在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探索一種合作模式,注重培養和激發人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以此來增強幼兒園的內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
參考文獻:
[1]黃曉秋.幼兒園管理體制中的“以人為本”[J];校長閱刊;2007.Z2期
[2]張榮華.淺談幼兒園人性化的管理[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西卷)[C];2010.
[3]秦明華.《談幼兒園組織與管理》[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8
【淺談幼兒園管理】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管理的有效性
• 淺談幼兒園管理策略
• 淺談幼兒園管理策略
• 淺談幼兒園管理原則
• 淺談幼兒園管理的藝術
• 淺談幼兒園管理新策略
• 淺談幼兒園管理的有效策略
• 淺談幼兒園管理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