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原因和危害做了分析,找出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根源所在,并就此根源提出了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幾點看法和措施。
【關鍵詞】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
玩樂是童年的天性,幼兒園應該是學齡前兒童快樂的天堂。可是現如今,由于違背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的的普遍存在,使幼兒園里原本應該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孩子,卻要早早地背負起沉重的學習負擔,這將嚴重危害著幼兒的身心健康。
有專家認為:“幼兒教育小學化”主要是指幼兒園將小學的課程資源、管理模式、評價標準、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等引入、滲透于幼兒教育實踐中,使之常規化、教學化、狀態化,進而普遍化和趨勢化的一種功利性的教育現象和錯誤的教育傾向。
那么,既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錯誤的教育傾向,為什么這種現象能夠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呢?究其原因很復雜,但人們普遍認為導致當前“幼兒教育小學化”,最大的作用力還是來源于家長。我們常聽家長們說:“上不了好小學就難上好中學,上不了好中學就難上好大學,上不了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是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以及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觀念在作祟,才使很多幼兒園“幼兒教育小學化”有了滋生的土壤和廣闊的市場。所以,有人呼吁要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必須讓我們的家長轉變觀念。
可是,家長們的想法有錯嗎?在中國應試教育的體制下,要想讓孩子將來有一個好的前程和出路,就得上個好大學,想上好大學就得先上好中學,想上好中學就得先上好小學,想上好小學就得早啟蒙早教育,這個思路不但沒錯,還很是順理成章啊!所以,有專家指出,家長教育觀念轉變的根本在于教育制度的改變,只要應試教育導向不變,“幼升小”考試存在,“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就很難真正改觀。它如同一種愈演愈烈的痼疾,危害著我國幼兒的成長和幼兒教育的健康發展。要想真正根除這種痼疾,必須治病“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認為要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一、加強教育改革,完善教育體制
因為“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根源是國家應試教育,那么說明國家教育導向出現了偏頗,當然就應該改變這種高考“一考定終身”的現象,將應試教育的教育理念轉變為素質教育。當然,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傳道、授業、解惑為目的傳統教學已經向能力培養、智力開發和創造力激發轉變,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手段都已向素質教育轉軌。但是,如果教育評價體系仍然沿用高考“一考”定終身的話,那么我們提倡和呼吁的素質教育就形同虛設。所以,教育體制改革必須有一整套行之有效、切實可行的教育機制和評價體系作保障,才能讓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也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扼殺“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
二、加強監督管理,保證幼兒教育科學規范
國家教育部門應該應盡快出臺學前教育法律法規,對其中的教育內容做出科學明確規定,對不合規范的辦園行為予以法律制裁。同時要求各級幼兒教育主管部門定期嚴格檢查督導各個幼兒園辦園情況,發現“越級教育”行為的必須嚴肅處理,限期整改。對幼兒教育理念和導向偏頗的幼兒園,應該要求其及時糾正,同時組織幼兒園領導和教師參與幼兒教育培訓,或者請經驗豐富的專家指導、修正幼教工作,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幼教觀念,實施正確的幼教手段,從而保證幼兒教育科學規范。
三、改變家長觀念,樹立正確的幼兒教育觀
幼兒教育專家認為,家長要主動學習和了解幼兒園教育。21世紀,是一個充滿競爭和挑戰的時代,在這個社會大環境中,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也在情理之中。然而,他們的一些盲目要求卻往往忽視了幼兒成長的規律。要教育、引導家長改變觀念,關愛孩子,還幼兒一個輕松、快樂的童年。所以,我們應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通過多種渠道向家長宣傳、教授科學的幼教理念,來扭轉家長們的幼教觀念,使幼兒教育回歸到正確的道路上來。
四、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科學辦好幼兒教育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根本原因在于沒有以素質教育的幼兒教育理念作指導。幼兒園在辦園過程中不能僅僅考慮社會影響和自身收益,而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堅持正確的教育立場,充分認識到幼兒教育的特殊性,科學合理地開展幼兒教育活動。幼兒教育應當是以優生學、兒童保健學、兒科學、學前兒童心理學、學前兒童教育學等科學理論為依據,以《幼兒園工作規程(試行)》和《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為指導,對學前兒童實行科學的養育與教育,為其一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的教育。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領域,需要不同的教育理念作指導。如果不能踐行素質教育的理念,則幼兒教育必然偏離正確而科學的方向。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應該按照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既要體現內容的豐富性和啟蒙性,又要注重幼兒學習的適當性和科學性,教育教學組織方式也應該適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如通過各種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的主體意識,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并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社會行為,為幼兒順利適應小學學習奠定心理與行為基礎。
總之,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是一種不顧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一味拔苗助長,盲目攀高的教育傾向,嚴重違反教育規律,危害極大。所以,我們必須徹底杜絕這種現象。要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需要幼兒園,幼兒教育工作者,家長及教育部門等多方共同努力,一切從幼兒的快樂出發,尊重幼兒的認知發展規律,循序漸進,以游戲和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孩子認知這個世界。只有這樣,教育的肌體才會健康,基礎教育的根基才能牢固,祖國未來的發展也才能具有可持續性。
【杜絕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問題之我見】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數學課堂教學
• 德國,森林里也有幼兒園
• 淺談幼兒園親子活動的有效開展
• 淺談幼兒園自制玩教具的開發與應用
• 淺談農村幼兒園的課程實施
• 幼兒園思維課程材料的再利用
• 大中小學幼兒園衛生室調查及改進建議
• 關于幼兒園的課后反思
• 讓"鍋莊"走進幼兒園
• 農村幼兒教育研究
• 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課的問題與對策
• 幼兒教育資源開發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