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太在意孩子幼兒園吃飯情況
其他論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聽、最悲傷的歌︺
許多父母非常關心孩子在幼兒園的吃飯情況,當家長接孩子的時候,往往會問老師:孩子今天吃飯怎么樣?不能否認,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擔心自己孩子在幼兒園吃不好,特別是一些孩子回家后,晚飯照樣吃許多。于是,各種猜測和焦慮就來了。
家長怕孩子在幼兒園吃得不好影響到健康發育,這種擔心是可以理解的,但不應該對幼兒園和老師有過多的猜疑。相對正規的幼兒園,在孩子的飲食方面會制訂合理的食譜,科學地安排孩子一日的三餐兩點,會盡可能考慮孩子的營養需要和飲食特點。且絕大多數老師也具備一定的職業經驗和耐心,會照顧到每個孩子。
對一個人來說,吃飯是一種本能,餓了都知道尋找食物吃。所以,當孩子從幼兒園回家后依然吃很多的時候,家長不要想著是孩子在幼兒園沒有吃好或沒有吃飽,而是要從多方面進行具體分析。也只有這樣,才能針對孩子的具體問題,做出最好的解決方案。否則的話,不僅讓孩子繼續在幼兒園面臨吃飯問題,也間接養成孩子不好的飲食習慣。
假設父母通過各方面的了解,發現孩子在幼兒園真的吃得少,不能簡單歸結于幼兒園的伙食問題或是老師的問題,而是要從多方面的因素去考慮,比如是不是幼兒園的飯菜不對孩子口味,是不是孩子吃飯較慢,是不是孩子不敢主動表達自己的意愿,是不是孩子吃零食較多,是不是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問題等等。
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在幼兒園吃得也不少,這不僅可以通過老師了解到,也可以從孩子略鼓的肚子和排泄上看出來?蓡栴}是,接孩子的時候他已經吃了一點兒零食,到了家庭晚飯的時候,他依然照吃。其實,這也是正常的。
理由一:與孩子的生理特點有關。
幼小的孩子生理發育還不完全,一日多餐是比較科學的,這也避免孩子的胃撐得過大,影響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如果按照成人一日三餐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就是不恰當的了。所以,孩子一般4點半左右吃幼兒園晚餐,一般家庭晚餐在7點左右,中間間隔近3個小時,孩子再吃一頓就很正常了。
理由二:和孩子的運動量有關。
如果幼兒園教學理念沒有走偏,在保障孩子安全的情況下,每天會安排許多室外活動和游戲。孩子在幼兒園的運動量不會小的,而當孩子被接走以后,也會在室外瘋玩一陣,就是回到家里也不會消停。于是,到了家庭晚飯的時候,孩子為了補充消耗的能量,就會照常進食。反過來說,孩子不愛吃飯,也和運動量少有關。
理由三:與融洽的家庭氣氛有關。
在許多家庭中,吃飯的時候是最融洽的時候,幾乎也是大家心情最好和最放松的時候,其樂融融充滿生活氣息。另外,在家長吃飯時,沒有人會陪孩子玩,所以孩子會被餐桌氣氛吸引,愿意和家人一起再吃一點。當然,家里的飯菜品質可能會比幼兒園里更好一些,孩子對好東西是不會放過的。
理由四:與家長的期望有關。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長,于是每當晚飯開飯時,家長不由自主地問孩子還吃不吃,那種期盼的神情暴露無遺。一些安全感不足或期望得到關注的孩子,就會“逢迎”家長的期盼,并得到相應的關注和獎勵。
所以,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后,吃與不吃晚飯都是正常的,家長隨孩子就是。在吃的方面,家長要相信孩子自己的生理需求信號,也要讓孩子知道吃飯是自己的事情。家長太關注孩子的吃飯情況,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壓力,使其喪失享受吃飯的樂趣。而且,讓孩子攝入過多的熱量和營養,也不是好事。
【別太在意孩子幼兒園吃飯情況】相關文章:
• 幼兒園計算機區角活動的探討
• 如何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
• 淺議幼兒園課程設計
• 民間游戲與幼兒教育融合探討
• 幼兒園均衡營養膳食管理新思路
• 淺談幼兒園主題墻創設的有效性
• 幼兒園粘貼畫本土教學方法探析
• 跳繩與幼兒園課程整合初探
• 幼兒園社會教學活動有效性探究
• 2008~2012年玉林市幼兒園兒童營養狀況分析
• 幼兒園禮儀教育的思考
• 如何強化幼兒園語文識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