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拿大是一個多文化多民族的移民國家,其學前教育也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特點。論文從四個方面探討多元文化視角下加拿大學前教育的特點:在教育內容方面,英語是幼兒必需和值得學習的第一語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在教育基礎方面,尊重每個幼兒的出生背景和家庭情況,教育不分種族;在教育課程與教材方面,倫理道德的課程與以社會化為核心的課程使用審核嚴格的教材,以保證幼兒對多元文化和多種族的尊重與適應;在教師教育方面,幼兒教師創建具有包容性的課堂,同時也重視多元文化的在職和職前培訓。加拿大學前教育對發展我國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學前教育的啟示:在社會教育層面,重視融合多元文化的學前教育的發展,政府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為多元文化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在幼兒園教育層面,實施多元文化教育,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兩種方式相結合,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多元文化意識。學習借鑒加拿大學前教育的辦學經驗有利于促進我國幼兒對多元文化、多民族文化的了解與認識,促進我國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學前教育的繁榮與發展。
[關鍵詞]多元文化;加拿大;學前教育;特點;啟示
一、加拿大多元文化學前教育的特點
(一)教育內容教育內容:英語是幼兒必需和值得學習的第一語言語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加拿大多元文化是基于二元文化上的多元文化,其多元文化政策強調公民至少要掌握一種官方語言,并鼓勵公民掌握本民族的語言[4]。調查發現,在加拿大學前教育中,那些母語不是英語的孩子在學校里必須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及其特定的交流代碼。因此,非英語國家的孩子在幼兒園時除了需要學習英語,同時也要學習英語國家的孩子正在學習的東西。他們必須掌握英語語言的基本知識(詞匯、語音、語調、交際規則等),并熟悉加拿大的價值觀和社會文化狀況。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大力鼓勵非英語國家的孩子去運用英語來交流、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這不僅是對英語口語的練習,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與經驗,更是加拿大倡導多元文化教育中讓兩種語言文化碰撞融合的過程。教師要為他們提供一個榜樣,使用簡單、具體的語言,并營造有利于交流的信任氛圍。加拿大高等教育協會認為“教學的特點之一是教師需要在學生中處理雙重的文化碰撞”,這種鼓勵所有孩子都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做法,充分體現了加拿大學前教育內容文化多元的特點。
(二)教育基礎教育基礎:尊重每個幼兒的出生背景和家庭情況況,教育不分種族
哈羅德•特羅珀教授認為“加拿大沒有多種族身份,在這里只有加拿大身份”[5]。加拿大是世界上種族最多樣化的國家之一,在加拿大的歷史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民族文化群體,并將其作為一種文化的“馬賽克”加以豐富(“馬賽克”意為各種文化共同組合成加國多彩的文化整體,意指加國承認、尊重多種文化之間的差異性)[6]。因此,在幼兒園的幼兒可能來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這就要求加拿大的學前教育和幼兒園教師需要尊重每個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幼兒,為他們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和教育服務,從而幫助他們樹立積極的個人形象,與同伴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培養孩子的積極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讓每個孩子能夠在多元文化的氛圍中身心健康全面地成長。在政府層面,加拿大聯邦和省政府頒布了相應的多元文化的教育政策,如文化保存計劃。文化保存計劃旨在鼓勵和幫助各族裔群體保持他們獨有的民族文化。其途徑主要有二:一是通過非官方語言的教學,二是開展相關民族文化的教育[6]。加拿大社會方方面面的舉措無不體現其在教育方面尊重多元文化的差異性,尊重每個幼兒文化背景的差異性,這成為加拿大多元文化學前教育的基石。
(三)教育課程與教材教育課程與教材:倫理道德的課程與以社會化為核心的課程使用審核嚴格的教材為核心的課程使用審核嚴格的教材,以保證幼兒對多元文化和多種族的尊重與適應
研究者在采訪調研中了解到,在加拿大的幼兒園與小學里,有諸如“ethics(倫理道德)”這樣的課程,教幼兒與低齡段的小學生如何尊重他人,尊重不同的種族、宗教等等,讓孩子們加深對那些擁有與自己不同膚色、語言、信仰的人的認識與理解,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幼兒的社會化發展,同時讓多元文化能夠擁有良好的發展空間,以促進幼兒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整個加拿大的教育環境中,學生和教師被教導要包容每一個人,維持自己和社區里其他人之間的平等和公平,也間接包容了社區里面多元的、多種族的文化。根據已有研究,加拿大的基礎教育課程分為三部分:文化意識類課程、語言類課程與民族特色類課程[4]。多元文化已經成了基礎教育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內容融入課程設置、社會生活之中,促進接受基礎教育的對象能夠充分接觸到不同的文化,從而更好地理解加拿大教育的“馬賽克”特征。加拿大學前教育課程的核心是促進幼兒社會化的發展,也就是鼓勵幼兒接觸社會、接觸事物,使幼兒通過接觸進行探索,獲得直接經驗[3]。幼兒通過課程接觸多元文化的社會,對多元文化能有更加直接和深刻的理解,也通過自我探索來獲得直接的感知和經驗。更重要的是,社會化發展的課程讓幼兒能夠盡早接觸社會,盡早感受到社會的多元文化,有利于促進多元文化與學前教育的更好融合。在教材的編寫方面,加拿大充分尊重了不同地區文化呈現的不同特點,也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加拿大多元文化的地區差異性。同時,加拿大的幼兒與低齡段小學生的教科書并不會刻意去體現或者突出多樣化的文明,因為幼兒們在日常生活中早已受到多元文化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所有的學生都會被當作平等的加拿大人,多元文化共存融合早已在每個幼兒內心里牢固植根。另外,加拿大政府對教材的內容審查十分嚴苛,以為多元文化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
(四)教師教育教師教育:幼兒教師創建具有包容性的課堂,同時也重視多元文化方面的在職和職前培訓
據研究者調查可知,教師一般會在班級中營造一個相對包容的環境,這種輕松和包容的環境是與所有幼兒融為一體的,讓幼兒在這種環境中感受不到由種族不同帶來的不同感受。研究者在采訪多名加拿大幼兒教師后得知,大多數加拿大幼兒教師認為最直接影響到幼兒對多元文化認知的就是幼兒教師營造的教育環境,因此提供融合多元文化的活動和游戲,有助于讓幼兒在活動和游戲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加深對多元文化的認知,為幼兒日后的學習和社會化作鋪墊。有教師在訪談中說道,多樣性很重要,因為世界每天都在變化。為了成為世界上富有成就的公民,我們必須學會接受和與各種文化、種族和宗教的人相處。教師的工作是讓學生為現實世界做好準備,而現實世界是多樣化的。加拿大的教育非常重視學前教師的職前和在職培訓,受訓后的教師必須通曉加拿大社會的文化多樣性知識,包括語言、種族、宗教、財富、社會階層和區域興趣;熟知當前加拿大或全球至少兩個學識點,了解學校組織與文化差異的關系,掌握種族偏見歧視的基本知識并且能夠設計消除偏見的教學,具有對文化上有損人格的種族主義等話題的溝通能力[3]。
二、加拿大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學前教育對我國的經驗啟示
加拿大是一個多文化、多民族的移民國家,我國是一個由漢族和五十五個少數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多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文化的一個基本特征。在我國,如何促進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學前教育的發展與繁榮是一個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加拿大與我國在文化方面有許許多多的共通之處:多民族國家要保持傳統文化必須使多元文化并存,要加快民族地區發展又必須進行現代跨文化教育。加拿大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學前教育為我國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學前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經驗和啟示。
(一)在在社會教育層面,重視融合多元文化的學前教育的發展育的發展,政府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為多元文化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
加拿大政府提倡發展多元文化教育,主張尊重不同文化,于是,開展各級各類的多元文化教育也就成為加拿大社會、家庭和學校的義務和責任。開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各民族的相互尊重,促進人們的相互了解[7]。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它寓于一切正規與非正規、正式與非正式的教育活動和行為中,更趨向于一種社會生活化的教育[6]。在我國,實施多元文化教育不僅僅是幼兒園的責任,更是整個社會的責任。整個社會要提高對多元文化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出臺各種教育政策與文件支持多元文化在學前教育領域的深入和融合,為多元文化提供良好的社會生存環境。政府要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出臺相關政策保證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學前教育發展。也要借鑒加拿大的社區教育經驗,以社區為單位對幼兒進行小范圍的多元文化教育,讓幼兒能夠提前接觸到多元文化的社會,豐富幼兒的相關認識。
(二)在在幼兒園教育層面,實施多元文化教育,將顯性性教育和隱性教育兩種方式相結合,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多元文化意識
在幼兒園的多元文化教育中,需要學習與借鑒加拿大的教育方法。顯性的教育方式就是從課程設置到教材編寫再到教學方式上都需要能夠明顯體現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在課程設置上,我國應該從具體的國情出發,首先以漢語為普及的基礎,讓少數民族的幼兒充分了解學習漢語,以便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更好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分享。關注少數民族幼兒的多元文化背景,提升課程設置與少數民族幼兒學習需要的契合度。同時需要尊重各少數民族的文化,在發展漢族文化的同時發展少數民族文化,實現各民族文化的平等與繁榮。在幼兒的教育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本土少數民族文化的作用,積極開發多民族文化的課程,提升幼兒的多元文化素養,在促進多元文化傳承的基礎上實現學前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我國應該加強教材的編寫和審核管理,將多元文化融入學前教育的教材之中,及時更新與豐富教材的內容。在教學方式上,以游戲和活動為基本形式,在游戲與活動中貫穿多元文化的觀念與思想,讓幼兒能夠在游戲與活動中了解多元文化,提高對多元文化的認識與理解,培養幼兒的多元文化社會參與能力與適應能力。最后,幼兒教師也應該發揮引導的作用,使多元文化教育能夠貫徹落實,能夠融入幼兒的日常生活中,讓幼兒能夠意識到自己處于多元文化的環境中,需要在這個環境中了解與尊重多元文化,促進幼兒在經驗獲得的關鍵期形成多元文化共同繁榮的意識和思想。隱性的教育方式是用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孩子浸潤在多元文化的氛圍之中。我國幼兒園應該營造多元文化的教育教學氛圍,給予幼兒熏陶和正強化,引導幼兒加深對多元文化的認識程度與尊重程度。同時要發揮家園共育的作用,家長要樹立多元文化的觀念和意識,積極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管理之中,將多元文化貫穿于幼兒生活之中。
作者:余一夫 熊子愷 白婷月 單位: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國外學前教育特點與經驗啟示】相關文章:
• 學前教育專業民族民間舞教學的風格性
• 學前教育專業理實一體化課程體系研究
•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堂教學途徑
• 學前教育專業高職學生教學簡筆畫研究
• 幼兒學前教育比較探究
• 學前教育專業簡筆畫課程自由創作探索
• 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前教育的現狀
• 行為地圖在學前教育中的運用
• 高師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改革思考
•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藝術修養的培養
• 奧爾夫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專業的實踐
•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技能人才培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