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秋風吹過的幼兒園是什么樣子的呢?路上遇到的一片落葉、一顆果實都能讓孩子們領略秋的氣息。秋天會使人產生聯想;秋景會使人產生感慨;秋天的果實會讓人喜悅;秋天的落葉會使人傷感;中秋節又會使人思念親人,作詩是有感而發,秋天就是一個“詩化”的秋天。大班階段的孩子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對色彩的感受力、自然的現象、事物的變化等都能敏銳的察覺到并且記錄下來。他們也可以用清楚、生動的語言將自己對作品的理解表達出來,語言優美、富有情趣的構思、充滿韻律,就像一首首兒童的詩一樣。因此,本活動通過觀察、記錄、表征、講述,發散幼兒的想象,引導幼兒將觀察中的發現創作成獨特的詩歌,像念詩一樣介紹給別人聽。
活動目標:
1.知道詩歌的要素,嘗試用繪畫的方式將自己對秋天的發現記錄下來,并在集體面前大膽展示。
2.在詩化相伴的創作與表達過程中,產生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認識秋天,并且知道秋天有哪些變化。
2.物質準備:PPT、畫紙、勾線筆、展示架。
活動過程:
活動環節 |
預設過程 |
設計意圖 |
一、分析討論——詩 |
1. 導入:你認識哪些詩人?他們寫過什么詩?(部分幼兒表演背誦古詩1-2首) 2. 分析:這些詩都有哪些共同的特點? 3. 小結:原來寫一首詩,要先取題目,每個詩句又要很簡單,有時還要對仗工整。 |
直接點題,分析詩的特點,激發幼兒作詩欲望。 |
二、觀察記錄——“秋”作 |
(一)介紹畫詩的方法 1.出示幼兒詩作:老師這里有一個寫詩的好辦法,你看到了什么?(花、樹葉) 2.播放錄音:其實,這六幅畫連在一起,就是一個小朋友用畫畫的方式寫的一首詩呢,一起來聽聽看。 (二)鏈接經驗:秋天里的變化 1.他寫的秋天的詩好聽嗎?還記得我們之前尋找到的秋天的變化嗎?有哪些? 2.你喜歡秋天里的什么?你可以用好聽的話來說說看嗎?還可以怎么說? 3.你們想把它變成一首動聽的詩嗎? (三)分組記錄秋景,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要求:4人一組,每人畫一個秋天里的發現,畫完貼進格子內,和同伴一起說說、念念。注意畫的要簡單,能看懂就可以了。 |
介紹記錄的工具——畫詩,借助格子畫載體,幫助幼兒看懂、讀懂詩,給予幼兒講述的依據。
通過觀察講述,喚醒幼兒對秋天景物變化的經驗。引導幼兒豐富詞匯、嘗試修辭、關注語言的優美等,為幼兒記錄、作詩、吟詩做鋪墊。 |
三、分享表達——“秋”詩 |
(一)我們的詩 幼兒按組進行配樂作詩展示,師幼共同點評。 |
詩畫相伴的表達過程,促進幼兒抽象思維的發展,創造的詩歌內容淺顯,富有兒童情緒。 |
四、延伸活動——吟詩會 |
畫作帶回去,開展一次秋天的詩詞大會,用吟詩的表達方式迎接秋日的到來。 |
進一步豐富作詩、分享、表演的經驗。 |
【大班語言教案《秋天的詩》】相關文章:
上一篇:小班語言教案《你在看什么》
下一篇:大班語言活動:秋天的故事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