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地方區域特色出發,開展符合當地以及適合幼兒發展的幼兒園課程研究,已成為當前學前教育研究關注的重要領域。本文研究的幼兒園課程主要從本土化視角入手,運用問卷調查、實地觀察、訪談等方法,調查了解了廣西邊境地區崇左幼兒園課程本土化在當地幼兒園的實際應用情況,發現邊境地區的幼兒園自身能力不足、教育資金缺乏、教師專業化程度低以及家長落后的教育觀等,是阻礙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將幼兒園原有課程與本土文化進行整合實施的主要因素。
關鍵詞:廣西崇左;幼兒園;課程本土化;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48-0074-02
一、廣西崇左幼兒園課程本土化的概述
幼兒園課程是以實現幼兒教育目的為手段,在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中,使兒童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并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對于幼兒園課程本土化,已有相關研究定義為:挖掘具有本地區特色且富有教育價值的文化與幼兒園課程相融合的一種課程。筆者從自身研究需要出發,認為“幼兒園課程本土化”是指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把重視影響幼兒教育的生活環境作為一個切入點,對幼兒園課程的建設要學會利用幼兒園所處地區的特色文化優勢,結合課程改革最新理念,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傳承問題,正視本土文化的消極面,學會汲取外來文化精髓,編制出符合當地幼兒園及當地幼兒發展需求的,并能在幼兒一日生活教育教學中實施的課程。它是一種獲得、保持與創新自身文化的課程設計。
二、廣西崇左幼兒園課程本土化現狀調查
本研究主要以廣西崇左市及其周邊縣鎮的幼兒園和幼兒園教師為調查對象,用問卷調查法共調查了崇左市江州區、寧明縣、憑祥縣、扶綏縣、柳橋鎮、新和鎮等地方的30多所幼兒園,并運用訪談法對不同地方的5位帶班教師進行面對面訪談,更深入了解教師對于幼兒課程本土化的具體實施情況。從不同的問題和角度出發,幼兒園課程可以分為多種類型。按照課程的表現形態,課程可以分為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這兩種在性質和功能上都不同的課程類型。就本研究的需要,對于崇左幼兒園課程本土化的現狀調查,主要根據這兩個課程類型的呈現情況來分析。
1.從隱性課程角度分析。幼兒園環境是構成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幼兒園環境是幼兒的第三任教師,對幼兒的文化認知、行為習慣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從學習環境來說,隱性課程主要是通過學校環境(物質環境、社會環境和文化影響等)得到知識,形成態度和價值觀。研究表明,環境對幼兒有移情、移性的作用。提供豐富、健康的幼兒園環境,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滿足幼兒多方面的需要,有益于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2.從顯性課程角度分析。在幼兒園中,對于幼兒的學習而言,教學效果的好壞往往取決于教育環境的優劣。可見,幼兒園的環境應該與幼兒園課程的組織實施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課程設計中,應通過由環境資源產生課程、以課程內容為依據來創設環境兩個方面入手開展,但在調查中卻發現,大部分幼兒園對于課程本土化的開發利用僅僅只重視隱性環境的呈現,而忽略了與顯性集體教學課程的相互滲透作用。
三、廣西崇左幼兒園課程本土化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2014年4月頒布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要求,各級黨委教育工作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要把加強對青少年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教育的戰略任務,指出堅持課堂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結合實地調查發現,廣西崇左幼兒園在對利用本土文化來開展相關幼兒園課程實際情況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時,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幼兒園自身條件不足。對于偏遠的邊境地區來說,一方面是地方政府重視程度不高,對于幼兒園課程改革,根本無法提供幼兒園課程本土化改革的具體物質保障,導致幼兒園只能根據自身所具備的較為局限的物質條件進行課程開發與利用;另一方面,幼兒園對于課程本土化的內涵理解過于表面化。所以,盡管有很多幼兒園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但也只得根據自身園所具有的現階段水平,在園所的墻面布置,簡單融入部分當地特色文化;在教學活動重視經典詩詞誦讀活動,對于堅持課程教育與本土文化相結合的口號只是空有其名,而不予以重視。
2.園長和教師專業化水平低。園長和幼兒教師在幼兒教育中承擔著關鍵性的角色,而幼兒園課程想要走向特色本土化道路,更加需要園長和幼兒教師具有課程開發意識。筆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開展幼兒園課程本土化時,與幼兒教師的民族、生源地、教齡、經驗等有直接的關系;但是由于園長和教師專業化程度較低,對幼兒教育的理解保留著封建教育思想,且多數為非本地人,不了解本地區的民俗文化,導致幼兒園課程本土化實施難度較大,可行性較小。
3.幼兒園課程本土化開發缺乏創新意識,跟風嚴重。陳鶴琴先生曾說,教育要走向大自然、大社會中取材,利用幼兒親身所處的環境文化對其進行教育教學,提高幼兒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更能促進對其的文化傳承作用。在調查中發現,多數幼兒園存在對本土資源的開發意識,但是對課程本土化資源開發程度不夠深入,缺乏創新意識,忽略了地方所特有的本土文化資源;只是為了應召國家對于學前教育課程改革的號召,片面依靠周邊其他園所的設計規劃對本園進行模仿、照搬規劃布置,欠缺對本地方特色文化資源的實際應用。
4.家長教育期望值高,小學升學率壓迫。廣西邊境地區的崇左,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居民文化層次較低,家長育兒思想觀念落后,對于教師的教育期望值越來越高,不顧是否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往往只重視幼兒在園所學到的知識、所獲得的成績,以至于教師的教育理念容易被家長左右,無暇顧及對幼兒園課程本土化的開發利用。
四、幼?涸翱緯癱就粱?研究的思考
1.合理開發本地資源,廢物利用。由于地理位置、經歷狀況等因素,廣西邊境崇左地區的幼兒園多是以民辦園、公辦民營的性質類型存在,幼兒園整體教育水平相對較低。一方面,需要當地相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具體的政策支持,發動社區群眾力量,為幼兒園課程本土化開發提供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面,教師要學會合理利用本地區幼兒園所具備的實際條件,結合幼兒自身發展需求,關注幼兒個體差異性,篩選符合的本土文化,在顯性環境中以“廢物利用”環保這一環保主題為深入點,適當運用于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課程中,而不再是空喊口號,只是在表面上給予呈現。
【廣西崇左幼兒園課程本土化的調查研究】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對策
• 幼兒園教學中賞識教育的思考
• 淺談幼兒園的感恩教育
• 幼兒教育中健康教育的滲透路徑
• 地球科學知識在幼兒園科普的運用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的策略
• 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結合研究
• 幼兒園閱讀環境初探
• 幼兒園應注重習得的潛移默化
• 越南胡志明市奶酪房幼兒園
• 幼兒園識字教學點滴
• 新疆:將對幼兒園進行等級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