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區域活動是促進幼兒進行自主學習、開發潛能的重要環節。在區域活動中,幼兒通過與活動材料的有效互動、自主探索,完成對知識的獲取。文章就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進行分析。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一、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材料的重要性
區域活動是幼兒在安全環境中體驗現實社會和生活環境的途徑。在區域活動中,教師通過豐富多樣的材料、活動內容及形式,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培養其動手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也能從側面促進幼兒獨立人格的形成。 二、區域活動中材料投放存在問題
1.區域活動材料準備不充足
區域活動材料形式和內容豐富多樣,能使幼兒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通過實際的感受促進其自我思維意識的形成和自信心的加強。受區域活動中部分客觀因素的影響,如教學任務重、班級人數多、活動場地受限等,造成教師向幼兒長期提供形式單一的活動材料,而忽略了對自然事物和廢舊物品的相關利用;活動材料缺乏探究性、可操作性,不能很好地滿足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實際的身心需要,從而阻礙了區域活動的深入 開展。
2.區域活動材料樣式過多
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應當是豐富多樣的,由于使用材料自身附著多種教育因素,可保證幼兒通過對材料的充分認識和操作,獲得相關感知和經驗,促進其實際操作能力、思維能力等多方面的對應發展。但過多的材料形式也會致使幼兒專注力下降和不穩定等現象出現,過多過雜的材料投放,容易讓幼兒分心,而這顯然也與我們投放材料的初衷是相悖的。
3.區域活動材料過于追求精美
在研究和活動實踐中我們發現,幼兒的注意力往往容易被外形精美、顏色鮮艷的材料所吸引。然而,在材料能夠吸引幼兒注意的前提條件下,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也要注意到投放材料自身是否能啟發幼兒進行自主學習、探究等活動,而不是單從外表上進行分析。如果僅看外表,就確定其實際的價值和作用,那么再精美的材料,也不能起到促進幼兒想象力和創作能力發展的作用,使材料投放失去了實際意義上的 價值。
4.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缺乏針對性
部分教師在投放活動區材料時常會出現這樣的錯誤操作:
(1)認為在其他班投放時受幼兒歡迎的材料一樣會受到本班幼兒歡迎。
(2)見其他班對廢舊材料的利用很有創意,于是照搬到自己所任教的班級中;只注重成功的教學案例,而忽略了材料投放的對象是幼兒,即沒有依據本班幼兒的年齡、身心發展特點及學習認知,對所投放的材料進行正確、科學的選擇。 三、如何對區域活動材料進行投放
1.依照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進行材料投放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教師在區域活動的材料投放中,應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身心特點投放不同層次、形式的活動材料,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如小班幼兒在社會經驗不豐富的前提下喜歡模仿,因此,可在區域活動中可多提供角色簡單、分工明確的“娃娃家”,對幼兒的交往能力進行培養。在中大班可以玩超市購物的情景模擬,鍛煉幼兒的計數、分類、交往等多種能力。
2.依據幼兒的興趣投放材料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幼兒期的成長過程中,就能看出興趣在孩子身上發揮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們應關注幼兒個體的活動和興趣愛好的表現,進行相應材料的投放。同時,由于每個個體的思維和行動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各個不同年齡階段、層次的幼兒發展狀況、發展層次、發展速度、興趣愛好也相對不同。因此,在選擇投放材料時應以幼兒為主體,針對本班幼兒的實際年齡特點進行幼兒需要的材料投放。
3.參考教育目標投放材料
材料是幼兒隱性的老師,是幼兒認識世界和生活的載體和橋梁。而教育目標可以隱含在投放的材料中,且滲透于教師所創設的環境中。當幼兒進入教師精心創設的環境中,在與材料互動的過程中即可獲得相應方面的發展。所以,教師在區域活動材料投放過程中,要做到目標在前、選材在后,讓材料輔助教育目標的實現。且班級各區域之間應相互關聯,圍繞統一教學主題,使區域活動真正成為日常教學活動的有效輔助手段。
4.投放材料注重健康、安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幼兒園的活動要建立在安全和健康的環境中,為其提供無毒、無味、無傷害的材料。因此,在活動中對彈珠、彩棒、紐扣、小豆等不安全因素就要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5.根據幼兒活動的現狀投放材料
材料的投放不能一成不變,而是要根據幼兒實際活動的情況,做出適時調整。如拼圖活動中,初期投放的材料是簡單分割成不同形狀的拼板,塊數在六至十塊之間,但對幼兒來說還是相對具有挑戰性,他們不能很好地完成活動目標。教師在經過反思后,增加底板,并在底板和拼板上做對應的記號,當幼兒熟練操作后,撤掉底板,讓幼兒達到活動目標。
6.根據幼兒創造性的發揮投放材料
在幼兒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材料是活動的物質基礎,幼兒會在投放材料的啟發下產生相應聯想和創造性的思維。因此,在區域活動中,我們要盡量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同時具有啟發性的活動材料,解放幼兒頭腦和手腳,使幼兒在表現自我的同時勇于創新。
7.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投放區域材料
如今已是信息化的互聯網時代,幼兒在其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大量的電子產品,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發展也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創設相應區域,培養幼兒使用電子產品的規則意識,引導幼兒正確使用電子產品,從而使電子產品能夠發揮積極作用,成為幼兒園及家庭教育的有效工具。
區域活動是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綜合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經驗、能力和需要投放相適應的材料,遵循“幼兒感興趣、有目的、可操性、有層次、能變化”等原則進行區域活動的材料投放,讓每一個材料都能發揮其蘊含的教育價值。 四、結語
綜上所述,區域活動是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及個性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實踐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改變傳統教學方式,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明確幼兒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充分開發其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問題解答的能力,以幼兒的發展為前提,實現對區域活動材料的合理有效投放。 參考文獻:
[1]戚冬?h.試析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構建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刊),2017(12):218.
[2]楊莉君,? 雙.示范性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的有效性[J].學前教育研究,2012(5):44-47.
[3]申倩琳,曾 彬.近十年我國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研究綜述[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7(5):124-129.
[4]薛夢吟.幼兒園區域活動中低結構材料的投放策略探析[J].新課程(上旬刊),2017(3):59.
[5]張 霞.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的有效投放策略探討[J].讀書文摘,2017(22):261.
【幼兒園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的研究】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的精細化管理
• 奏響幼兒園德育五部曲
• 幼兒園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幼兒良好習慣
• 幼兒教育中的角色游戲
• 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創新
• 提高幼兒園區域活動有效性的方法
• 發揮幼兒園主導作用 引領家長配合幼兒園工作
•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考核改革實踐
• 幼兒園教學環境的創設及利用
• 淺談教師與幼兒園區域活動
• 學前教育專業琴法課教學研究
• 淺談幼兒園自制玩教具的開發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