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小銜接問題一直是幼教工作者和家長關注卻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問題。從目前情況來看,農村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工作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將通過廣泛收集相關文獻資料,結合農村幼兒園教育現狀,著重分析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農村;幼小銜接;適應性;現狀;策略
一、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教育現狀
從幼兒向小學生的角色轉換,是每個兒童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需要孩子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都去適應這種轉變。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農村教育也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由于農村本身存在的主客觀原因,其主要原因歸結為:農村家長對學前教育的錯誤認識以及大多數民辦幼兒園對家長錯誤觀念的迎合等。現針對典型問題總結和分析。
(一)幼小銜接的單向性
小學教師錯誤的認為幼小銜接是幼兒園的事。長期以來,農村學校很少考慮小學和幼兒園的銜接問題。傳統習慣看法導致小學教師對初入學幼兒身心發展缺乏足夠的認識,小學沒有培養幼兒適應性的銜接任務和準備,從而忽視與幼兒園的協調。這就造成了幼小銜接的單向性。
(二)幼小銜接的片面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然而,目前有些農村幼兒園仍然忽略這一要求,農村民辦幼兒園的片面性尤其嚴重,在體、智、德、美四育中,只重視“智育”的培養。
(三)幼小銜接的師資力量薄弱
在農村,大多數幼兒園缺少既熟悉幼兒園教育特點又了解小學教育規律的教師,而小學低年級教師對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也知之甚少。此外,大多數學歷水平高、專業知?R扎實的教師都不愿在條件艱苦的農村幼兒園從教,教師流動性大。由于師資薄弱,幼小銜接在不少地方實際上還是一句空話。所以,幼小銜接中師資力量缺乏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四)幼兒園忽視幼小銜接的長期性
很多幼兒園在兒童將要入小學的前半年才著手做幼小銜接工作,忽視了日積月累,急于求成,致使兒童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壓力驟然加大,難以適應,不但教育效果不佳,而且還使兒童對小學和未來的學習產生畏懼和為難情緒。
二、目前農村幼小銜接中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教師方面的原因
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①教師對銜接教育認識的偏差;②教師對課程和課程目標理解的局限性;③教師對課程內容選擇的狹隘性;④課程實施和管理的單一性。
(二)家長方面的原因
現今,大多數父母認識到了隔代教育的局限性,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選擇了把留孩子在身邊,回鄉創業。但家長教育理念仍舊落后,影響幼小銜接。許多家長重視兒童知識積累,而不注意兒童興趣開發和能力的培養。他們認為入學前應該讓幼兒學會讀和寫,學會做數學題。忽視了孩子的學習品質和學習習慣的培養,致使幼兒在入學后出現種種不適應。
(三)小學方面的原因
小學與幼兒園缺乏交流與溝通,造成幼兒園和小學在教育方法和學習方法上的脫節。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從幼兒園出發,討論幼兒園如何做好進入小學的準備,而沒有從小學教育方面分析,強調小學教師如何改變觀念,改進方法,指導初入學的兒童進行輕松有效的學習。
三、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發展新策略
(一)遵循兒童的發展特點,明確銜接任務,實行“雙向銜接”
幼兒的發展既是階段性的又是連續性的。學前兒童和小學生的確有不同階段的特點,但是一個孩子絕不可能在跨入小學的那一天,突然失去幼兒的特點。發展的連續性規律性決定了在銜接時期,幼小兩階段的特點同時并存,且相互交叉。
幼兒園和小學應進行適應幼兒發展的銜接教育。銜接應是既尊重幼兒發展的年齡特點,強化幼兒發展的內在作用,突出智能和心理方面的教育。從根本上解決幼兒進入小學的適應性問題,關鍵是找到幼兒在幼兒園和小學奠基階段持續發展的內因。要積極探索幼兒園和小學的雙向銜接,幼兒園要科學、合理地幫助幼兒做好入小學的準備。
(二)完善農村幼兒教學設施,創設合宜的校園環境
加大對農村學校基礎建設的投入,促進農村學校的房屋建設,完善農村學校的教學設施,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
(三)加強農村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教師要具有良好的自身形象和良好的道德行為。要熱愛、理解、關心幼兒,要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教學技巧、組織能力,要有善于觀察、了解、分析、指導幼兒的能力,會用各種靈活多樣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進行教育實踐。所以,幼兒園及小學都應該采取多種措施,對教師隊伍進行培訓,認真學習和研究幼小銜接的意義和標準,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四)幼兒園、小學與家庭要相互聯系,相互溝通,形成合力
在幼小銜接工作中,除了幼兒園與小學的雙方配合與協作,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同樣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一環。首先,幼兒園要向小學靠攏,適當調整幼兒園大班后期的生活內容與時間,經常組織大班幼兒到小學去參觀,使幼兒對小學有一個感性認識和心理上的準備。小學教師也應多與幼兒園教師聯系,定期交流與溝通,共同探討教學方法。
同時,幼兒園與小學教師也應積極的與孩子家長聯系,可以通過組織家長會、專題講座等方式加強溝通,也可以利用“家教園地”班級QQ群,微信群宣傳相關育兒知識。幼小銜接并不只是幼兒園和小學的事情,家庭和社會各方面因素都會對其產生影響,家長的作用尤為明顯。
想要解決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存在的問題并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解決的,這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作,需要幼兒園、小學以及學生家長、社會等各方面聯合起來,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幫助幼兒順利度過適應期,最大程度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燕.我國幼兒教育發展的問題與對策[D].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
[2]陳幗眉.關于幼小銜接的幾點思考[J].早期教育.
[3]董旭花,李芳.幼小銜接[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淺談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發展新出路】相關文章:
• 淺談鄉鎮幼兒園家園共育協調
• 學前教育簡筆畫教學方法研究
• 淺談幼兒園的素質教育
• 幼兒園滲透式領域課程等
• 烏魯木齊:啟動自主經營幼兒園收費改革
• 民間藝術與幼兒園課程
• 幼兒園數學操作活動的新探索
• 淺談幼兒園創新“保育”的實踐研究
• 幼兒教育義務化
• 論黑龍江省幼兒園的寒冷教育
• 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幼兒園教學質量
• 談淺如何開展幼兒園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