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前教育事業受到了政府與社會的高度重視,幼兒園師資隊伍建設是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通過調查,當前幼兒園師資隊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幼兒教育體制和幼兒老師的保障體制不完善,幼教事業發展不平衡,幼兒園教師評價指導體系存在誤區,幼兒園教師素質偏低等。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必須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提升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工薪待遇以及加強各園區聯系,開展園區間的互動合作。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學前教育;師資建設
作者簡介:姚劉芳(1990-),女,浙江德清人,溫州大學教師教育學院;薛格格(1990-),女,浙江臺州人,溫州大學2009教師教育學院。(浙江 溫州 325035)
基金項目:本文系溫州大學2010年度學生科研課題立項項目(項目編號:10xk076)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1)13-0052-02
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學前教育,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這說明學前教育事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時期。發展學前教育事業,幼兒園教師隊伍是關鍵。
作為沿海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之一,近年來,溫州地區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學前教育事業也蓬勃發展。有關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溫州地區共有425家幼兒園,在崗幼兒園教師1078人,幼兒入園率為63%。
對溫州地區的幼兒園教師隊伍進行深入調查,了解師資隊伍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尋找幼教隊伍建設的優化之路,對于促進學前教育事業發展、滿足社會公眾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一、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現狀
2010年11月,筆者所在課題組就溫州幼兒園教師現狀對溫州市鹿城區、甌海區、龍灣區、瑞安市、樂清市、蒼南縣、平陽縣的50所幼兒園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率為100%。除問卷調查外,課題組還采取專訪的方式,對個別幼兒園教師進行了深入的訪談,相關調查結果如下。
1.性別現狀
本次課題組進行調查的調查對象均為女性教師。因為在實際生活中,幼兒園的男性教師比例是非常小的。筆者只在在個案訪談中曾聽說個別幼兒園引進了男性教師的現象,但其所占比例也極小。
2.年齡狀況
教師的教齡不僅是教師隊伍穩定程度的表現,也是教師對教育工作熱愛的表現。[1]調查顯示,30歲以下的幼兒園教師占62.8%,30~45歲的占32.7%,45~55歲的約占4.5%。3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數量最多,這對于激發幼兒教師隊伍的活力是十分有利的;中青年教師占據近三分之一,表明當前幼教隊伍中有一股年富力強的中堅力量,這些都為進一步建設幼教隊伍奠定了良好基礎。
3.學歷狀況
在回收的500份問卷中,被調查幼師持有中專學歷的占21.7%,大專學歷的占76.2%,本科學歷的占2.1%。不同性質的幼兒園教師的學歷差異明顯,其中省一級幼兒園的教師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達100%;市級幼兒園約有80%的幼師持有大專學歷;鄉村幼兒園教師的學歷則以中專居多。
4.教師證書狀況
調查顯示,溫州目前的幼兒園在職教師中已取得教師資格證的只占被調查人數的10.5%左右,而且這些教師基本都分布在省市級重點幼兒園。
5.工作量狀況
隨著私立幼兒園的快速發展,幼兒園教師在公立學校的比例逐漸減少。在回收的500份問卷中,57.8%的教師認為工作量多,教學任務繁重;有29.2%的教師認為工作量適中,平時除照顧孩子外,有空余時間做教室環境布置工作;只有13%的教師認為保育工作挺輕松的,而且這些老師基本都有配班老師,一般平時只要上半天的課就可以休息了。
6.職業認同感狀況
根據調查,溫州地區57.5%的教師對自己從事的職業持喜歡態度,因為他們是自行選擇學前專業的,并且在五年或三年的時間里學到了很多知識和技能,這些都在幼兒教學中得到了較充分應用,增強了他們的職業成就感;但是仍然存在42.5%的教師對本職業只是持應付態度,他們一般不會花費業余的時間做與職業有關的事情,對班里的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均缺乏溝通和了解。
7.教師事業心方面
教師當然應該遵守教師職業道德,幼兒園教師更應注重這個方面,因為幼兒時期是一個人發展的重要時期。調查顯示,在溫州有48%的幼兒園教師對幼教事業的熱愛程度不高,老師任意責罰孩子的事情屢見不鮮,值得引起注意;38.4%的教師持平常心態,只把幼師當成是一份工作;13.6%的教師非常熱愛幼師工作,堅守職業崗位,認真工作。
二、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問題分析
1.幼兒教育體制和幼兒老師的保障不完善
幼兒教育、小學、中學、大學是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幼兒教育是其中最基礎的一環。
國家對教育體系中的其他階段均投入很多,而幼兒教育因目前沒有被納入義務教育的范疇,沒能得到國家太多的支持。國家應該把幼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范疇,這樣既可以保證政策的延續性,保證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所受教育的連貫性,又可以保障困難家庭的孩子也能接受學前教育。
社會的功利性風氣導致了幼兒園教師的權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幼兒園老師在與學校的對話中,完全處于劣勢。一個孩子如果取得一定的成就,社會會自然地把這些成就都歸功與高中和大學的教育,而很少有人會提及在孩子成長的最初階段付出辛勤勞動的幼兒園教師。
2.幼教事業發展不平衡差異明顯
城市的幼兒園教育事業發展得比鄉村好,發達地區的幼兒園教育又比欠發達地區發展得好,地區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因此,溫州市委、市政府要求每個建制鎮至少辦好一所公辦中心幼兒園,鄉鎮幼兒園要配備一定數量的事業編制人員,對民辦鄉鎮中心幼兒園可以以購買服務的方式給予師資支持和經費補助,加快鄉鎮中心幼兒園和等級幼兒園建設。一些地方幼兒園的經費管理失控,導致幼兒園出現了高收費、亂收費的現象。在幼兒園收費的管理上,長期存在著兩個問題:一是幼兒園收費長期過低,導致幼兒園缺乏基本的發展條件;二是一些幼兒園通過各種形式高收費、亂收費,比如說開展興趣班、實驗班、特色班等,嚴重損害了大多數幼兒家長的利益,也嚴重違背了幼兒教育觀。
3.幼兒園教師評價指導體系存在誤區
幼兒園教育實踐中存在的誤區,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幼兒園中重視對幼兒技能的培養,忽視培養幼兒的興趣和綜合能力。幼兒園經常組織
舞蹈比賽、唱歌比賽,往往說到怎么樣培養孩子的
舞蹈和歌唱水平時,教師們都可以侃侃而談,但說到怎樣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綜合能力時,有些教師就感到陌生了。
二是幼兒園招聘教師的時候存在著嚴重的誤區,幼兒園的主管部門和領導在招聘過程中,往往注重對應聘者的知識和技能的考核,而很少涉及到對應聘者教育能力的考核,這種現象也同樣存在于對在職教師的考核和評價過程中。
4.幼兒園教師素質偏低
當前溫州地區幼兒園教師的整體素質不高,這主要體現在學歷、職業道德等方面。據調查,溫州地區的幼兒園中,只有專科學歷的幼兒園教師比比皆是,這些老師的理
論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就業后也沒有提升的機會,因此他們理論系統的知識較為匱乏,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學習知識的水平。有的幼師對幼兒教育事業并不熱愛,而是抱著拿工資、混日子的心態,這是對幼兒的不負責,也是對幼教事業的不負責,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除了業務素質外,幼兒園教師普遍缺乏理論研究能力。沒有強有力的理論研究隊伍,就不會有理論研究的發展,這也在一定程度影響了幼兒園老師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若干建議
1.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
從2010年7月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到2010年11月的學前教育電視電話會議等,都可以看出政府職能作用的發揮。溫州政府也積極響應了中央的號召,加大了對學前教育建設的力度,增加了對學前教育建設的財政投入,這樣有利于在全國形成重視學前教育的良好氛圍。當然,在加大幼兒園建設的同時,提高幼師的素質,加大對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的投入也是十分必要的。讓更多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接受較好、較完善的學前教育知識,才能使他們更好地開展日后的幼兒園教學工作。
2.提升幼兒園教師社會地位
常言道:“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我國向來都有尊師重道的傳統,人們也給予了教師高度的尊重。但是幼兒園教師卻沒有享受到這一待遇,[2]其社會地位在教師行列中一直處于較低位置。有關研究顯示,幼兒園教師的主觀幸福感偏低與社會支持度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3]隨著溫州地區經濟的發展,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齡前教育,因此這幾年幼師的地位也呈現上升趨勢,發展態勢較好。此外,要正確定義幼師的工作內容,合理安排幼師每日工作量。在溫州地區,尤其是市縣級幼兒園,幼兒園教師的工作量與工薪待遇的反差很大。適當減少幼師日常工作量,給他們更多的自主時間,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3.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工薪待遇
從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看,幼兒園教師提供的是教書育人的復雜勞動,其報酬理應數倍于社會的簡單勞動提供者者,有鑒于此,幼兒園教師過低的物質待遇是不可接受的。[4]物質條件是基礎,唯有物質生活得到保障,才能激發幼師的工作積極性,吸引越來越多的人自主加入學前教育的行列,特別是要吸引高文化、高素質的人,以及男性加入學前教育的師資隊伍。這樣才能改觀我國目前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學歷、素質偏低以及以女性為主的狀況。當然,也只有個人的主觀積極性得到提高,幼師在學前教育方面的創造力才能得到發揮。
4.加強各園區聯系,開展園區間的互動合作
現在各園區的教師基本都只是關注本園區的動態和教學綱要,也只是和本園區的教師進行有關教學方面的討論,雖然教育局等單位會開展了一些各園的教師交流活動,但是總體效果不好。應通過聽課等方式加強各園區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大家互相借鑒。聽課可以掌握教師教學、專業進展和所教學生學習情況等信息,也可使新教師和其他教職員工圍繞教學和學習情況以及出現的問題進行研討。調查表明,95%以上的教師更喜歡,或者更希望得到專家的引領或面對面地與別人進行交流、學習的機會,從而積累經驗。也可開展園區間幼兒園教師的互換,活動,例如一年或幾年的互換,特別是城鎮和鄉村園區的互換有利于縮小城鄉幼兒園的差距。
加強幼教隊伍建設,培養時代需要的幼兒園教師,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奮斗。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地切實提高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提高幼兒園教師的經濟待遇,讓幼兒園教師感受到崗位工作的價值,才能打造出一支受社會歡迎、受幼兒喜愛的幼兒園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曾莉,周誼.美國幼兒教師概況[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2]張帆.論從社會支持系統上減少幼兒教師的流失[J].當代學前教育,2009,(3).
[3]曾玲娟.幼兒教師主觀幸福感與工作滿意度、社會支持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7).
[4]劉會貴.論幼兒教師不幸福的原因――以重慶市北碚區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09,(3).
(責任編輯:沈清)
【當前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現狀與建議】相關文章:
• 鞍山市幼兒園大班主題墻面創設研究
• 幼兒園教具:從制作到發現
• 電子白板助幼兒園美術教學“一臂之力”
• 試論幼兒園管理的專業化發展
• 建立和諧的教師隊伍,提高幼兒園管理水平
• 淺析新形勢下幼兒園如何創新發展
• 幼兒園謎語教學初探
• 學前教育文化創新策略分析
• 間陶藝之花在幼兒園綻放
• 提高幼兒園班級宣傳欄的有效性
• 女兒在幼兒園遭遇“失戀”
• 上幼兒園后,兒子大便失禁,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