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教育是幼兒園素質教育的最佳體現方式之一,然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卻沒有這方面的明確要求,幼兒園的主題活動中也沒有它的一席之地。為適應幼兒園素質教育的需要,幼兒園里應該開展也完全可以開展文學教育主題活動。
一、幼兒園文學教育的缺失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文學教育應該走進幼兒教育天地,但長期以來幼兒園文學教育并沒有受到重視,相關的研究也很少開展,這不能不說是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大缺憾。兒童文學理論家浦謾汀女士指出:“從接受美學的角度來看,在文藝作品中,最為小讀者所樂于接受的莫過于兒童文學,故更宜強調兒童文學對提高孩子們素質的作用與功能。”[1]幼兒園文學教育的實施,其本身就是幼兒園素質教育的體現。
文學啟蒙應該是越早越好,可是在現今的幼兒園教育內容中,還沒有真正屬于文學教育的一席之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規定的五個教育內容里沒有文學的位置,只有其中的語言部分的“內容與要求”有所涉及:“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在這里,也只是把兒童文學作為語言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或者說是附屬品。筆者走訪了武漢市的多所幼兒園,與老師們和主管教學的領導們進行了交流,并且查閱了幼兒園的主題活動計劃,發現目前幼兒園的主題活動中還沒有真正以文學為主題的活動計劃。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究其原因,我以為,主要有四點: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沒有這方面的明確要求。幼兒園主題活動的設計基本上是以《綱要》規定的內容為目標,既然《綱要》沒有這方面的明確要求,教師們也就很難打破這個框框。
2.幼兒教師的文學素養略顯薄弱。他們對于幼兒文學少有研究,其理論知識比較匱乏,文本閱讀量太少,面太窄,因此,他們進行文學教育的自覺意識不強。
3.在幼兒園的主題教育活動中,存在著普遍重藝體,輕文化的傾向,這種傾向的存在導致幼兒文學的欣賞教育失去了它應有的地位。
4.優秀的幼兒文學作品推廣不力。現在應該是幼兒文學比較繁榮的時代,但是優秀作品不多,而幼兒和幼兒教師能真正接觸到的優秀作品則更少。
在幼兒園的主題活動中,其實到處都是幼兒文學的影子,但我們很少見竟或未見關于幼兒文學的主題活動。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教育導讀》2005年第8期里面,筆者曾經很興奮地發現了一篇題為《丑小鴨》的主題系列活動方案,作者是南通市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陶金玲老師。我想,終于有人開始實施幼兒園的文學教育方案了,迫不及待地閱讀下來,結果發現,長達十七個分活動的系列活動中,文學的欣賞僅僅只是活動的一個引子,由此引出的其他十六個活動幾乎就沒有文學什么事了,整個活動強調的是知識性和科學性,恰恰忽略了文學性。可見我們面對的現實就像《綱要》里規定的,幼兒文學作為一種非常方便、非常有效的工具或手段被廣泛地使用著,尤其是語言教學中,目前幼兒園教師使用的語言教學資料,實際上就是一本幼兒文學作品集,可就是沒有人專門做一個以幼兒文學欣賞為主題的活動方案。孩子們那么喜愛幼兒文學,我們為什么不能把它作為一個主題來進行相關的教育活動呢?
二、幼兒園文學教育的價值
幼兒園的文學教育指的是幼兒文學的教育。“五四”時期文學研究會會員嚴既澄先生曾強調指出:“我以為真正的兒童教育,應該首先著重這兒童文學。”因為“只有兒童的文學,是這時期內最不可缺的精神上的食料。”[2]可見兒童文學的教育之于兒童是十分重要的,它對于兒童成長的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幼兒文學語言的
音樂性、形象性、動作性、趣味性可以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和對語言的興趣,豐富詞匯量,提高語言的感悟力,愉悅他們的情緒。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幻想力。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 幼兒的想象力需要培養,在文學作品的引導下,幼兒可以放飛想象的翅膀,在一個不同于現實世界的美妙世界里盡情翱翔。3.培養幼兒對美的感悟力,讓幼兒睜開心靈的慧眼,全身心地融入到審美的情景和氛圍之中,接受美的熏陶。藝術的根本特征是審美,幼兒審美能力的培養要靠我們引領幼兒走進美的情境,讓他們自己從優秀的文學作品中去發現美,感受美。4.培養幼兒的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性,跟著作品的形象去體驗情感的交流,心靈的溝通。幼兒文學作品所蘊涵的濃厚感情會深深打動孩子們,從而激發他們的情感,讓他們更真切地感受愛,也將學會付出愛。5.幫助幼兒認識社會、認識自然,開啟心智。幼兒文學不僅可以帶領孩子們走進瑰麗的文學天地,還可以讓他們獲得自然科學知識,人文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
三、幼兒園文學教育的開展
1.改變觀念。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正確的教育觀念是指導幼兒園文學教育活動的前提條件。只有改變那種將幼兒文學教育作為純粹的語言教育工具,回歸幼兒文學欣賞本身,才能在幼兒園卓有成效地開展幼兒文學欣賞活動,只有全面深刻地認識到幼兒文學欣賞活動的價值意蘊,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幼兒教育作為語言教育工具的傾向。
2.重訂規劃。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將文學欣賞活動歸于語言部分,這從根本上降低了幼兒文學欣賞活動的地位,從而導致幼兒教師不重視幼兒文學欣賞活動,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賦予幼兒文學欣賞活動的地位是改變目前幼兒園幼兒教育活動語言工具化的根本措施。有了指導性文件,才能指導幼兒園的幼兒文學欣賞活動。
3.建設教材。鑒于幼兒園教師中幼兒文學素養普遍不理想的現狀,各教育管理機構應該根據本地的情況,組織相關專家和一線幼兒教育工作者編寫出相關的教材,以指導幼兒園開展幼兒文學欣賞活動。目前幼兒園所用教材是比較混亂的,有的太簡單,有的太花哨。從小班到大班沒有一套循序漸進的、尊重幼兒閱讀發展規律的標準教材。
4.培訓師資。現在的幼兒園老師真正能很好的組織和開展文學教育的老師并不夠多,他們自身的幼兒文學素養有待提高。很多地方的幼兒園園長培訓班和骨干教師培訓班都不開設幼兒文學課程,普通老師更是沒有參加過這樣的培訓。如果每年都有針對于他們的幼兒文學的專題培訓,我相信對老師們幼兒文學素養的提高一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也將使他們在幼兒園的文學教育活動中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并在這一領域有所建樹,
5.設置目標。在幼兒文學教育活動中,應設置相關的活動目標。現在幼兒園的閱讀活動目標大致有三個: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據筆者調查,老師們不管閱讀的是什么體裁的作品,目標基本不變,這是很不合適的。詩歌閱讀教育就應該有區別于其他體裁作品的目標,故事也是一樣,而且應該根據具體作品來確定目標,不能只停留在閱讀的層面上,應該設置文學教育的目標。目標不能太籠統,細化一點更好操作。
四、結語
幼兒文學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既往的教育計劃和教學實踐,在幼兒園中,我們應該卓有成效地開展幼兒文學教育活動,而不僅僅是將它看成是一種語言教學的工具,如此委屈幼兒文學教育是我們的失職。讓幼兒文學在孩子們中間散發出醉人的芬芳,展示迷人的魅力,幫助幼兒認識自然和社會,培養他們的求知欲,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和美的感悟力,愉悅他們的身心,張揚他們活潑開朗的個性……令人欣慰的是,現在已有許多幼兒園已經開始進行閱讀訓練了,但我們不能僅僅局限于此,而應該走過閱讀訓練,重在欣賞,重在感受,真正地開展文學教育,這種一舉多得的活動越早開展越有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有利于幼教事業的蓬勃發展。
注釋:
[1]浦謾汀.素質教育與兒童文學功能.見:浦謾汀兒童文學論稿.石家莊: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2:362
[2]嚴既澄.兒童文學在兒童教育上之價值.見:中國現代兒童文學文論選.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63
(本文曾在中國澳門2006年國際兒童讀物聯盟第30屆世界大會上宣讀)
陳瓊輝,武漢江漢大學實驗師范學院教師。
【幼兒園文學教育的缺失及其開展】相關文章:
• 上幼兒園不哭的神話
• 中職學校學前教育聲樂輔導綜述
• 探究當下如何優化幼兒園語言教學
• 多元智能創意課程引領下幼兒園教學改革
• 幼兒園環境教育有效性建設初探
• 增強團隊凝聚力穩定幼兒園師資隊伍
• 在幼兒園開展年畫教學活動之我見
• 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幾個誤區
• 幼兒園實施多元智能教育之我見
• 幼兒園環境景觀設計研究
• 幼兒園小班教學案例
• 以精細化管理理念指導幼兒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