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強調:“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兒童正是在他們經歷的基礎上形成了對世界的理解,并初具自己的理論,因此,幼兒園就應通過為兒童提供以研究為基礎,以探索為中心的經歷,幫助兒童構建他們的經驗基礎。本課題主要從幼兒科學探究活動有效策略入手,通過創設適宜的科學啟蒙教育環境和各種活動,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幫助幼兒在探索活動中,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得應有的知識技能,促進幼)D-~-言表達和合作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科學 探究活動 有效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1)06-0166-02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它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幼兒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不僅豐富幼兒有關自然界的知識,而且能激發幼兒對自然的關心和興趣,從小培養幼兒科學探索精神,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研究問題的方法,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能力的發展。對幼兒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縱觀當前幼兒園的科學探究活動,我們看到雖然幼兒動手操作的機會多了,但這種實驗或操作也是在老師的嚴格監督下,按照要求進行,孩子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不到發揮,學得被動,學得膚淺,存在教學低效現象。因此,我園開展了“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有效教學策略的實驗研究”。
1 構建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的有效目標體系
目標是實施科學教育的導向,我們根據《綱要》和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需要,制定了科學探究活動總目標為:(1)通過科學探究活動激發幼兒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情感和探究科學的欲望;(2)讓幼兒在經歷科學探究活動過程中,積累初步的科學知識,學習簡單的科學方法,培養科學精神,形成初步的科學素質。(3)在積極的嘗試操作過程中,體驗探索活動的樂趣。在總目標的基礎上又形成了層層分解的目標體系。
2 采用有效的教育策略,引導幼兒主動探究,激發幼兒探究興趣
2.1教師有效的提問和追問能為幼兒提供探索的支架
教師的提問藝術和技巧是啟發幼兒觀察、想象、引導幼兒積極探索的重要保證,有效的提問包括探究問題的提出和探究過程中的提問兩個方面,就像“一棵樹”,前者是樹根,后者是樹干,探究問題的提出決定了幼兒將從哪里開始探究。因此要符合幼兒的經驗和認知水平。探究過程的提問來自于教師對幼兒經驗、認知特點和概念的了解與把握。只有環環相扣,才能幫助幼兒實現探索。如中班活動“有用的漏勺”,教師設計的“問題樹”如下:
問題樹從“主干”上伸出的“分枝”是教師根據幼兒探索的情況靈活調整做出的“追問”。“追問”可以幫助幼兒明確自己的想法,也能讓教師化大步伐為小步伐,與幼兒一步一步共同達成探索目標,有效的提問和追問構成了幼兒探索活動的支架。
2.2精選材料提高幼兒探索的質量。使幼兒獲得有效發展
皮亞杰認為:個體是在與客體相互作用中主動建構自己的智力結構的。因此,科學活動中材料的提供。給幼兒的主動建構提供了一個尤為重要的信息支架,它們決定了幼兒通過與之互動將會獲得怎樣的經驗。為此,教師應對材料進行有效的篩選,以提高幼兒探索的質量。比如:讓幼兒探索把黃豆從白米中分出來的方法。教師對材料的選擇就很重要:漏勺的網眼一定只能漏下白米留下黃豆。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2.3多樣的記錄幫助幼兒歸納提升經驗,激發探索興趣
記錄可以幫助幼兒觀察、表達、交流。記錄也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幼兒的探究過程并進行評估。同時,幼兒園正規性科學探索活動中的科學記錄還有一個重要的的作用,那就是教師幫助幼兒及時歸納、提升已經獲得的經驗或者拓展相關的經驗。如大班活動《鉆空空》的記錄表格中,要求幼兒先預測按不同順序放入三種東西,哪一種順序可以使飲料瓶擰好蓋子并做記錄,然后再觀察、記錄,最后交流、討論。這樣的活動,不僅幼兒對記錄的過程充滿興趣,同時又幫助幼兒提高想象力和繪畫能力。
2.4進行積極的評價,保證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為了鼓勵幼兒在游戲中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師的評價要始終堅持“尊重幼兒”,要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大膽提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隨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讓幼兒感到教師的關懷、支持。如大班活動《巧取珠子》對幼兒運用生活經驗的回答“可以加水進去”……教師的回應分別是:“可以試一試”“有這個可能”等,短短四五個字的回答既簡練又生動,如此積極的評價更好體現了對幼兒的尊重。同時。也為幼兒提供了分享、借鑒經驗的機會,使幼兒在鼓勵中增強自信心,激發他們參與科學活動的積極性,保證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3 創設豐富探索環境,給幼兒的自由探索提供有效條件
新《綱要》明確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寬松、和諧、自由的游戲環境有利于幼兒的各種能力和個性的發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為幼兒創設豐富寬松的探索環境。幼兒可以獨立或合作地進行觀察、操作、實驗,自由自主地探究。教師不直接介入,不隨意評價,微笑等待,尊重和關注幼兒的個性活動方式,發現和肯定幼兒的創新思維和能力,觀察分析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在孩子求助時給予適宜的啟發與合作。
4 充分利用家長資源,促進幼兒的科學探索能力不斷發展
《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師與家長要建立學習的共同體”,我們通過家長會、家長開放活動等不同形式讓家長了解課題的有關情況,使家長看到孩子的發展,取得家長的支持和幫助。通過此類活動,使課題研究與家長的距離大大縮短,可以給我們提供豐富知識及物質來源,為課題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科學教育是幼兒課程中的不可缺的一部分,我們只是對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中的有效教學策略進行了粗淺的嘗試。要使幼兒園的科學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還需要我們不斷努力。
【幼兒園科學探究活動有效教學策略初探】相關文章:
• 幼兒園生活化科學探究活動初探
•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初探
• 結合《綱要》淺談幼兒園科學教育
• 淺談幼兒園科學探索活動的設計
• 幼兒園科學教育方法初探
• 信息技術與幼兒園科學教學
• 如何提高幼兒園科學活動的有效性
• 如何做好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
• 淺析幼兒園科學活動的開展
• 淺談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
• 幼兒園科學課教學的幾點體會
• 幼兒園科學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