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環境創設是一門教育的“隱形課程”,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應該是一本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無聲教科書,使幼兒在這一天地里去觀察、探索、創造,尋找快樂,從而得到情感的體驗、智慧的啟迪,使環境在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從中可以看出,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不單是外在的一種感官性的東西,它帶有更多的教育價值,其實用性的特點也在逐步加強。
關鍵詞:目標相一致;認知水平;多樣化;創造者;開放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4-00158-01
那么,幼兒園的環境到底應該如何去創設?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我感到主要應賦予以下幾方面的正能量:
正能量一:要與幼兒園的教育目標相一致。幼兒園環境是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是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重要保證。因此,在創設幼兒園環境時,要考慮它的教育性,即環境的創設要與幼兒園的教育目標相一致。如在大廳里掛上“一切為了孩子”的標語,走廊里掛飾“今天你微笑了嗎”、“你好”、“謝謝”、“對不起”等文明札貌用語;家、園互動版塊,如家教之窗、家長園地、幼兒活動風采展示等。另外,活動室內的環境創設應考慮與活動主題相呼應,并在相應的美工區、科技區、勞作區內創設與教學目標相關的環境。如要創設秋天這個主題的環境,首先要帶孩子去秋游,感受秋天的氣候特征和景物的變化,收集一些反應秋天特征的自然材料,然后回到活動室,利用這些材料充分發揮想象進行創意制作。如有的小朋友形形色色的樹葉制作成孔雀、蝴蝶、金魚、房子等,有的小朋友用小米、綠豆等農作物粘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蝴蝶、福娃等形象,有的小朋友用瓜果、蔬菜制作成娃娃、企鵝、鯨魚等玩偶,有的家長還利用玉米秸與幼兒一起做出了他們兒時的燈籠、小馬等,一幅幅作品充滿了奇思秒想,仿佛就是一件件獨一無二的工藝品,凝聚了家長與幼兒的智慧。這些作品,有的可以直接成為孩子們的玩具,有的可以放入區角活動中作為材料,有的還可以當成裝飾品。
正能量二:從兒童的興趣和需要出發,要考慮孩子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幼兒正處在身體、智力迅速發展以及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有多方面的發展需要。而且處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需要表現出不同的年齡特征,即使同一年齡階段幼兒,他們的興趣、能力、學習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說到底,環境創設也好,課程教學也罷,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接受,孩子才是環境和課程的主體。因而,無論環境創設多美,如果孩子沒有興趣,沒有參與,沒有達到與孩子的互動,那么我們說這樣的環境創設是失敗的。特別是班內的環境創設,我們要取材于孩子們的興趣點,生成主題墻飾,并在此基礎上,完備各區角的環境創設。
正能量三:使用材料及制作裝飾手段上的多樣化。在引導幼兒進行環境創設時,使用材料和裝飾手段的多樣化十分重要。這樣不僅能使自然材料、廢舊材料和合成材料得到綜合利用,還可以使環境的內容更為充實豐富,新意層出。基于環保的理念,創設環境我們首選淳樸清新的自然材料:麻布、棉繩、報紙、雪碧瓶、雞毛及不同材質的紙,這些原本不起眼的自然物,成為我們和孩子藝術想象和審美創造的重要素材:草席上的大師畫、報紙造型的小鳥、枯樹枝編制的鳥窩、貝殼可以進行蝴蝶的粘貼,水果包裝袋可以做成花,泡沫板可以做成蘋果,用過的信封可以經過裝飾成為精美的魚掛飾……把活動室、走廊、櫥柜裝點得生氣盎然、五彩繽紛、富有情調,不僅使孩子們在這個世界里流連忘返,而且油然生出對自然界一木一石的呵護之情。孩子們也在不斷的收集、觀察、設計、創作、欣賞中審美能力得到發展。
正能量四:使幼兒成為環境創設的參與者和創造者。在環境創設中,只有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環境創設活動中來,使幼兒的思維力、創造力及個性品質得以充分發展,才能有效地發揮環境在幼兒身心發展中的教育影響作用。因此,在環境創設中,要為幼兒提供機會,使幼兒成為環境創設的參與者和創造者。如春天來了,教師組織孩子們共同布置春天的景色:孩子自己動手剪樹葉、搓柳條,制作桃花、迎春花。新年到了,圣誕樹上掛滿了小朋友制作的新年禮物:有五顏六色的新年賀卡,有用橡皮泥、糖紙做成的各色糖果。孩子的作品雖然顯得粗糙、稚拙,卻凝聚了孩子們的純真心愿和創造力。
正能量五:要力求由原來的封閉式走向開放式 。所謂“環境的開放”,是指幼兒活動的空間、時間及材料、玩具等對幼兒來說是開放的。幼兒可以自由選擇、取放材料、工具;活動場地根據幼兒的需要和愿望布置,隨時可以變化;活動時間可以變化;活動空間及材料可以共享。如平行班互動的區域活動,即同年齡班的幼兒在相同的時間里,在平行班活動室內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活動,教師留在班級里觀察指導所有來本班活動的幼兒。這樣一來,資源共享了,環境對孩子教育影響作用的面擴大了,一個孩子可以享受幾個班級老師智慧的結晶,其交往能力明顯增強,自主性、積極性顯著提高,性格會更加活潑開朗,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將得到增強。開放的環境對每個幼兒個性的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總之,教師在創設環境時應及時發現幼兒的探索熱點、興趣傾向,作好幼兒感受美、觀察美、表現美、創造美鋪路石,這對于幼兒形成樂觀、自信、勇敢的個性品質,形成對集體的熱愛和依戀感,促進其社會性發展都是大有益處,同時能逐漸提高幼兒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境界。因為:這是自然與審美結合的環境教育,這是勞動與審美相融的藝術熏陶。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正能量】相關文章:
• 優秀論文《幼兒園環境教育及其基本原則》
•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重要性
• 淺談幼兒園的環境創設
• 開展幼兒園主題墻面環境的創設初探
• 淺析幼兒園環境創設
• 幼兒園班級物質環境創設微探
• 淺談幼兒園戶外游戲環境創設
• 幼兒園創意美術及幼兒園環境創設
• 農村幼兒園環境教育及其運行模式
• 淺談幼兒園室內墻面環境的創設
• 淺議幼兒園室內外環境創設的巧思
•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