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肥胖是目前比較常見的疾病,通過多年觀察和比較,發病率逐漸增高,兒童期單純肥胖癥是20世紀兒童期嚴重健康問題,也是21世紀嚴重的社會問題。肥胖不僅對兒童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而且是導致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某些部位癌癥的重要危害因素,現通過對城鎮三所幼兒園兒童健康體檢及問卷調查,了解了臨澤縣城鎮三所幼兒園肥胖兒的現狀并探討其對策。
關鍵詞 肥胖兒 健康體檢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009年3月采取分層、整體抽樣的方法,在臨澤縣第一幼兒園、第二幼兒園、苗苗幼兒園隨機抽樣測試和調查三所幼兒園,3~6歲幼兒1272人,經過審核后,有效數據為1272例,其中男644例(50.6%),女628例(49.4%),回收調查問卷1272份。另外,對1272名兒童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
方法:對1272名兒童進行健康體檢,按城區7歲以下男女童體格發育測量值±SD(1995年)進行分析評價。問卷調查法,向幼兒家長進行調查。
統計學方法:兒童健康體檢時所測得身高、體重數據按5等級劃分法進行統計分析。
結 果
體重按五等級劃分法分析:在<-2SD異常(下等);-(1SD~2SD),中下等;±1SD(中等);+(1SD~2SD),中上等;>?2SD異常(上等)。結果見表1。
X>/sup>2檢驗:對2009年與1994年臨澤縣肥胖兒數進行比較,除5歲組男孩和4歲組女孩差異無顯著性外,其他各組均有提高,說明臨澤縣幼兒肥胖的比例比15年前明顯增加。結果見表2、3。
討論與對策
臨澤縣城區3~7歲兒童單純性肥胖兒發生率,1272例幼兒中,90例為肥胖兒,發生率為8.23%。除4、5歲女孩外,其他各年齡組男女均高于2002年臨澤縣幼兒肥胖的水平(P<0.05)。男幼兒肥胖率達8.23%,女幼兒肥胖率為5.89%,男幼兒肥胖率明顯高于女幼兒。
幼兒肥胖的預防:預防幼兒肥胖應從妊娠期-胎兒開始。應加入對孕婦的宣傳力度,讓孕婦認識到,剖宮產是一個分娩的病理過程,而非正常分娩。讓孕婦懂得,妊娠最后3個月至孩子出生后2周以內,是孩子脂肪組織增長最活躍階段。在這個時期營養過剩,就會引起孩子脂肪細胞數的增多,形成終身肥胖。成年后的發胖,只是脂肪細胞個體的肥大,而沒有脂肪細胞數的增多,因此幼兒肥胖治療起來比成年后才開始的發胖要難得多。提倡科學育兒,改變不良的育兒觀念、生活習慣及家長的錯誤觀點,尤其是家長對幼兒肥胖的錯誤認識,認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不講究科學育兒,營養的均衡性,孩子喜歡吃的食物大量地吃,不喜歡吃的就不吃,幼兒普遍存在著偏食挑食的壞習慣。祖父輩們錯誤地認為孩子肥胖是可愛的標志。嬰兒期提倡母乳喂養。母乳是嬰兒最好食品。母乳的成分經常發生變化,如果嬰兒吸吮過量,乳汁的味道就會發生變化,這就使得嬰兒不會吸奶過多,從而預防肥胖[1]。人工喂養時要注意定量、定時,每天喂奶總量達到700~750ml,而且孩子體重也達到了標準,就不要增加奶量。添加輔食的時間不要太早,要掌握輔食添加順序及添加的總量。當孩子走路時,要讓孩子多活動,不要總抱孩子。幼兒要平衡膳食,在飲食上預防肥胖兒的關鍵是要均衡膳食,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要祛除傳統的舊觀念,不重男輕女,男女都一樣。但傳宗接代的舊觀念使家庭重視對男孩的養育。過分的食品與營養,過分的照顧與疼愛,過分的保護及太少的戶外活動,致使男孩的肥胖比例增加。
臨澤縣2009年調查了3~6歲城區幼兒1272人,其中超重的達8.23%。幼兒肥胖的問題,應引起社會和家長的關注。經過調查統計,發現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運動過少和營養過剩,現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參考文獻
1 薛辛東.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7.
表1 體重7歲以下男女童體格發育測量值的評價表[例(%)]
表2 2009年與1994年臨澤縣城鎮男組肥胖兒同齡比較[例(%)]
表3 2009與1994年臨澤縣城鎮女組肥胖兒同齡比較[例(%)]
【臨澤縣城鎮三所幼兒園肥胖兒調查】相關文章:
• 幼兒園欣賞活動的措施
• 幼兒園古詩詞誦讀教學之創新
• 幼兒教育思想改革
• 幼兒園數學教學中的新思路
• 幼兒園整合課程淺談
• 農村幼兒園教研工作的開展
• 淺談幼兒園環境教育的必要性
• 發揮幼兒園的輻射功能,促進幼兒園與社區聯動
• 幼兒園游戲中教師觀察與指導探究
• 比利時的幼兒園生活
• 互聯網時代,幼兒園資源管理怎么做?
• 探索幼兒園有效管制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