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級,是幼兒園的基層組織,是實施保教任務的基本單位。它是幼兒所處的最切近環境和最具體的生活場所,對幼兒的發展具有最直接的影響,幼兒的健康成長都直接取決于班級保教工作的成效。《幼兒園教育指?Ц僖?》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幼兒一日生活”,同時“要建立良好的常規,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因此,教師在繁瑣而緊張的一日活動中,要使幼兒園的班級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就必須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班級管理;方法和策略
一、凸顯班級特色的常規管理
1.由小組長協助老師負責管理各組幼兒
良好的班風班貌顯示出一個班級的特征。一個良好的班級常規,在幼兒一日生活及各項活動中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進入中班下學期的幼兒,自理能力明顯提高,是非意識正在形成,為集體服務意識也逐步加強。
如何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養成良好的常規,保證各項活動順利地開展,這是我們在開學初就思考的問題。于是我們讓幼兒尋找好朋友組成一個個小組,并給自己的小組選擇一個喜歡的標記,并推選出自己小組的組長。幼兒們一個個都找到了好朋友,并把自己的組分別以好吃的水果:西瓜、菠蘿、香蕉和草莓進行區分。每個小組都有孩子們推選的表現較為出色的小朋友擔任小組長,由每個組的小組長協助老師負責管理各組的幼兒。老師和幼兒共同制定好班級的各項常規。如幼兒進入區角的常規:每個區角用小腳的形象設置好每個區角該進入的人數,小腳上站滿了這個區角就不能再進人了,保證每個區角活動的順利開展;幼兒喝水放雪花積木記錄喝水次數的常規:幼兒每喝一次水就在自己對應的用蛋糕盒制作的小轉盤上投入一片雪花片;幼兒用餐用餐點的常規:依次按順序按照各個水果組上來拿取飯菜和餐點,一個組快好了只剩最后兩個幼兒的時候另一個組的組員就上來排隊,既避免了幼兒擁擠,又能保持隊伍井然有序;午睡起床著裝檢查:每個組的組長負責檢查本組幼兒的衣服和鞋子的穿著情況;安全衛生管理常規:日常活動不追逐不打鬧,進衛生間里不推不擠,垃圾不隨地亂扔,投入班級垃圾桶,餐后學習自己收拾擺放餐具;……由每個組的小組長負責協助老師進行每天的監督檢查工作,違反規則的幼兒給與提醒和改正的機會。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后,組長也實行輪換制,讓更多的幼兒有機會當選為班級的小組長。既能增強幼兒的服務意識,又能讓更多的幼兒有鍛煉的機會。
2.采用
兒歌、小游戲、
音樂幫助常規的養成
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如上下課采用聽
音樂搬小椅子入座和離場,整齊而有序,優美而有節奏的音樂成為了一個訊號,能讓幼兒快速做好準備工作。在一日活動的過渡環節可以讓幼兒做帶頭人帶領幼兒念一些
兒歌和做些安靜的小游戲,可以讓幼兒安靜的集中注意力,進入活動的下一環節。
不放棄不妥協是我們教師進行班級常規管理的信條,保證了班級每位孩子都能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一學期來,幼兒的常規意識逐漸得到了強化,班級的常規管理逐漸顯得井然有序起來。
二、重視環境育人的教育價值,積極創設個性化班級環境
科學地創設一個好的班級環境,讓環境對幼兒進行生動、形象、直觀的綜合教育;幫助幼兒感受快樂和成功,讓幼兒直接得到一種情感的體驗和智慧的啟迪,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對我們的班級工作能起到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十分注重班級的環境創設工作。我和小楊老師根據學期計劃認真做好每一次有關主題的環境布置,讓幼兒能直接地感受主題的內容。隨著教學主題的變化,我們總是不斷地思索并進行環境的創設和豐富。在創設的過程中,我們總是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構思,并帶頭進行材料的收集,并利用空班和晚上放學時間進行設計交流和布置。環境的創設給了幼兒一個探索、展示、交流的平臺,深得孩子們的喜愛。在幼兒積極置身環境的創設和互動中,我班的主題環境也在不斷地得到充實和調整,真正發揮出了環境的教育價值。
三、教師互相配合,創設和諧工作氛圍
1.各取所長,取長補短
一個班就是一個集體,作為班主任,就要跟配班老師做到真誠和諧,班內教師之間配合的是否和諧直接關系到班級管理的好壞。教師要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相互補位,努力為幼兒營造一個和諧溫馨、充滿愛的學習生活環境。我和楊老師兩個人在各方面能努力做到配合默契,各取所長。作為班主任我能處處以身作則,起模范帶頭作用,主要負責一些班內的環境布置和安全衛生工作。作為年輕教師,則能勇于擔起班內的一些展示性的演出節目的編排。如六一節演出和體操展示任務等。
2.多溝通、交流
對于班級孩子的表現,如是進步了?還是落后了?孩子最近有什么反常表現?對某某我們應該用什么方法激烈他、鼓勵他?某某的性格如何?等等一系列的事情應及時與班內老師溝通,交流意見和看法,這樣既加強了老師之間融洽的關系,又有利于幼兒的教育。對于幼兒園要組織什么活動或臨時布置的工作,班主任提出一個具體措施,然后再和配班老師商量,取得一致意見后分工合作盡力完成好。
3.教師之間以誠相待
在工作中經常換位思考,相互理解、體諒,時時處處事事為他人著想,一切以工作為重,這樣就會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工作環境。
4.教育上保持一致性
在常規培養和教育活動中,保持教育一致性,堅持正面教育。當然教育方法每個老師都自有一套,但在要求上必須是一致的,特別是幼兒的常規,不能甲老師這樣要求,乙老師那樣要求,也不能一個緊一個松,以免使孩子形成兩面性,從而不能將常規形成一種習慣。
總之,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個有心人,把握好常規教育的度,引導幼兒建立適合其年齡特征,能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的科學合理的常規。
作者簡介
徐婷(1983.03―),女,遼寧省營口市人,沈陽師范大學畢業,學前教育專業,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
【幼兒園的班級管理方法和策略】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禮儀教育
• 學前教育專業理實一體化課程體系研究
• 堅持“以人為本”的幼兒園管理
• 幼兒園墻飾創設的互動藝術
• 幼兒教師美術素養論文
• 民間藝術教育在幼兒園的應用
• 幼兒園成本收費的必然與可行
• 幼兒園保育工作之我見
• 淺析幼兒園教師性別配置
• 新西蘭幼兒園質量評價之評價
• 淺談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的策略
• 植物園林幼兒園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