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閱讀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專門培養(yǎng)幼兒閱讀興趣的一種集體教學活動。早期閱讀活動通常包括師生共讀、創(chuàng)設故事情景、與游戲結合等方式來完成,幫助幼兒初步形成閱讀經(jīng)驗。
一、正確認識幼兒園早期閱讀教學的內涵
2012年?C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提出:經(jīng)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能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其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此指導下,幼兒園紛紛開展各種早期閱讀活動。然而,由于有些教師對早期閱讀的認識還不夠全面、準確,因此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為了在幼兒園有效開展早期閱讀活動,教師需要轉變觀念,正確認識早期閱讀的內涵。
1.師幼互動,解讀閱讀教學
學齡前兒童的特點是喜歡與成人共同完成活動或任務,而幼兒在幼兒園里更希望教師形象地讀講閱讀材料。所謂形象地讀講是指教師為了幫助幼兒理解圖畫書、故事書等閱讀材料,通過口頭語言、表情和肢體動作等將其內容形象地表達出來。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些教師將閱讀作為維持幼兒秩序的方式,當看到幼兒無事可做時,就要求他們拿一本書看,這種帶有一定強迫性的閱讀,難以激起幼兒的閱讀興趣,有時還會出現(xiàn)幼兒拿著書打鬧的現(xiàn)象。鑒于此,教師應轉變教育觀念,通過教研和培訓,明確日常活動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組織要求、秩序和自由的限度。教師也要改變組織方式,把更多的活動選擇權交給幼兒,讓他們有更多活動的機會。如餐后活動,可通過分組、分活動的形式,制訂出一周當中本組每天餐后的活動類型,如閱讀、繪畫、建構、手工等,讓幼兒自主選擇活動種類,然后分組結伴進行。實踐表明,在以這種方式開展活動的班級中,選擇了閱讀的幼兒會顯得更加安靜專注并興趣盎然。
2.培養(yǎng)興趣,參與閱讀教學
2015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倡導全民閱讀,希望全民閱讀能夠形成一種氛圍,無處不在。全民閱讀不僅是一項文化教育工作,更是關乎一個國家文明富強乃至始終保持蓬勃發(fā)展活力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然而,在我國現(xiàn)階段,人均每天讀書不足15分鐘,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7本,比韓國人的11本、法國人的20本、日本人的40本、猶太人的64本要少很多。因此,全民閱讀應從娃娃抓起。
幼兒教師應該重視早期閱讀,并掌握在幼兒園組織閱讀活動的有效方法。首先要通過集體教學,讓幼兒形成完整的閱讀概念;其次,在集體教學中,要能將書中的情景與游戲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同伴團體的作用,強化對閱讀內容的理解。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還能夠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閱讀中。
例如,教師帶領幼兒完成《我是山大王》的閱讀后,根據(jù)書中的故事設計游戲,讓幼兒分組飾演角色,互相配合,在游戲活動中體驗各種角色的心理活動,加深對故事的理解。集體閱讀并不會限制幼兒的自主閱讀,反而會為自主閱讀提供更多經(jīng)驗和參考,這一點在大班體現(xiàn)得更為明顯。大班幼兒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和自由閱讀時間增多了,幼兒可以有更多展示自己所喜愛圖書的機會,有些幼兒會要求教師講講自己拿的故事書,或者請求“下一次上課能不能用我的圖書”。這都反映出幼兒對閱讀活動的喜愛和認可,教師應給予鼓勵和肯定,并滿足幼兒個性化的閱讀要求。
3.提升能力,優(yōu)化閱讀教學
教師要轉變觀念,樹立科學的早期閱讀教學觀。如幼兒園采取了“一心三能貫四環(huán)”的教學模式。“一心”即以早期閱讀園本課程為核心,“三能”即以幼兒傾聽理解能力、表述交流能力、欣賞閱讀能力為主線;“四環(huán)”即活動的目標、內容、組織、評價四個環(huán)節(jié)都緊扣著早期閱讀來實施。該教學模式力求表達兩個意圖。
一是運用系統(tǒng)理論,實現(xiàn)早期閱讀教學整體優(yōu)化。以閱讀教學為主線,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合理組織、建構課程結構,并把它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最終達到宏觀規(guī)劃、系統(tǒng)設置、科學配置的目的。
二是教學結構的四大環(huán)節(jié)及隸屬分支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關系,呈樹形結構,是一個整體。
二、以幼兒發(fā)展為本位,
整合閱讀教學目標和內容
學前教育培養(yǎng)目標應建立在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基礎上,整合閱讀教學的目標和內容,讓幼兒初步了解語言的豐富性以及文化的多樣性,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是閱讀教學總目標。依據(j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參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的語言教育要求,確定總目標:提高幼兒運用語言交往的能力,讓他們喜愛兒童文學作品;發(fā)展幼兒傾聽、表達、早期閱讀和書寫的能力;讓幼兒養(yǎng)成運用語言思維交往的良好習慣。
二是閱讀教學分類目標。可將總目標分解為傾聽理解、表述交流、欣賞閱讀三個維度的目標。傾聽理解目標――有良好的傾聽習慣和相應的語言理解能力;表述交流目標――敢于、樂于當眾表達,能進行簡單的對話和表述;欣賞閱讀目標――有濃厚的閱讀興趣,具備一定的自主閱讀意識和能力。
三是閱讀教學分層目標。根據(jù)各班幼兒的特點,將傾聽理解、表述交流、欣賞閱讀三個維度的目標進行更詳細的分解。具體從目標層次、操作框架兩個層面進行詳解,這樣的細化可以使教師在具體操作中更準確地把握目標。如中班側重于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習慣、正確的發(fā)音與表達閱讀內容的能力,大班側重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及思維能力。
三、創(chuàng)設支持性的閱讀教學環(huán)境
一是班級特色活動凸顯。各班利用主題月活動,實施富有特色的早期閱讀主題活動。如通過演繹經(jīng)典文學作品,豐富幼兒對角色、生活等的體驗。還有教師根據(jù)早期閱讀內容,進行的創(chuàng)意戲劇表演。
二是環(huán)境建設的渲染。在各班室內外墻壁上設置經(jīng)典童話故事長廊,展出幼兒自制的連環(huán)畫等;在幼兒園走廊布置“幼兒早期閱讀圖書展”“我的自制圖書”,讓幼兒隨時可以欣賞,隨時可以走進童話世界,品味經(jīng)典文學作品。可見,豐富的閱讀材料可對幼兒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同時,要給幼兒創(chuàng)設安全舒適的心理環(huán)境,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師幼互動、科學的閱讀指導來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是開放活動的展示。充分利用家長開放日活動,展示幼兒的言語交際水平。在幼兒進行閱讀活動時,教師要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共同為幼兒營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和幼兒一起閱讀、討論、分享和交流。這樣就給幼兒提供了更多口語交流的機會,將有利于提高幼兒傾聽、理解和表達的能力。
(責任編輯 郭向和)
【幼兒園早期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相關文章:
• 內涵發(fā)展對幼兒園教育的影響
• 幼兒園老師不待見孩子,咋辦
• 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互補的重要性
• 探析幼兒園活動游戲化教學策略
•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戶外教學活動
• 從精細化管理談幼兒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 試論幼兒園班級管理的策略研究
• 巧借鄉(xiāng)土資源,豐富幼兒園課程
• 德國兒童在幼兒園學些什么
• 幼兒園家園合作現(xiàn)狀調查及策略
• 試析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 幼兒園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