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幼兒教育中,除公辦幼兒園之外,民辦幼兒園已成為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一大主體,是我國幼兒教育事業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如何促進民辦幼兒園教師質量的提升和專業化發展,加強對民辦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管理呢?
1、樹立以“教師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
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管理的核心。在民辦幼兒園教師隊伍管理中也應該遵循以“教師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所謂幼兒園以人為本的管理,就是幼兒園領導機制在實施幼兒園管理過程中,把幼兒教師作為管理的中心,并遵循教育方針和幼教規律,動用科學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充分調動和發揮教師的積極性、能動性與創造性,優質高效地實現幼兒園制定的整體目標,并借機推動提高教師整體素養的各種職能活動”。以“教師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求在教師隊伍的管理中,以促進幼兒教師的自我發揮和發展為目標,學校必須為教師提供較好的教育教學環境,為教師的發展提供更加方便的條件。
2、加強教師遴選,嚴把教師準入關口
要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要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管理,必須嚴把教師準入關口,嚴格教師的遴選。首先要求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擁有對幼兒園教師的職業意識與信念,熱愛兒童和教育工作,具有認真負責的敬業精神以及開拓、創新的工作精神。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擁有廣博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能很好地解答幼兒的提問,啟迪他們的智慧,激發他們的認知興趣;要有過硬的學科專業知識,對學前兒童生理學、兒童心理學、兒童教育學、幼兒園管理等學科知識有一定的掌握。同時還要有較強的能力素養:能夠按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選擇適宜的教育內容,運用恰當的教學手段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和游戲活動,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擁有一定的活動組織能力,能引導幼兒開展各種游戲活動。
3、加大培訓力度,注重教師的培訓和培養
要將教師的培訓計劃列入幼兒園整體規劃之中,要有一定的培訓資金,加強對教師的園本培訓,積極參與省、市、縣組織的教研活動,促進他們在崗的自我培訓,從而將教師們置于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之中,促使他們不斷得到發展。
在制定培訓計劃時,應堅持從幼兒園教師自身實際出發,應當把教師當作培訓的主體,充分了解他們目前的知識技術結構和未來工作的需求,從教師發展出發,體現教師個性化和專業化的需要。同時,要注重培訓內容的前沿性,要能夠及時地給教師們傳達幼教前沿問題、熱點問題,從而使她們能站在幼教學術研究的前沿,能夠配合時代發展的步伐。
4、完善教師的考核和激勵制度
為保證民辦幼兒園教師隊伍的高水平建設,要打破幼兒教師終身制,引入競爭機制,建立教師的述職、考評制度,采用動態管理,實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局面,形成優勝劣汰機制。同時,利用“成就需要”這一重要的內部激勵方式,提升教師的工作興趣,從而保持教師對幼兒工作的激情和熱愛。
此外,還要加強外部激勵。外部激勵主要用于滿足教師的生理、安全和社交需要,包括人際關系、領導作風、組織結構、工作的自然環境等。建立完善的教師激勵機制,既注重對幼兒教師的內部激勵,又加強外部激勵,從而推動教師的管理。
5、加強對教師的人文關懷
目前我國學者對民辦幼兒園教師心理健康的相關調查顯示,“民辦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既顯著低于一般人群也顯著低于公辦幼兒教師”。因此,在民辦幼兒園的品牌建設進程中必須加強對教師的人文關懷。在所有的教師群體中,幼兒教師是特殊的一群。他們的收入沒有小學教師高,社會聲望沒有中學、大學老師高,通常被稱為“孩子王”、“高級保姆”。作為社會職業群體中的一類,幼兒教師更需要社會的關懷。因此在肯定幼兒教師的教育者角色的前提下,我們應想到幼兒教師也是普通人,同樣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們不應過多地苛求教師、埋怨教師,而應更多地寬容、理解、傾聽教師的心聲,關心教師的情感需要,更多地支持、幫助他們。
【民辦幼兒園教師專業化發展對策】相關文章:
• 農村幼兒園環境教育功能的發揮
• 嘗試幼兒園教育技術管理工作有感
• 幼兒園美工區材料投放的設想
• 幼兒園的音樂學習
• 當家庭矛盾延伸到幼兒園時
• 淺議幼兒園學習環境的創設
• 幼兒園家園共育的有效實施策略
• 幼兒園禮儀教學
• 巧用電子白板創新幼兒園數學教學
• 幼兒園開展自然災害教育的意義
• 淺析幼兒園區域材料的合理投放
• 幼兒園管理工作創新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