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精神血脈。近年來,在抗擊南方雨雪冰凍災害、反對藏獨分裂活動、抗震救災、舉辦北京奧運會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海內外中華兒女愛國主義熱情的空前激揚和充分展現,感動了中國,震撼了世界。本人結合自己十多年來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淺談幾點教育心得。
一是教師的影響。首先,許多教師喜歡沿襲傳統、按部就班地進行愛國教育,常常不能根據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有針對、有選擇、有側重地去實施愛祖國教育。在我們許多老師心中,只要一提及愛國主義教育,不外乎是為配合國慶節、春節、中秋節等節日而組織的一些主題活動。或者是配合主題要求,認識一些少數民族服飾特點、習俗,我國的名勝古跡及讓世界矚目的珍稀動物,等等。然而沒有情感色彩的認知,是僵死的,沒有生命力的,其結果是老師年年教,孩子年年忘,愛國教育效果最終成了一種反復識記后的結果和技能練習。其次,教師對幼兒園愛國教育的定位錯誤,使得愛國教育課陷入一種空洞說教的模式。許多幼兒教師對愛國教育有一種偏見,認為對幼兒園的孩子說“愛國”是一種遙遠不切合實際的教育,始終以為孩子小,認識及行為能力有限,無法理解“愛國”含義,且讓幼小的孩子接受愛國教育很有點天方夜譚,愛國教育純屬多余。這種觀點忽略了幼兒愛祖國、愛老師、愛同伴、愛幼兒園、愛集體、愛家鄉等基礎性的情感,是會逐漸擴展為富有的社會情感,這種愛正是愛祖國情感的基礎和準備。
二是教育內容的影響。大綱規定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涵蓋了幼兒愛國教育的全部。幼兒能全面較好地接受這些教育,可以說愛國主義教育是成功和有效的。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際形勢的變化,傳統的教育內容也頗顯歷史的階段性和局限性,同樣對新一代的幼兒,實施教育也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故事時代背景的遙遠與未知很難使故事達到其應有的教育效果。大量的象雷鋒的故事、毛主席救小朋友、黃繼光、董存瑞等傳統故事,讓我們只能恰當篩選其中的小部分實施。為了讓孩子了解故事的教育意義,必須要講給孩子故事的歷史背景,這樣實在讓老師有繞大圈子的感覺。因此,許多教師也便放棄這些內容的選擇,形成了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欠缺不足現象。
三是教育方法及形式的影響。說服、范例、榜樣、行為練習、行為評價、陶冶教育、滲透教育等方法在德育教育中起著主導的作用。但我們同樣也不難感覺到,這些方法在打破課的常規模式中也起著極大的障礙作用,老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強有力,孩子的主體活動卻很顯薄弱。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全方位審視我們教育者的思想言行,形式方法的單一使得孩子們對本來就很抽象的“祖國”更沒興趣。
如何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我認為要根據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從情感教育入手,選擇與幼兒直接經驗相聯系的和可能產生情感體驗的具體形象的教育內容與形式,進行初淺的教育,幼兒是可以接受的。
一是要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幼兒對內容豐富、含義深刻、較為抽象的“愛國”這一概念,是難以全部理解的。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幼兒身心發展特點,以幼兒周圍生活看到的、具體的、易于理解的事情著手,小班的孩子可以從自己身邊熟悉的家人、小動物等進行相關的綜合活動或者主題活動,如“我愛爸爸媽媽、我家的小狗(小貓)”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幼兒萌發初淺的“愛”的情感;到了中班則可開展“我的家鄉特產、我的家”等主題活動,如“好吃的香榧、璀燦的珍珠”等。
二是要運用情境化教育模式。受心理、生理條件的限制,幼兒的注意力及興奮情緒只能保持一段時間,在教育過程中如何讓幼兒擁有積極的情緒呢?這就必須創設一個適宜幼兒學習的良好環境。例如“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不是僅靠老師的言傳,而是通過創設教育環境,讓孩子和教師一起搜集整理不同主題的圖片、實物,象一些家鄉山水、長城、熊貓、東方明珠塔、國徽、中國地圖等圖片,另外還可收集一些土特產,如:珍珠、襪子、香榧,等等。
三是要提倡電教化教育模式。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各種行業都運用了科學手段,教育也不例外。在進行愛國主義啟蒙教育上,可以有效地運用電教手段,對幼兒進行相關的教育,如觀賞愛國主義影片《襪業之鄉――諸暨》、《西施》、《小兵張嘎》,《中國珍稀動物》;升旗儀式的錄象;觀看在中國舉行的亞運會、奧運會體育健兒在比賽中的精彩片段,等等。
四與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愛國主義要體現鮮明的時代特征,就必須實現由封閉、單一的線型向開放、多項的網狀型轉變。幼兒園要主動采取利用家長會、家長接待日、家訪、參觀、訪問、社會調查、實踐等形式與家庭、“關協”、社區教育及其它相關單位、部門加強聯系,互相溝通,使愛國主義教育延伸到校外大課堂,并形成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氛圍。
(作者單位 浙江諸暨市南癢路2號浣紗幼兒園)
【淺談幼兒園中的愛國教育】相關文章:
• 《綱要》指導下的幼兒園親子游戲活動
• 關于幼兒園建筑設計方面問題對策研究
• 更新觀念 完善幼兒園保育工作
• 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有效教學
• 幼兒園游戲課程的實驗研究
•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 幼兒園分享閱讀教學方法探究
•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現象剖析
• 淺談如何做好幼兒園班級管理
• 主體性幼兒教育應用
• 幼兒園彩繪課程開發與應用
• 發揮示范幼兒園師資優勢 引領鄉鎮幼兒園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