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農村幼兒園課程建設問題關乎到農村學前教育質量,為此本文對農村幼兒園課程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針對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 課程 教育質量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3.042
On the Situation of Rural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and Countermeasures
JIANG Yuanyuan
。℉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5)
Abstract Rural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quality issues concerning rural preschool, for this paper status of rural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is analyzed,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esented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curriculum; education quality; countermeasures
1 農村幼兒園課程的現狀
(1)在課程目標上,重視知識技能忽視兒童情感態度。課程目標的確立不僅要從幼兒的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還要考慮幼兒學習心理及幼兒的學習方式、特點。在農村課程結構中,課程目標則是從學校、家長、教師的角度出發,通過學校對教材的選擇上,家長對課程目標最終完成的結果上的要求以及教師對課程目標在學校與家長間的一種平衡,既要滿足家長的要求,又要符合學校對課程目標的制定。而這三者所體現出來的最終的課程目標則是以知識技能為主要目的,而并未考慮兒童自身的興趣與需要。
。2)在課程內容上,“小學化”傾向嚴重,注重學科教學。課程內容是依據課程目標的制定來進行選擇與組織的基本知識、基本態度和基本行為。而目前,一提到農村幼兒園課程內容大多會想到的一個詞就是“小學化”,而“小學化”最重要的表現就是知識教學,過多的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包括拼音、漢字、算數等。學科知識的比重明顯大于其他藝術等方面的課程,一方面的原因來自農村教育的局限性,本身條件的不允許去開展相對于環境要求較高的課程,另一方面則是來自家長的要求,家長受教育水平有限也限制了其他領域的課程發展,認為只有學習好也就是所說的數學、語文好,這才是上學的目的。
。3)在課程實施方面,僅局限于課堂教學,缺乏靈活性。我國幼兒園的課程實施以教育活動的三種類型呈現,即生活活動、游戲活動和教學活動。而在實際的農村幼兒園課程實施中,卻是以教學活動為主,生活活動及游戲活動很少伴隨其中。課堂的教學活動多數為單一的集體教學形式,師幼比例懸殊及空間狹小都成為不能開展個人輔導和小組活動的理由。由于觀念的差異,在游戲活動上,家長就表示出堅決的反對意見,有家長認為:花錢供孩子念書就應該學習知識,要玩回家玩就好了,為什么還要花錢讓他來玩呢?這里家長將游戲活動等同于玩,認為在游戲中孩子是學不到東西的,這與農村人們的舊的思想觀念有很大關系。而對于生活活動來說,農村幼兒園沒有專門的課程活動,但農村幼兒相較于城市幼兒,能更好地處理生活問題或伙伴間的矛盾沖突,這也與農村幼兒的教養方式有所關聯。
。4)課程評價從評價主體到評價內容都比較單一。課程評價是為了調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名幼兒發展,以提高教育質量,是對教學活動的價值判斷的過程。農村幼兒園在課程評價過程中,評價主體只是教師,教師對課程實施過程中,對幼兒所學知識的評價,單一地理解為是一種學業評價。而教育機構、學校、家長等很少參與到課程評價當中,特別是對課程設計、教學設計、教師教學過程、教師間的互相評課等并不看重,大多家長認為,只要最后學的拼音多,算數算得好,這樣的教法就是好的,這也反映出了課程評價的內容的單一,主要就是對幼兒的學習效果的評價。
2 發展農村幼兒園課程的建議與對策
2.1 爭取政府支持,加快課程建設
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對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華東師范大學朱家雄教授指出:“當今,國家和全社會正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和力度關注和投入學前教育。但是如果配置教育資源時不能著眼于到位地解決學前教育公平問題,不能在方法和策略上到位地解決學前教育公平問題,投入再多也未必是好事!苯逃綉擉w現在資源配置和課程建設的公平上。2001年,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頒布實施后,全國處于幼兒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但是農村幼兒園,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的農村幼兒園,資金少、師資弱、設備陳舊、在這樣的環境下,農村幼兒園發展得戰戰兢兢。怎樣更好地解決學前教育的公平問題,是我們在改革中要不斷思考和研究的問題。對于政府來說,政府應加大投入,特別是對農村的學前教育,應適當改變資金的分配模式,適當對農村幼教事業進行傾斜,在資金和人才培養上都給予一定的支持。
2.2 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使農村幼兒園課程更加科學合理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由于農村幼兒教育(下轉第109頁)(上接第81頁)的師資素質普遍偏低,教師普遍缺乏對于課程設計的專業想法,缺乏有效組織課程的能力,所以大部分教師只能依附于教材,忽略了兒童在課程發展中的需要。教師是幼兒的引路者和指引者,沒有一個正確、專業的指引,如何能使幼兒園課程科學合理地進行呢?針對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教師的觀念和行動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提高教師的知識水平、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幼兒教師隊伍是至關重要的。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需要具備各方面的知識,需要視野開闊、知識淵博、多才多藝,要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做到時刻學習、終身學習,這不只是對自己的負責,更是對幼兒的負責。所以對于農村幼兒園教師來說,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學習專業知識,不只是對自身的提高,更能夠有效地、合理地開展適宜幼兒的課程。 2.3 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
在農村幼兒園中不乏這樣的現象,小班開始識字和認讀數字,中班就開始書寫、做題,大班孩子更是每天寫字、做算術。這與家長的教育觀有很大關系,農村家長大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他們把孩子送來上學,唯一的目的就是多讀書、多認字,其他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就不能算作知識,這種傳統觀念對我們影響深遠。家庭教育在兒童成長中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究竟是書本知識的掌握重要還是幼兒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健康成長重要?筆者認為一定是后者。所以作為家長來說,切實讓孩子能夠自由、主動、創造性地發展,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教師更要與家長合力,視家長為合作伙伴和幼兒園教育的重要人力資源,與家長多溝通,互相探討關于教育幼兒的方法和經驗,潛移默化地向家長傳輸先進的教育思想,最終促進幼兒園課程的全面發展。
2.4 針對特色資源進行深層次的鄉土課程開發
在當代,基本上沒有專門為農村幼兒教育編寫的適合于農村的教材,因此,僅僅是向農村幼兒園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僅僅依附于農村幼兒教師的能力來開展、創設適合本土的幼兒發展的農村課程,筆者認為這種方法是不太可能成功的。所以,開發出適合于農村的、具有本土性的農村課程是當務之急。農村相較城市來說,有較多的自然資源、鄉土資源可以進行課程的資源開發與利用。農村的廣闊天地里有許多孩子們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在農村的鄉土文化中有許多大城市無法企及的人文情懷,所以如何開發和利用這寶貴的資源就變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帶幼兒到附近的田野、果園、菜地、樹林、小溪等地,讓兒童與大自然接觸,可以身臨其境地進行觀察,獲取經驗和知識。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的季節進行主題活動月,例如到了秋收的季節可以帶領幼兒去田野間真真正正地與大自然接觸,感受秋收帶來的各色果實,這遠比在書本上看到的黃澄澄的玉米、金黃的稻穗等等的圖片來得更加真實。
農村幼兒園課程的建設并不是朝夕之事,這與政府的政策改革、經濟的貧富差距、教師的專業程度以及家長的教育觀念等等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我們要匯集多方力量,共同努力,農村幼兒園課程才能朝著生活化、游戲化、科學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慧敏.農村幼兒園課程研究――以湖南某農村幼兒園為例[D].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2.
[2] 王燕媚.對黑龍江省農村幼兒園課程現狀的理性思考[J].學理論,2012(36).
[3] 王穎莉.農村幼兒園鄉土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問題及對策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
論文,2010.
[4] 朱家雄.再談教育公平――一個必須解決到位的學前教育問題[J].幼兒教育,2011(9).
[5] 王春艷.幼兒園課程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農村幼兒園課程的現狀及對策】相關文章:
• 農村幼兒園課程的現狀及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