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10年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大綱》頒布下來至今,全國幼兒園開始新一輪的教育課程改革的浪潮,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開展教學活動來激發出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以此來提升教學活動的質量。因此,本文主要從幼兒園語言活動發展的現狀以及具體的實施策略展開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幼兒園 語言教育活動 有效性研究
教師作為語言教育活動的第一組織者和參與者,對于活動的有效性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由于語言教學的特殊性,因此在幼兒園開展語言教育活動需要教師從多方面來進行考量,在教?W設計中,無論教師開展計劃性教學活動還是開展生動性教學活動,都需要教師從幼兒的性格特點上出發,對其進行認真觀察、深入分析,從而了解幼兒的興趣所在,進而能夠提升語言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表現現狀
(一)語言教育活動目標低于幼兒實際的發展水平
處于以幼兒園階段的兒童正是其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幼兒對話能力的高低對于語言教學活動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活動內容在具體的設定上,如果不能充分的考慮到幼兒的實際發展規律、不能充分的遵照幼兒的性格特征來進行實際的教學活動時,就會導致幼兒在實際的學習中阻礙了其語言的發展,不能使教學內容發揮出實質的作用。例如:幼兒園在開展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一方面過度遷就幼兒語言發展情況,降低了課程教學的重點內容,傾向于娛樂化,沒有對語言教育活動目的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另一方面,教師沒有準確的掌握幼兒實際的語言發展水平,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需要具備哪些語言能力的概念模糊不清。因此,所開展的語言教育活動與幼兒自身實際的語言發展水平不適應,大部分的活動目標幼兒很容易就能做到,沒有給予幼兒一定的進步空間與挑戰性。
(二)語言教育目標忽視了不同類型語言活動的要求
部分幼兒園教師在實際的語言教育活動當中,由于沒有對語言活動類型的教學目標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因此在內容設定上沒有完全依據目標的要求進行,忽視了幼兒在語言發展這方面的特征。例如在學習《幼兒多元能力探索課程》中《小烏龜運動會》這篇故事活動時,教師將活動目標設定在要讓幼兒連貫的說出小烏龜的體態特征,而又在學習《小蝌蚪變青蛙》中,要求幼兒以接龍的形式說出小蝌蚪長大的變化過程。這樣的做法完全忽視了幼兒與教師之間的對話語言的能力,在整個活動教學中,過于強調幼兒語言的連貫性,而沒有與幼兒的實際學習現狀相結合,在教育中過于拔苗助長,因而其活動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語言教育活動在幼兒園中的有效策略
(一)選擇適宜的語言教育活動內容,以此來激發出幼兒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激發幼兒的思維與記憶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處于幼兒園階段的孩童來說,其心理變化特征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情緒化,他們會對一切感興趣的新奇事物產生深刻的印象,具體表現在活動課上就是注意力高度的集中。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語言教育活動內容時,要格外的注重其內容的新穎性、趣味性,以及來激發出幼兒的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幼兒在活動教學中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帶領幼兒學習《幼兒多元能力探索課程》教材中的《春之歌》這一活動主題時,教師可以首先與幼兒進行積極地互動,問幼兒喜不喜歡大熊貓,大熊貓最喜愛的食物是什么,幼兒在爭搶回答的同時,促使幼兒提早的融入到活動的教學之中。在進行完簡短的互動后,教師可以適當向幼兒們來拓展一下竹子的作用,可以告訴幼兒竹子不光可以作為食物,在造房子、造紙、手工編織、觀賞種植等方面都有著突出的貢獻。在此期間,為了能夠讓幼兒更好地理解竹子的實際用途,教師可以在講解的環節中加入道具、和穿插小故事的方式來配合著進行現場教學。活動課程的最后,結合著教材內容,引導幼兒充分發揮出想象的空間,將聯想到與竹子有關的物品畫出來。通過這一系類的活動教學方式,可以鍛煉幼兒的思維運轉能力,開啟幼兒的想象空間,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力,以此來達到語言教育活動的最終目的。
(二)全面的幫助幼兒累計語言表達經驗
在實際的語言教育活動當中,教師要為幼兒開創多樣化的語言環境,以此來豐富幼兒說話的內容,讓幼兒在語言活動課上有話說。教師可以在課上充分的結合教材內容中的花草樹木、各種小動物,帶領幼兒親自的去體驗,以此來提升幼兒的感受力,從而使幼兒對于所學的活動內容留有一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學習《清涼一夏》這一活動主題內容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去附近的花園里感受花香、花朵綻放出的美麗景色,并且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向幼兒提問有誰知道花園里盛開花朵的名字等。教師也可以在幼兒園內設置小菜地,組織本班幼兒親自動手種植植物,在動手實踐中,教師要充分的引導幼兒對于挖坑、松土、種植、澆水等詞匯的理解,豐富幼兒的語言詞匯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語言教育活動作為幼兒園教育活動中一項重點內容,其語言教育對幼兒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幼兒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該從語言教育活動理論內容為切入點,對幼兒語言教育的有效性展開深入的研究,并在內容的設計上充分的依據幼兒的性格特點,選擇適合幼兒學習的語言活動內容和形式,以此來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宋婷婷.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有效性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
[2]喬亞軍.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有效性的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5,05:205.
[3]李沛.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有效性分析[J].時代教育,2016,14:256.
(作者單位:廣東省江門市培英實驗幼兒園)
【探究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有效性】相關文章:
• 論幼兒園課程的診斷與改進
• 幼兒園綜合課程的探索與研究
• 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教學策略探微
• 淺談幼兒園交互式教學的實施
• 民辦幼兒園薪酬問題診斷和對策
• 淺談幼兒園德育教育
• 幼兒園數學活動的現狀及思考
• 淺談幼兒園民間游戲的作用
• 整合資源開展幼兒園戶外活動
• 幼兒園音樂欣賞教學之我見
• 幼兒園常規性音樂活動
• 幼兒園科技活動模式的研究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