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幼兒園中加強人文關懷教育,就是注重對幼兒的人文精神的培養,順應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讓幼兒形成獨立自主性格,懷著善意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一切,用積極的態度認識自己和他人。本文主要論述在幼兒園中加強人文關懷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 幼兒園;人文關懷;教學
科學進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同時也造成目前的教育陷入到功利主義的教育中,這就與教育的初衷相違背。在幼兒園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要呵護幼兒的精神成長,對幼兒的心靈進行啟迪,讓學生在看待事物的時候都能夠充滿人文關懷。在進行幼兒園的人文關懷教育的時候,核心的價值理念就是關注生命質量,讓幼兒能夠正確看待證明,用積極樂觀的態度來看待周圍的一切。
一、加強教學過程交流環節
幼兒教師在開展人文關懷教育的時候,需要以了解兒童為前提,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積極和幼兒進行交流。幼兒不同于成人的思維,在對事物進行判斷的時候往往是憑借自己的喜好,對外界事物也比較敏感,因此教師就需要懷著一種善意和關懷來對待學生,對學生的行為和心理變化及時發現,對幼兒進行疏導,這樣幼兒也會積極來回應教師。教師在和幼兒進行溝通的時候,要善于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之下來對問題進行探究。此外,教師在對幼兒進行評價時也需要懷著一種欣賞的眼光,善于發現幼兒的閃光點,不要用標準來束縛幼兒,給幼兒精神經松綁,這樣幼兒的身心才能夠獲得真正的解放。
比如在上課的時候,教師讓學生以“冬天來了”為話題來進行說話活動,讓幼兒之間進行接龍談話,一些幼兒說了在冬天小動物冬眠的故事,一些幼兒說了在冬天滑雪的故事,一些幼兒說了在冬天堆雪人的故事,整個教室里面的氣氛十分活躍,但是教師此時發現一些幼兒表現的并不活躍,此時教師就需要在課下的時候和這些幼兒進行交流,在交流中發現一些幼兒并沒有見過雪,因此教師在下節課上課的時候就給學生播放有關下雪的視頻,這些幼兒在觀看的時候表現的都十分活躍,通過這個教學案例說明教師需要對幼兒的變化進行細致觀察,及時發現幼兒的情緒變化,然后對幼兒的消極情緒進行引導,讓幼兒能夠懷著一種健康向上的態度來進行學習。
二、構建人文精神教學氛圍
在對幼兒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時候,首先是讓幼兒處于一種不受拘束的環境中,這樣才能夠讓學生身心得到放松。幼兒在開展教學或者游戲的時候,整個環境也應該是輕松自由的。在教學環境營造的時候,要保證活動區域較為寬敞,并且陽光比較充足,戶外活動設施也比較充足。整個園區內環境應該注重和自然之間的融合,有沙地、水池以及各種植物,讓學生有機會深入到大自然的環境中,教師利用園區內的自然條件,設計一些富有創新性和挑戰性的活動,讓幼兒在活動參與中獲得語言和思維的發展。同時,教師要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教室的裝扮中,這樣就會促進和別的幼兒之間的交流,同時會使幼兒對班級產生一種歸屬感,幼兒就會感受到整個班級的友愛。
比如教師在六一兒童節的時候,讓整個班級的幼兒一起來對教室進行裝扮,一些幼兒負責繪畫,一些幼兒負責剪紙,一些幼兒負責來對教室的整個裝扮進行規劃,保證每個幼兒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其中,這樣幼兒就感受到了同學之間努力協作的溫暖,增進幼兒之間、幼兒和教師之間的感情。再比如在每個月在班級里面都安排一次生日聚會,給當月生日的兒童一起來慶祝生日,幼兒在歡樂的生日歌中就會對班級產生好感,在對待同伴和教師的時候都能夠懷著一種積極的態度。 再比如當春天到來的時候,教師就帶領整個班級的同學在校園里面種一顆小樹,然后每天都安排學生給小樹澆水,照顧小樹的成長,幼兒在看到自己親手栽下的小樹的時候,內心中善良的因素就會被激發出來,會友善對待小樹,在長久照顧小樹的過程中,學生也會形成堅持不懈的精神。
三、開展科學有效教學模式
對幼兒進行人文關懷的教育單純依靠教師講解是遠遠不夠的,而是需要讓幼兒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幼兒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整個班級的一員,而不僅僅是游離在課堂之外。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要依據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展特征,協助兒童,讓幼兒主動獲取知識。教學活動主要是以實踐類為主,發展幼兒自主探究能力,這樣幼兒更容易獲得喜悅和滿足。主要有兩種教學模式,一種是通過游戲來開展人文教育。幼兒對游戲的喜愛是有目共睹的,在游戲中幼兒更容易放松自己的心情,不會產生畏懼的情緒,幼兒的表現也會更加積極主動,此外游戲的設計也要以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為主,圍繞某個主題來進行開展,避免只是沉迷于游戲形式,而幼兒的進步卻受到限制。另一種方式就是進行探究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圍繞某個問題進行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解決中學生就會對合作學習、相互幫助加深理解。
比如教師為了讓學生讀“顏色”這個話題有所了解,了解七種主要的顏色,因此教師就讓學生分小組來進行“蘿卜蹲”的游戲,讓每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來作為蘿卜顏色,然后采用接龍的形式來對下一個人做出指令,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就不知不覺掌握了七種顏色的表達方式,整個游戲過程氣氛十分融洽,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感情。再比如教師讓學生以“我最喜歡的動畫片”為話題來開展探究性的活動,讓幼兒挑出自己最喜歡的動畫片,找出一些圖片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并且說出自己的為什么喜歡這部動畫片,動畫片對于幼兒來說十分熟悉,因此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都表現的十分積極主動,愿意拿出自己喜歡的動畫片和別的小朋友進行分享。
綜上所述,在人文關懷教育的引導之下讓幼兒的學習過程更加的愉快,善意對待他人,積極合作,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這才是目前幼兒園教學的主要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曉燕.文關懷理念下的幼兒園課程構建[D].內蒙古: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
[2]呂曉,楊曉萍.園長專業化知識基礎的構成與發展途徑[J].學前教育研究,2011.
[3]鮑亞.蒙臺梭利兒童觀和教育觀探析[J].山東英才學院學報,2012.
【幼兒園教育中人文關懷教學研究】相關文章:
• 幼兒園親子活動探討
• 在加拿大上幼兒園
• 幼兒園德育工作的各方滲透
• 提高幼兒園班級宣傳欄的有效性
• 幼兒園中的情感管理
• 淺談農村幼兒園可利用的環境資源
• 幼兒教育中批評的現狀與建議
• 幼兒園教育智慧管理策略分析
• 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思考
• 幼兒園考察記:從沖動到冷靜
• 有關幼兒園教職工配備調查
• 幼兒園應加強與社區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