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前幼兒園素質教育的兩個誤區 1、幼兒園素質教育=
音樂十美術+活動 部分老師認為,幼兒園沒有升學壓力,沒有分數評比,每天的活動以唱唱、跳跳、畫畫為主,我們不是一直在實施素質教育嗎?其實不然,這只是素質教育的一個層面罷了。素質教育不僅是“全面”的,而且還應是“發展”的。要做到“發展”,絕非是簡單增加科目就能完成的,它要求我們教育者要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習者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地、有見地地學習,并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我善學”、“我會學”。這是個艱巨的過程,也是值得我們幼兒教師深思的問題。
2、幼兒園素質教育目標就是迎合家長心理,創建“特色園”
21世紀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技之長,將來步入社會后有立足之地。部分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心理,把幼兒園辦成“
音樂特色園”、“美術特色園”,認為這樣既能體現素質教育理念,又可擴大生源,不是一舉兩得嗎?
誠然,我們并不反對在自然發展的過程中形成本園的特色。然而推行特色、迎合家長并不是素質教育的目的,更不是某園炫耀自己的標語。我們并不否認特色教育,只是強調應該如何看待特色教育。我們認為應該在滿足孩子多方面發展需要的基礎上談特色,而不應該將單項技能訓練的特色看成是全面發展的途徑。特色項目可以滲透在全面發展的教育中,而不是單項特色強化訓練。即便想通過某項特色教育讓孩子獲得一技之長,也應定位在兒童的興趣和發展可能性的基礎上,而不是讓所有的兒童定位在一種特色之上。對于幼兒園來說,素質教育的核心目標應是:從實際出發,幫助孩子在他們生命之初,播種下整個成長階段必備素質的種子,并且耐心、細心地呵護他們,期待著有朝一日,這些種子能開出絢麗多彩的人生之花。
二、實施幼兒園素質教育的著力點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總則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幼兒園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我們必須根據新的基礎教育理念來調整幼兒教育的價值取向。
1、養成――培養良好的習慣是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的首要問題。
有這樣一個例子: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記者問:“你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白發蒼蒼的學者回答:“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了什么?”學者回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朋友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之前要洗手,做錯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后要休息,要注意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可見,幼兒階段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階段,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陳鶴琴先生的長子談到這樣一件小事,很小的時候,父親讓他清早坐便盆,他站起來到處跑,父親就又把他拉回來讓他坐下,經過一段時間,清晨大便形成了習慣,使他一輩子受益。在幼兒園里也是這樣,我們培養孩子飯前洗手,玩完玩具后要自己收拾,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等,既能保證孩子們迅速適應愉快的集體生活,又有利于他們以后的發展,而若不及時培養,形成了不良習慣,糾正起來就很困難了,孩子和成人都受累。
2、啟智――智力的啟蒙是幼兒園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目前在這個問題上有很大誤區,不少人理解的所謂智力開發著眼于灌輸、識記一些知識。如許多家長對幼兒讀、寫、算方面發展有特殊的期望,有些家長對幼兒在藝術技能方面的發展有更高的要求,這種壓力使得某些幼兒園忽視了幼兒注意力、觀察力、思考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全面開發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素質教育的本質應在于,使受教育者多元化的潛在智能得以充分開掘和升華,高度重視幼兒的個別差異,“認真對待每個孩子的特質、興趣和目標,盡量大的可能幫助他們體會到自己的潛力。”(加德納)要高度重視來自幼兒實際的生活信息,重視幼兒智力,幫助他們有效地從事生活活動。
3、健心――培養幼兒健康、完善的人格是素質教育提出的核心要求。
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身體健康;二是心理健康。幼兒的身體健康以發育健全、具備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為主要特征:幼兒的心理健康以情緒愉快、適應集體生活為主要特征。健康教育是第一觀念的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既是幼兒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兒健康教育的終極目標。身體健康是幼兒身心健全的基礎,心理健康是幼兒身心健全的關鍵。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幼兒,也是一個“愉快”、“主動”、“大膽”、“充滿自信”、“樂于交往”、“不怕困難”的幼兒。幼兒健康教育與幼兒素質教育關系密切,幼兒素質教育為幼兒健康教育提供理論依據,從小培養幼兒健康、完善的人格對人的一生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三、素質教育對幼兒教師提出的要求
1、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字里行間都旗幟鮮明地倡導尊重幼兒、保障幼兒權利、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兒童觀,其中明確指出“以幼兒發為本的理念”,指出:“為幼兒一生發展打好基礎”,“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中獲得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等等。因此,幼兒教師要把這一理念融入各個領域,真正做到“以人為本”,“面向全體”、“因人施教”,用心發現每個孩子的智力潛力和特點,讓每個孩子都體驗到快樂與成功,讓每個孩子都富有個性地發展,為他們提供一條建立自我價值的有效途徑。
2、樹立終身教育的理念。
終身教育,終身學習,這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深刻而富有遠見卓識的觀點,從根本上影響了全世界的教育價值取向,大大深化了我們對教育、教育大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一一幼兒教育的認識。《綱要》明確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這是一個符合終身教育理念的定位,一個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定位,一個符合幼兒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定位。可以這樣說,素質教育理念與終身教育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們的教師要遵循素質教育的理念,保證每個幼兒在愉快、自信、有尊嚴的幼兒園生活中發展潛力,良性成長。只有這樣,幼兒園才能無愧于“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的名號。
【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所在】相關文章:
• 淺談如何做好幼兒園青年教師的管理工作
• 與幼兒園聊天有學問
• 幼兒園愛國教育之我見
• 高職高專學前教育英語課堂教學分析
• 進一步規范民辦幼兒園辦學行為
•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兒歌彈唱能力培養
• 幼兒園常規教育綜述
• 岷縣幼兒園幼兒性教育狀況調查報告
• 學前教育舞蹈專業基本功養成教育淺析
• 幼兒園管理策略探究
• 論幼兒園課程改革問題及發展趨勢
• 幼兒教師職業倦怠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