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了,上幼兒園了,“我家的寶寶能不能像在家里一樣得到無微不至的關照?”這也許是大部分入托孩子家長的擔憂。幼兒園門前經常可以見到家長提著各色的食物等著接孩子。雖然看不到,卻猜得到他們的晚餐餐桌上必是豐盛的大魚大肉,將孩子在幼兒園得不到的營養在家里補回來。家長的這種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日托的孩子在幼兒園只是進食三餐(點),雖然目前我國城鎮人民的生活早就超過溫飽的水平,但是幼兒園還未能配備相應水平的營養師,所以幼兒園的膳食搭配是有一定缺陷的。然而盲目地給孩子增加大魚大肉并非正確的做法,正確的做法是根據孩子在幼兒園的膳食情況,針對性地調整,使孩子一天的營養處于均衡的狀態,簡單的說就是吃不夠的補上去,吃多的,就不要再增加了。
從這份調查中我得出的結論是:
1.孩子們肉吃多了,而且每周都進食了動物肝臟。
2.孩子們奶類食品吃得很少。
3.水果吃得少。
廣州本地的傳統飲食是很少進食奶類食品的,比如早餐常常喝粥,而幼兒園的早餐基本就是粥類,間或是豆漿,反映到孩子的營養攝入量就是鈣供應量缺乏。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提升,反映到大眾的餐桌上就是動物性食物(肉類)明顯增加,從過年過節吃肉變成餐餐有肉,在過去肉食缺乏的年代,為了保障孩子們能攝入足夠的維生素A和D以及鐵質,要求幼兒園每周都能給孩子吃上豬肝,而現在已經沒有這個必要了。而且我發現幼兒園因為安全的考慮,很少給孩子吃魚,基本上都是豬牛肉和雞肉,這樣的話,孩子們可能會攝入了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因為幼兒口味和咀嚼能力的限制,加上本地蔬菜基本上都是熟食,如果不增加水果的話,攝入足夠的維生素C是有一定困難的。
我給家長的建議:
1.接孩子放學的時候,給他準備一盒牛奶,酸奶也可以。如果幼兒園不供應牛奶,最好早上或者睡前讓孩子喝一次奶。
2.不要讓孩子在家吃晚餐時攝入太多的肉類,專門給孩子留下一個大雞腿的做法更是不可取的,最好用豆制品替代肉類,如果一餐不吃肉都不能接受的話,可以選擇魚類。
3.要保證晚餐有一定的米面類作為主食,當然可以選擇玉米、薯類作為替代,但決不能用肉類替代。
4.給孩子準備一些新鮮的(并非昂貴的)水果作為零食。
【上幼兒園的孩子回家吃什么】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大班班級管理
• 還幼兒園美術活動的本來面目
• 淺談幼兒園戶外活動的實施
• 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 談現代幼兒園人力資源管理
• 整合社會資源 推動幼兒園發展
• 幼兒園混齡教育的實施
• 學前教育教學改革中技能大賽的作用
•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思考
• 淺談幼兒園趣味數學的滲透教育
• 如何讓幼兒園美術教育回歸生活
• 讓新生盡快愛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