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園長,在幼兒園這個瑣碎事務多、突發事件相對較多的工作環境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懈怠。俗話說,“業精于勤,荒于嬉”。園長應做到勤觀察、勤思考、勤實踐、勤積累。勤觀察就是對身邊的人和事善于捕捉和體察,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要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園長要善于在觀察中把握管理的契機,梳理管理的思路。勤思考就是對已完成的工作善于做“好與壞”、“對與錯”、“利與弊”的比較和自省,對準備進行的工作善于做周密的計劃、組織和安排,做每件事情都要有條不紊,揚長避短。勤實踐就是要求園長不要紙上談兵,犯官僚主義,要深入一線、深入實際,多體驗、多了解,用事實說話,用結論管理工作、管理人。勤積累就是經常把內部的、外部的、實際的、理論的一些好的工作經驗,以及有價值的材料、案例進行收集、累積,分類保存,做到勤學多思,博采眾長,學以致用。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幼教市場,作為一名幼兒園園長,要想使自己經營的幼兒園在同行業中獨樹一幟、創出品牌,在競爭中獲得發展,不僅要有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同時還要具備開拓創新的精神。怎樣轉變觀念,提高幼兒的教育呢?以下談談本人觀點。
首先,轉變管理觀念,創優質高效的幼兒教育
以往的管理方式多屬于事務型、制度型、經驗型。對管理者而言,抓管理就是幼兒園一件件具體、瑣碎、臨時的事務,抓具體目標、計劃的檢查,抓具體活動的效果;抓各種規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及督察等,教師喪失了自我思考、自我決策的能力,更無法創新;幼兒園的上層管理者始終扮演命令、指揮、督促、評判的角色,作為被管理的教師始終處于聽命、遵從、受督察的地位。傳統管理觀念、模式的癥結在于其重視的是事件、制度和經驗的作用。
忽略了最具有生命活力的人的特性、權利、潛能。
更新教育管理的觀念,就是要倡導在教育管理的實踐中,人是管理的主體,張揚“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特別要注重人的態度、行為、素質對教育工作質量的直接影響,在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營造并建立新型的開放互動、合作與分享、關愛與支持的人際關系。
1、教師是園所發展的主體力量
調動教師的主動積極性最重要的是管理者對被管理者的信任、尊重和寬容,這是有效管理的前提。相信他們有責任心、有能力做好本職工作,放手讓他們根據自己對教育目標和教育理念、教育原則的理解及對教育內容、教
育對象發展狀況、能力水平的把握,自主決策、實施教育計劃,這樣,才能真心為教師提供充分施展創造才能潛力的空間和條件,促使教師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獲得最大的成就感、愉悅感和滿足感,承認教師是園所發展的主體力量,意味著管理觀念中管理者角色地位的根本轉變。由“絕對權威、高高在上的主人”變為“管理就是服務”。
2、參與教學過程,實行多向互動管理
教養工作一直是幼兒園工作的中心工作。現代管理理念強調管理要實行動態管理以帶動教師行為方式的改變,管理者不能一味依靠行政指令發號施令、支配控制,而要把具體的教育過程決策權下放給教師,自己則深入實際的教育過程中與教師平等互動,把握園所的發展的大方向,實現有效管理。
教師能動性、創造潛能的發揮程度最終取決于教育管理者給予教師多大的空間、余地。現代管理提倡為教育實踐者創造自主開放、和諧、互動的更大空間,激勵他們大膽嘗試、支持他們大膽創新。為此,管理者要變靜態的管理為動態管理。在教育教學活動的設計中,管理者的角色是合作者、引導者,“合作在先,引導在后”;在教育教學活動的實施中,管理者的角色是參與者、支持者、服務者。
3、崇尚園所文化,打造團隊精神
我們所強調的園所文化,主要是在園所這一級組織中形成全體成員認同并自愿遵循的價值觀、信念系統、思想作風與規范、思維方式與行為準則。園所文化是園所生存的基礎,可以說是園所的靈魂。
園所文化無論是外在的園所形象、園風園貌、服務態度、園服園歌,還是內在的深層次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理想信念、目標追求等核心內容,均能在園所管理中發揮其靈魂、教育與約束、凝聚的作用。
幼兒教師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如果只是孤立的發揮作用,其效能是有限的,新型的教育管理思想提倡打造團隊精神,提倡團隊力量,更強調集體意識、集體榮譽對個人及團隊發展的重要作用。
其次,管理策略,為共同成長提供支持與服務
舊的管理注重制度管理,園長屬于“師傅型,指揮型”教師形成“我們是替園長干的”觀念。缺乏使命感和責任感,缺乏持續學習和成長的內部動機。因此,要探索新思路。
1、重視文化管理為共同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所謂文化管理,就是把組織管理的軟要素作為組織管理的中心環節的一種現代組織管理方式。
它要求剛柔并濟,軟硬結合。
文化管理對園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①重視人的價值;②造就一種團隊意識,并使之發揚光大③辦事開誠布公,愿意并主動分擔失誤和痛苦④謙虛謹慎,不斷學習創新⑤把自己當做是組織內充滿活力的服務員,能夠集中群眾智慧,能夠從長遠觀點看問題。
2、創造空間為教師發展提供支持服務
⑴在教育管理中實行“放權”,支持教師進行自我管理。讓教師來參與幼兒園規章制度的制定,計劃要由下而上形成。管理者還要促使教師們學會自己對工作負責,實行自我決策、自我監督、自我評價。
⑵幼兒園必須給教師較大的彈性空間,讓教師自主教學:①允許教師根據本班幼兒實際,自行研究、設計課程計劃②允許教師依據活動設計及幼兒學習活動的實際情況調整活動進程。③允許教師建立相對穩定又有彈性的活動日程④允許教師依據實際活動的需要進行環境的布置與更換⑤允許教師自行選擇和運用各種教學資源及教學評量工具。
做一名開拓創新的智能型園長發展是第一要務。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幼教市場,作為一名園長要不斷適應市場的動態變化,敢于嘗試,敢于求新求變,用求真務實的作風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本園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才能使幼兒園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在幼兒園整體規劃上,要敢于做大做強,以大帶小,以小撐大。在管理目標上,要年年有所突破和變化。在用人體制上,要不徇私情,敢于打破常規。對于文憑高、業務好、品行端的好教師要大膽引進使用;對于工作平庸、不思進取的員工要實行再教育、再培訓、轉崗、待崗等一系列警示措施,體現能者上、劣者汰的用人機制。在幼兒園的硬件及環境建設上,提倡花小錢辦大事,充分集思廣益,自力更生,使幼兒園的環境年年都有新變化。
總之,作為一名稱職的園長,要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不斷激勵自己,不但要勤學多思,勤奮務實,還要不斷探索幼兒園保教工作的新路子,不斷提高幼兒園的整體辦園水平。相信一名具有敬業態度、專業知識、創業精神的園長,一定能帶出一個團結向上的集體,帶出一個蒸蒸日上、高質量、高水平的一流幼兒園。
【新理念下幼兒園的管理藝術】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小班的繪本教學
• 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調查研究
• 淺談幼兒園環境建設的必要性
• 幼兒園階段兒童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 淺談幼兒園班主任工作
• 幼兒學前教育行為習慣研究
• 淺談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開展
• 幼兒園區域環境的探究與思考
• 幼兒園的白板的教育
• 幼兒園教師素養提高策略探究
• 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策略研究
• 幼兒園的東西不能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