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術理論與美術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對幼兒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在幼兒園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兒鑒別事物真善美的能力,讓幼兒在美術實踐的過程中對生活充滿希望和追求,對其今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良好的教育活動環境對培養幼兒的興趣具有引導作用,所以幼兒教師要研究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對幼兒身心發展的積極影響,為幼兒創設優良的美術教育環境。本文通過分析幼兒園美術教育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提出關于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環境創設的若干建議。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教育;環境創設;存在問題;建議
美術教學的主要目標也是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通過參與美術實踐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幼兒美術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讓幼兒更加投入美術學習,學會感受美術的魅力。通過美術教育培育幼兒形成良好品德、形成高尚的情操。幼兒園教師應該及時調整傳統的美術教學思路,不應該把美術課看成是完成任務,應該積極美術教育環境,讓幼兒在美術環境和美術活動實踐中感受美和發現美。文章就當前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探討如何在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進行環境創設。
一、當前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環境創設存在的問題
(一)美術教育環境創設缺乏趣味性
幼兒的認識世界的方式是充滿童真的,感受世界的方式是豐富多彩的,單一刻板的美術教學環境對幼兒智力的開發和興趣的培養產生了不利的影響。例如,現在我國很多幼兒園的墻畫上幾乎都是拼音字母、識字海報等,這樣的教學環境難以提高幼兒參與學習實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尤其在幼兒美術教育中,良好的教學環境是提高幼兒美術情感體驗的重要途徑,但是很多幼兒教師在美術教育環境創設的時候刻板而缺乏趣味性,導致幼兒的求知欲難以得到激發,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育。
(二)美術教育環境的創設缺乏針對性
在我國幼兒教育中,每個班級幼兒的人數較多,教師往往統一制定教育教學實施方案,與新教育背景下“因材施教”的理念格格不入,教師對幼兒的性格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分析,秉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在滿足大都是幼兒美術教學需要的基礎上,也要兼顧少數幼兒的發展需求。
(三)美術教育環境的創設缺乏互動性
很多幼兒教師在進行美術教育環境創設的時候,過于注重環境的美化,忽視了環境創設的教育性作用,將自我的思想與審美觀念置于幼兒的學習環境當中,導致幼兒的積極性難以被調動,幼兒的話語權和參與權被剝奪,不僅導致了環境資源的浪費,還會對幼兒的健康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四)脫離了幼兒的認識能力和范圍
很多幼兒美術教師為了展示自己美術的技巧和能力,在美術教學中采用一些專業性的術語,展示與幼兒認識嚴重不符的繪畫技巧。嚴重背離了幼兒的發展軌跡和發展方向。幼兒在這種教學環境中經常會一頭霧水,不知教學的重點和目標,導致幼兒將美術視為一種高深、玄妙的教學實踐,嚴重損害了幼兒參與美術欣賞實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二、關于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環境創設的若干建議
(一)明確美術教育活動環境創設的目標
傳統幼兒園美術教育環境創設,只是將幼兒的美術作品進行陳列和張貼,以及簡單美術物品的擺放,不具備明確的美術教育環境創設目標。所以幼兒園在美術環境創設的時候應該克服傳統美術教育環境的局限性,最大程度的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為幼兒提供想象和藝術創造的空間。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幼兒的美工作品點綴教室環境,并且在幼兒美工作品創設的時候要盡量聽取幼兒的想法,與幼兒展開積極的溝通和互動,鼓勵幼兒將自己想法在美術作品中表達出來,讓幼兒真實的感受到美術的意義和價值。同時,幼兒美術教育環境的創設要始終將幼兒道德情操和審美能力的培養作為創設的目標,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二)更新美術教育活動的形式
現階段我國幼兒園美術活動的形式基本都是大同小異,展開美術教育基本都是讓幼兒在美術課堂中快速的完成一幅美術繪畫,這種陳舊的美術教育方式,極度的抑制了幼兒發散性思維的形成,以及創新性能力的培養。所以幼兒園美術教育要打破這種陳舊的美術活動形式,更新美術教育活動的形式,豐富美術教育活動的內容,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中尋找美的體驗。例如,教師豐富美術活動的形式,可以組織帶領幼兒去動物園觀賞動物,去大自然感受自然風景的奇妙等,讓幼兒在觀賞中進行美術創作。再如,在美術教育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喜歡的玩具或者物價帶到課堂中來,將自己喜歡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繪畫作品當中,可以讓幼兒保持最高的美術活動積極性。
(三)適時變換美術教育活動的環境
幼兒的普遍的性格特征就是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并且對同一事物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所以教師應該在美術教學中對環境定期進行適當的改變,例如,教師美術作品展覽區域內的作品要不時更新,值得注意的是展區內的作品應該是幼兒的繪畫作品,這樣能夠激發幼兒“主人翁”的意識,積極展開美術作品實踐,讓自己的作品掛在展區。同時教師要引導幼兒對自己以及其他小朋友的作品進行點評,培養學生對事物保持持久熱度的品質。同時,幼兒美術教師應該不斷的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實踐組織能力,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專業教學水平和素質。幼兒園也要加強美術教師隊伍的建設,形成符合幼兒成長和發展的美術課程教學體系,保證美術教師具有專業的藝術創造力和藝術修養,高效的展開幼兒美術教學實踐。
(四)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秉持“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幼兒園的每一位幼兒在性格特點和智力發育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統一施教的方式,針對不同的幼兒展開不同的教育手段,最終促進每一位幼兒的發展。例如,一節美術課的教學內容是學習用水粉繪畫企鵝,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企鵝的圖片,介紹企鵝生存的環境、氣候,了解其特征,引導幼兒觀察企鵝的身體結構。對于平時性格比較內向的幼兒,教師應該積極鼓勵這些幼兒,看著圖片說出企鵝的身體顏色;對于平時比較活潑好動的幼兒教師可以讓他們,用肢體表演企鵝的姿態等,保證每一位幼兒的都能得到實踐鍛煉的機會,最后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心目中的企鵝。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術教育實踐中要注重培養幼兒的美術興趣,遵循幼兒的年齡特征,盡量減少美術理論的灌輸。
(五)提高幼兒教師的素養及創新能力
美術的審美本質決定了它對人們有著美化人的心靈、美化生活的意義與作用,培養人的審美能力以及陶冶人的性情,美術具有調節精神與情緒的節奏,豐富學習內容能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但是美術的作用都需要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才能有效的發揮出來,所以,在幼兒美術教育中,教師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素養和創新能力,對幼兒而產生啟發性的作用。例如,有的教師在美術課堂中,引導學生將繪畫內容涂成大紅大紫,遏制了幼兒主觀能動思維的形成,教師要打破常?,更新自己創新意識,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保提高自己的專業的藝術創造力和藝術修養,對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環境進行創新和改進,保證幼兒美術教育教學的有效性。
(六)美術作品展示的多元化
幼兒美術繪畫作品應該以多種形式和多種角度進行展示,為幼兒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并且讓幼兒在自己的作品中收獲自信。例如,美術教師針對幼兒園大班的幼兒,布置“我要上小學”的繪畫任務,要幼兒畫出自己理解中的小學生,有的幼兒畫的小學生穿著標志性的校服,有的幼兒將小學生的紅領巾畫的格外鮮艷,然后教師將幼兒們的作品裝飾一番并掛在展區,激發幼兒更加濃郁的創作欲望和興趣。再如,根據季節的變化,教師引導幼兒畫出處于這個季節具有代表性的內容,對展區內的繪畫作品進行定期輪換,讓每一位幼兒的作品都有機會展示出來,幫助幼兒得到更好的美術自信和感受。
三、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美術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兒鑒別事物真善美的能力,讓幼兒在美術實踐的過程中對生活充滿希望和追求,對其今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基礎。良好的教育活動環境對培養幼兒的興趣具有引導作用,教師應該明確美術教育活動環境創設的目標,更新美術教育活動的形式,適時變換美術教育活動的環境,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秉持“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提高幼兒教師的素養及創新能力;實現美術作品展示的多元化,讓幼兒在美術環境和美術活動實踐中感受美和發現美。
【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美術教育】相關文章:
• 談幼兒園環境創設
• 淺談農村幼兒園環境創設
• 淺談幼兒園環境教育
• 對2~3歲幼兒進行科學教育初探
• 發揮民間藝術教育環境的作用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
• 幼兒園環境創設
• 淺談幼兒園大班活動室環境創設
• 幼兒園主題環境創設探討
• 利用農村自然優勢 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
• 幼兒園區域活動環境創設與指導
• 關于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思考
• 幼兒園活動室環境藝術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