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幼兒園;環境;創設;主體性;整合 【中圖分類號】 G61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9―0035―01
一、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性,做到“以幼兒為本”
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幼兒本身發展。這種建立在幼兒自主思想和意識基礎上的幼兒園環境,更加有利于培養幼兒的探索能力,促使幼兒與周圍環境材料的互動,進而培養幼兒的動手興趣與堅強的意識。
比如,幼兒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所體現的特點是不同的。三歲幼兒的優勢是模仿,他們的模仿能力非常強,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剛剛步入幼兒園,會表現出焦慮和不安,而此時如果有一位小朋友有這樣的表現,則很容易形成連鎖反應;四歲的幼兒明顯比三歲的幼兒活潑、好動,很多時候不需要家長的陪伴,他們也會玩得很開心,在做游戲的時候,能夠尊重游戲規則;五歲的幼兒樂于觀察,喜歡問問題,樂于動手嘗試和探索。在環境創設的時候,教師必須要考慮到這些特點。如在小班區域中可以放置一些幼兒喜歡的玩具,通過這些玩具吸引幼兒的注意,利用他們對玩具的依賴,使其獲得一種安全感,進而減少他們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和抵觸。而中班幼兒對游戲規則已經可以掌握得很好,此時就應該讓幼兒掌握游戲規則,組織幼兒開展游戲。
二、利用先進的教學理念,豐富環境創設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教師還應該善于發現和總結經驗,有意識、有目的地制定區角活動并及時投放與主題相關的材料。還要全面熟悉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并對幼兒園教育五大領域進行有機整合。
另外,還要激發自己的興趣,自己首先要喜歡進行班級環境的創設,喜歡與幼兒一同研究和探討,要對環境創設的內容進行思考。只要教師有心, 就能夠發現幼兒與班級環境創設的關系,并帶領幼兒一同進行環境創設。
比如:以大班幼兒為例,教師可根據其年齡特點與興趣、愛好,為他們創設“陽光飯店”區角,在創設過程匯總中,教師可帶領幼兒一同制定并研究區域玩法,或利用各種瑣碎的紙條制作各種菜,每一樣菜品的名稱由幼兒自己命名,并配上價格。這些前期工作需要教師和幼兒一起完成,在創設完成后,則需要幼?河胗錐?、幼兒與環境互動,并讓幼兒能夠在互動中獲得發展。又如:對于“創意坊”的設計,也是大班幼兒非常喜歡的,因此教師要將材料放置在位置低矮的地方,這樣便于幼兒隨時操作。而幼兒完成的創意作品要能夠在顯眼的地方擺放,供大家欣賞。
三、充分利用班級環境,加強表征性內容的展示
表征就是指接觸信息或者接納的知識在幼兒心理活動中的表現以及記錄方式,這是一種個體對客觀事物刺激反映后所形成的一種心理活動外顯方式。
教師要認識到幼兒園班級環境的教育性不僅僅蘊含于環境之中,更重要的是蘊含于環境創設的過程之中。因此,教師應重視班級環境創設的過程,注重幼兒的體驗過程,讓幼兒感受到自己有能力進行環境的創設,并在此過程中與環境進行積極互動,獲得發展。同時幼兒在參與創設環境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幼兒說說心里話,例如你想怎樣設計?想做什么?等等。多聽聽幼兒的心聲,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并及時做好記錄,然后形成一種表征性內容的展示,并將此內容可以作為一種資料給家長展示,讓家長更直接地了解幼兒園活動的目的、過程以及活動效果等,便于更好地進行家園溝通。
例如:在開展主題活動“中秋魚兒圓”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豐富多彩的活動,教師帶領幼兒一同制作月餅,讓幼兒親身體驗制作月餅的快樂,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而且也感染了幼兒,讓他們能夠充分體驗其中的快樂。在進行環境展現的時候,教師將這個過程錄制下來并將視頻發給家長,這樣家長對幼兒的表現以及環境創設的情況也會有全面的了解,并愿意積極配合幼兒園的教學活動。
四、積極進行資源整合,帶動家長一起參與環境創設
教師應該帶領家長積極參與到幼兒園環境的創設中。例如,可請家長配合保留一些廢舊材料,比如舊報紙、紙盒以及塑料瓶等。在低碳環保的背景下,利用這些材料不僅能夠培養幼兒的節約精神,而且還能夠有效利用資源,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性。總之,家長的配合非常重要,教師必須要積極爭取家長的配合,共同為幼兒園環境創設服務。編輯:王金梅
【關于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思考】相關文章:
• 幼兒園墻面環境創設探究
• 關于幼兒園進餐環境創設的思考
• 創設適宜環境 提高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
• 幼兒園識字環境創設中的“四性”
• 特殊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探討
• 鄉鎮幼兒園環境創設的策略
• 淺談幼兒園環境創設的重要性
• 石家莊市學前兒童家園英語學習環境現狀調查
• 發揮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教育價值
• 幼兒園環境創設Show
• 幼兒園環境創設與幼兒環保教育
• 如何提供半成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