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區域游戲是當前幼兒學習的重要途徑,能讓幼兒充分體驗和探索,發揮幼兒自主性和主體性,也是對幼兒進行個別化教育的最佳手段。因此,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日常教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
我們幼兒園在區域活動的創設中始終根據幼兒的認知、情感、動作、語言、社會性等發展需要,站在幼兒角度,從孩子的心理出發,為幼兒創設了角色區、益智區、美工區、科學區、閱讀區和建筑區等不同形式的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動手、動腦并且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活動的場所和施展才能的機會。
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如何開展區域活動呢?我從這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
一、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生活經驗
積累生活經驗是游戲開展的基礎。不管哪個年齡,只要幼兒的生活內容越豐富、知識經驗越多,他們的游戲內容就會越充實、新穎,越具有創造性。中班幼兒欠缺的就是生活經驗,為此,老師除了要在平時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外,還要經常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的生活環境。如:利用晨間談話時間,和幼兒一起回憶:在家里,爸爸媽媽都做些什么事情?你星期天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看到了什么好玩的東西?同時要積極贏得家長的支持,讓家長帶孩子去超市、菜場、車站,引導孩子觀察各行各業的勞動內容,等等。只有我們充實了幼兒生活,使他們獲得較豐富的感性認識后,幼兒才能較順利地開展游戲。
二、創設良好的區域環境
我們的區域設置由教師與幼兒共同商量確定,采用固定與靈活設置相結合的方式,創設豐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選擇自由度的區角,讓每個幼兒有機會自由選擇,用自身的方式進行學習。具體設置了以下區域:
科學區:連連看,對對碰等;用各種卡紙做成各種平面物體進行裝飾,然后把每張卡片剪成2―4份讓幼兒進行拼貼等;提供樹葉變色、物體沉浮、用品彈性、放大鏡等表演區:用樹葉、包裝帶、袋子等做成各種服飾進行表演;
美工區:用各種即時貼裝飾廢舊的碟片、用種子粘成各種物品、用火柴棒粘成各種物體形狀、制作小陀螺等;
動手區:里面提供豆莢、花生、橘子等物體讓幼兒剝;
閱讀區:里面有各種各樣的圖書,還有小朋友自己做的各種各樣的書等。
三、區域游戲活動中的指導
教師的現場指導在幼兒游戲開展中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它決定幼兒游戲的開展,教師始終要清楚自己應處的位置,不應該是知識的輸出教育者,而應是提供舞臺、指出方向與關鍵時刻給予指導的老師,應扮演好觀察者與指導者的角色。
1.先觀察,再指導。
觀察是了解孩子的重要途徑,它可以幫助教師準確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了解其發展的特點與需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從客觀實際出發,強化教育指導的效果,最大限度地發揮幼兒的游戲。避免教師因不了解游戲情景而產生不合適的干擾幼兒游戲的指導行為。
2.把握時機,適時介入指導。
如果教師發現了幼兒游戲的問題,則需要介入游戲,找好最佳時機。通常在以下情況下介入:
。1)當孩子遇到困難玩不下去的時候。
如:田田為“娃娃家”人數已足不能進入娃娃家游戲而苦惱,又不想去其他游戲區玩的時候,教師可引導他:“你想一想怎樣才能進去?”當他想出“當一名客人”的時候,孩子終于以一名客人的身份進入娃娃家去玩了。
。2)當游戲無法深入時。
一次,當老師看到娃娃家的孩子無所事事,很無聊的樣子,老師立即以“客人”的身份進入娃娃家,原來孩子們覺得每天都是做飯,抱娃娃,收拾房間,太無聊了,于是老師說:今天小舞臺有一場非常精彩的表演,孩子們就忙著抱好娃娃去車站坐車到劇院看表演了,看完表演后,到超市里買食品與零食,參觀建筑角的建筑,等等,游戲內容又豐富起來。
老師適當指導,不僅深入了游戲的開展,而且讓他們走出家門,加強了與其他游戲區域的聯系。
(3)當孩子操作發生困難時。
如:活動室美工區里,有各種顏色的手工紙,小明拿起一張正方形的紙問:“小紅,我爸爸問我正方形四個角剪去一個角還有幾個角。我知道有幾個角,你知道嗎?”她想了想說:“還有四個角!睒窐饭笮φf:“不對,有三個角!彼绷,大聲說:“四個就是四個。”當我聽到孩子的爭執聲,走過去對她們說:“動手剪一下,不就知道了嗎!睒窐废葎邮衷谡叫渭埳霞粝乱粋角,變成了三個角,陳悅也剪了一個角,剩下四個角,剪完后她們笑了,原來她們說得都對,我請她們再試一試,能不能找出新答案。過了一會兒,她倆告訴我還可以把它剪成五個角。通過觀察幼兒的活動,及時引導她們親自動手操作,反復實踐,就能使她們在實踐過程中,獲取知識和技能,并從中得到成功的快樂!孩子在做一件事時,往往會遇到一些困難,這時給他們一些幫助,他們不但印象深刻,而且會感受到老師的濃濃關愛,還有可能對他們的一生都產生影響。
3.指導最基本的方法以鼓勵、肯定為主。
有時為了調動幼兒積極性,不管是否成功,都要給予積極鼓勵,幼兒之間存在差異,5歲的孩子最喜歡的活動是游戲。在同小朋友一起游戲的過程中,他們的知識、想象力和各種社會能力都能得到較充分發展。這種在伙伴幫助下的自主活動能力使他認識到自我的存在。只要幼兒是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不管結果如何,都要給予表揚與鼓勵。否則能力弱的孩子總是失敗,會使其產生畏懼情緒和自卑感,最后導致對整個游戲失去興趣。對于這樣的孩子,老師一方面對其進行個別指導,幫助其掌握一定的技能,有進步就進行表揚,使其對自己的表現有信心,另一方面可請能力強的孩子與其共同游戲,共同體驗游戲的成功。
四、活動后的總結評價
總結評價是開展區域活動的結束環節,這一環節的目的在于引導幼兒自發自愿地進行交流、討論,積極表達情感、共享快樂、共解難題提升經驗。提供充分表現、交流、學習的機會,同時激發再次活動的欲望。評價結果也往往影響幼兒以后活動的情況,評價對幼兒進一步發展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因此,教師評價要注意重視幼兒創造性的發展。
1.幼兒的自主評價。
教師鼓勵幼兒把自己在游戲中的所見所聞、感受體驗表達出來,與同伴交流分享,這不僅能增強幼兒對游戲的興趣,而且能使幼兒間有更多交流機會,教師以鼓勵性言語引導幼兒,如:你搭建的樓房可真高,可以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搭建經驗嗎?你游戲玩得很開心,把你游戲中最快樂、最有趣的事情講給大家聽好嗎?這樣既能增強幼兒自信心,又能激起幼兒想說的愿望,以便更好地向幼兒介紹或展示各種成功經驗。
2.教師的全面評價。
教師要抓住幼兒的閃光點(創新)進行重點講評,加以鼓勵,或指出幼兒在創新方面應努力的方向;也可就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或困難大家提出討論,讓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一起交流討論并能商量解決問題,等等。交流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對中班幼兒則重點圍繞創造性、再探索的愿望、自信心、合作交流等方面。
總之,教師在組織交流討論時,應注意減少功利性,不要太在乎幼兒的認知、技能提高了多少,而應注重區域活動的過程。
區域活動是幼兒最快樂的活動,對于如何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如何更好地為幼兒的主動發展服務,如何解決幼兒玩游戲時發生的矛盾,等等,我還會不斷進行研究。
【如何開展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相關文章:
• 關于幼兒園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思考
• 淺談幼兒園戶外游戲活動的創新
• 關于幼兒園男教師的角色定位研究
• 幼兒園運動區活動存在問題及對策
• 如何做好幼兒園班主任工作
• 談幼兒園班級管理策略
• 讓幼兒園老師愛上你的孩子
• 幼兒園開展親子活動的初探
• 幼兒園互動分享閱讀教學方式初探
• 幼兒園游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 幼兒園膳食工作精細化管理路徑
• 幼兒園節日文化活動的實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