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典的中華傳統故事,傳承千年的行為道德標準,究竟該如何與互聯網時代的現代幼兒教育相互融合?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教育的有機融合,使創新之花在幼兒園綻放。 關鍵詞:幼兒教育; 創新之花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2)08-113-001
一、創新火花——在環境活動中碰撞
1.構建和諧的人文校園環境,喚醒幼兒的創新意識
學校擁有了濃郁的人文環境氣息,那么幼兒園就能夠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通過最有力量的文化去影響和熏陶教師和學生,最終使之內化為師生的實踐內驅力,從而使師生的思想得到提升,情操得到陶冶,心靈得到升華。
設置科技活動長廊:播撒創新種子的傳統故事《曹沖稱象》《司馬光砸缸》,可在公共長廊的墻上以圖文的形式展示;在走廊過道設置親子閱讀屋,提供有關科技創新的書籍,喚醒創新意識;走廊空間布置親子科技小制作、幼兒科學幻想畫,培養創新精神。科技活動長廊喚醒了幼兒的創新意識,讓孩子們奇思妙想滾滾來,打破常規看世界,科學幻想畫未來。
2.創設個性的班級活動環境,萌發幼兒的創新欲望
營造寬松的活動環境,是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基礎。各班可創設科學探索角和自然觀察區,根據季節變化、主題目標、幼兒興趣,提供適時、有趣、感性的材料。如磁鐵、吸管、沙子、電珠等,讓幼兒在做做玩玩中嘗試接通電源、火箭飛上天、發現淀粉、摩擦起電,從而發現有關科學現象,體驗探索的樂趣,獲得初淺的科學知識,拓展活動的空間,使玩中學、想中學、問中學、做中學的模式落實到實處。個性化的班級活動環境讓幼兒體驗快樂,“創新之花”在孩子心中綻放。
二、創新潛能——在教學活動中激發
如果說“活”是教育的靈魂,那么“動”就是教育的中心。教師和幼兒都是活生生的人,沒有“動”,就不能有體驗、有感悟、有發展和提升,所以“教”和“學”都應該在“活動”之中,最終才能達到“求進步”的目標。
1.誘發興趣,喚醒幼兒的創新智慧
古今中外科學家、發明家的偉大成果,無一不是由于對研究的對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取得的。因此,活動時要注意誘發幼兒的興趣,用興趣的磁鐵吸引幼兒去思考,去探索,去創新。
幼兒的活動過程是教師了解幼兒的主要途徑。教師觀察幼兒對哪些事物感興趣,遇到了什么問題和困難等,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創設情境來支持和引導幼兒開展活動。
2.巧妙設疑,開拓幼兒的創新思維
教學活動是喚醒幼兒創新智慧的重要途徑。在活動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孩子們想說、愿說、敢說、會說的積極性,留給孩子自己思考的機會,從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的習慣。如在給孩子講故事時,采用邊講述邊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去大膽地設想故事情節及內容,利用巧妙的提問發揮幼兒的想象力。還可以從多角度提問,如對一物體,可以從其形狀、顏色、用途等多方位提問,為幼兒思維的廣闊性提供更多的發散點,培養幼兒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老師還要設計引發多角度回答的提問、喚起想象的提問、雙向的提問。鼓勵幼兒大膽質疑,作出適應其心理水平的回答,并引導其產生新的疑問,提出新的問題,使他們在質疑、釋疑,又質疑中建立一個自主的、獨立的、敢于創新的思維方式,給幼兒以思維的自由,想象的自由,表達的自由。
三、創新表現——在科技活動中演繹
幼兒天生具有好奇心,表現為對周圍環境的注視、觀察、操作、提問等。因此,創新活動是幼兒學科學、進行科技活動的必要條件,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前提。
1.開展活動,激發幼兒的創新熱情
聽一個科學家的故事——播種創新的種子。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以班級為單位開展了講一個科學家故事的活動:小班幼兒聽故事,中班孩子和老師、家長一起講故事,大班小朋友自己講,還給父母朋友講故事。可組織圖書漂流:鼓勵孩子們將家中有關科學家的故事叢書帶到幼兒園,與大家一起分享。
問一個科學的問題——喚醒創新的意識。在幼兒的生活中會有很多的疑問,他們會提出很多的問題。“大海為什么是藍色的?”“狗為什么要伸舌頭”“白天星星哪去了”……幼兒急切地想知道世界為什么是這樣,生活中為什么有這些現象。建議將孩子的問題制作成墻面背景,讓幼兒一起來回答,并將答案張貼在問題下面,使孩子真正成為科學探索的主人。
做一個有趣的實驗——鼓勵創新的嘗試。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讓幼兒在操作小實驗的過程中,獲得探索成功的喜悅,鼓勵創新的嘗試,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的科學創新興趣。例如:“蠟燭為什么會滅”“小燈泡亮了”“沉與浮”等有趣的實驗,通過這些小實驗,使幼兒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直接接觸、探索自然的奧秘。
做一件科技小制作——進行創新的實踐。幼兒的認識和能力都是在操作和活動過程中建構的,通過動手操作可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有利于幼兒進行自主的探索學習,根據各年齡段可組織“未來房子”“未來汽車”“小發明展覽會”等科技制作活動。
畫一幅科學幻想畫——大膽創新的幻想。孩子的想象力是不可思議的。未來世界對于孩子們來說,既新奇又陌生。在他們眼中、思維中都是一幅幅五彩繽紛的幻想畫。如何讓孩子們畫出了一幅幅自己心中所想生動有趣的科幻畫?俗話說:只有想不出的,沒有畫不出的畫。地球能量釋放儀、高樓清潔機、魚鰓帽……一幅幅的作品,讓孩子們已有的一些事物經過思維,構成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新的事物形象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創新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2. 家園合力,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家庭是幼兒創新教育中重要的資源,是促進幼兒發展的合作者。我們通過家訪、網站、網絡聯系、園報、家長學校等形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通過啟迪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在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認識上達成共識。
人文與科技融合的教育理念,無論是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是一個學校的發展而言,都是非常必要的,不僅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發展,也有利于人類社會與環境的和諧及可持續發展。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教育有機融合的實現,學前教育可嘗試使創新之花在幼兒園綻放。
【讓創新之花在幼兒園綻放】相關文章:
• 幼兒園園長領導風格研究
• 幼兒園教師團隊建設策略
• 幼兒園“快樂教學”初探
• 幼兒園“點名”環節的創新實踐研究
• 幼兒園,藝術教育進行時
• STEAM教育理念“入戶”幼兒園
• 園本研修幼兒教師文化研究
• 幼兒園整合課程對教師的挑戰
• 淺談開展幼兒園禮儀教育的措施
• 《勞動合同法》與幼兒園人力資源管理
• “幼兒園像我家”
• 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教師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