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看似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卻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習慣的養成從這里開始,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從這里起步,良好的性格特質在這里醞釀。“三歲看老”這句古語深刻點出了幼年時期的教育對于人生的影響。作為一名幼教教師,責任重大,教師的言行舉止時刻影響著年幼的孩子,即使只是游戲中教師的一句呵護或者一句斥責都可能改變孩子未來成長的道路。鑒于此,幼教教師要有一顆溫暖包容的心,用“孩子般的心靈”去體會孩子的世界,給予孩子關愛和呵護。那么,作為一名幼教教師如何實現“孩子般心靈”的效果呢?我認為,這不僅要求幼教教師要有專業知識,要有較高的業務素養,更要求幼教教師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愛崗敬業的精神,要事無巨細地關注每一位孩子的成長。下面我就教師的心靈教育作如下淺顯闡述。
愛心是幼教教師心靈教育的內核。對孩子而言,教師好不好可能有很多評價標準,但是是否具有愛心總是排在第一位。愛是一種強大的教育力量,每個幼兒都希望得到教師的愛心,這不僅僅是他們的心理需要,也是他們的成長需要。曾經有個調皮的孩子,面對教師的數次教導,反而變本加厲地犯錯誤,故意欺負小朋友,睡覺時大聲歌唱。面對這樣的孩子如何能讓他回歸正軌呢?在一次午睡時,我陪著他小聲聊天,最后當他困的時候對他說:“困了就睡吧,老師陪著你,老師愛你。”小家伙一會兒就睡著了,下午媽媽接他的時候,他特別得意地和媽媽說:“老師是愛我的。”之后,他也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并且不再像以前那樣難以管教了。從這個案例,我意識到愛心對小朋友是多么的重要,他們是多么渴望別人的關心,尤其是幼兒園老師的關注和疼愛。作為教師,要學會體會到幼兒對愛的需要,要善于利用愛心在教育中的作用。這種愛是沒有任何雜質的,不帶有選擇性的,廣泛的、溫暖的愛心。對于喜歡的孩子要有愛心,對于淘氣的孩子要有愛心,對于反應遲鈍的孩子更要有愛心。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愛心要一視同仁,絕對不能受到孩子家庭的影響。如果教師的愛心因人而異,幼小的孩子是敏感的,他們會察覺到,那么他們就會對教師的公信力產生質疑,進而影響孩子對事物的判斷和信任。
童心是幼教教師心靈教育的外在形式。幼教教師擁有了愛心,還應該有能讓幼兒感受到關切的童心。作為成年人,如何能獲得孩子的信任和孩子的期望呢?最好的方式就是擁有一顆童心,這是幼教教師通往每一個孩子心靈世界的橋梁。有的幼教教師由于教齡較長往往失去了童心,只是疲于應付每天的工作,那么他們是不會得到孩子的信任的,因此也就無法完成教育目標。因為一個失去童心的幼教教師無法了解孩子的內心,無法和幼兒很好地溝通和合作。曾經有教師將自己比作孩子的“忘年交”,這個比喻很恰當。成功的幼教教師應能夠隨時和幼兒打成一片,和他們玩他們感興趣的游戲,帶領他們一起參與各種活動,和他們一起說悄悄話,和他們一起快樂、悲傷。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幼教教師擁有童心不是只看她是否和孩子們一起玩耍,更重要的是在游戲過程中是否能站在幼兒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思考問題。有的教師會強迫自己和孩子打成一片,但是會在內心抱怨:“這有什么好玩的。真沒勁!”甚至有的教師還挖苦孩子:“別玩這個了,多白癡啊……”這樣的幼教教師肯定不是成功的幼教教師,他們只是知道幼教教師該做什么事情,怎么完成這個職業,但是沒有投入感情,沒有真正意識到這個職業的使命感。比如小班的孩子還不太會吃飯,教師應該用自己的童心換位思考去鼓勵孩子,去和孩子一起學習吃飯。
尊重幼兒之心是幼教教師心靈教育的出發點。將尊重幼兒之心放在最后闡釋,只是想強調尊重二字的不易。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尊嚴,現在的孩子更加敏感,更加容易體會到尊重和愛心是否真誠。年齡尚小的幼兒更需要尊重,但是生活中幼兒很容易被人忽視,尤其是他們正常的需求被忽略時,內心會產生焦慮和失望,進而反抗別人的照顧。作為幼教教師尊重幼兒體現在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尊重幼兒的心理特征和尊重幼兒的特殊需求。比如,小班的幼兒還沒有足夠的自我意識把控小便,經常會出現小便失控的現象。研究證明,每次幼兒小便失控時內心會有些沮喪和失望,此時如果大聲訓斥只會加劇他們內心的恐懼,這種不尊重的感覺持續時間長的話,有可能會成為幼兒一生的陰影。所以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立刻給孩子換上干凈的褲子,給予孩子關心和引導,不要直接訓斥孩子。當家長接孩子時,不要直接當著孩子的面告訴家長孩子尿褲子了。有的老師習慣在家長接孩子時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教育問題,這個可以,但是如果是涉及孩子缺點的問題,最好避開孩子,并且用委婉的話語點出,不能過于直接,這樣不僅可以讓家長接受,更重要的是維護了孩子幼小的心靈。
總之,與孩子交往處處都要注意,任何一點疏忽可能都會影響孩子心靈的健康成長。作為幼教教師,我們應愛護、維護孩子的自尊,用真誠去打動每一個孩子。要做一個成功的幼教工作者,不能僅僅照顧孩子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心靈引導孩子心靈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我們帶著愛心、童心和真誠去成為孩子的朋友,成為孩子成長的伴侶,讓每個孩子都獲得最大的快樂和進步。
(責編 張晶晶)
【淺談幼兒園教師的心靈教育】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人性化管理策略
• 四葉草之家幼兒園
• 淺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創設
• 很抱歉,此文章已刪除
• 貝貝在幼兒園的午睡
• 學前教育專業技能與特色文化的融合
• 談幼兒園區域游戲環境的創設
• 幼兒園性別認知教育
• 幼兒園游戲材料本土化探索
•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意向調研
• 幼兒園區域環境的探究與思考
• 幼兒園紙藝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