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教育是指在學習、生活、勞動等教育中良好習慣的形成與定型,從小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能更好地為幼兒全面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
幼兒期是一個人身心發展最迅速的時期,也是人生智力發展最快的時期。這一時期,是人生教育的啟蒙階段,也是人生教育的基礎。人的一生中的許多習慣都是從幼兒時期形成的。
開展幼兒養成教育應以幼兒衛生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禮貌、交往行為、安全保護為核心內容,以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為重點;使幼兒善于運用自己的感官主動從周圍世界獲取知識,具有獨立思考、好奇、好問的精神;能識別、體驗自己和他人的情緒情感,富有同情心,合群,同伴關系良好;講禮貌、關心集體和周圍的人和事,學會生活、關心、學習的基本方法,促進身心和諧發展。
開展幼兒養成教育要堅持發展性原則,非價值性評價原則,主體性原則,協同性原則,游戲性原則,成功性原則。可使用的主要方法方式有情境教育、家園同步教育、典型教育、行為練習等。
開展幼兒養成教育,必須符合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特征。一是應以游戲為主,寓教育于游戲之中,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二是應盡可能具體化、形象化,具有新穎性。三是幼兒在這一時期已開始形成最初的個性傾向,這使得通過開展養成教育來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道德行為等成為可能。
幼兒養成教育是一項永無止境的動態過程,在實施過程中只有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解決問題,教育的個性才能得以凸現,教育的質量才能不斷提升。
【幼兒園開展 養成教育淺析】相關文章:
• 幼教專業舞蹈課程一體化教學研究
• 淺談幼兒園小班社會教育
• 淺析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
• 我上哪所幼兒園呢?
• 幼兒園體育游戲狀況調查
• 幼兒園語言教育工作之我見
• 幼兒園游戲與課程整合實踐研究
• 農村幼兒園面臨的問題和困難
• 淺談幼兒園交互式教學的實施
• 幼兒園教育中的音樂欣賞探索
• 西部幼兒教師隊伍建設新思路解析
• 淺議幼兒園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