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教育作為國民素質教育的基礎,應為幼兒以后人生的發展、成才打好健康心理和人格素質的基礎。因此,重視和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關鍵詞:兒童;心理健康;策略
幼兒教育是國民素質教育的基礎,因此,重視和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一、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重視不夠、認識不足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將幼兒“情緒安定愉快”作為健康領域幼兒身心健康的一個重要目標。但是在相當多的幼兒園中,往往把測查幼兒的身高、體重、血色素三大指標作為衡量幼兒健康達標的依據,將幼兒心理的一些異常表現看做孩子成長中的自然現象,不去加以關注。
2.保教隊伍缺乏專業系統培訓
目前心理健康內容分散、零亂,大多體現在其他內容之中。這些內容之間沒有一個內在的聯系系統和統一的觀念。導致教師們對幼兒心理健康的知識缺乏系統性。
3.只重視幼兒園內的教育,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
現在的家庭對孩子呵護備至,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家長總是有求必應;另一方面,父母對幼兒的期望值不斷上升,幼兒在物質的極大滿足中卻承受著越來越重的心理負擔。家庭生活的不良環境,人際關系的緊張,不正確的教養態度,經常會引發幼兒不同的心理問題和社會行為問題。
二、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1.積極構建安全、溫馨的健康心理環境
(1)創設良好的園所文化氛圍
幼兒從小就得到祖父母、父母等多個成人的百般呵護。他們從各自的家庭來到陌生的幼兒園,本身就帶著幾分膽怯和不安。如果幼兒在幼兒園里的感受是輕松的、樂觀的,那么他們的膽怯和不安心理將會得到緩釋。
(2)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教師之間的友好合作、愉快相處,會使幼兒受到良好的情緒熏陶,從內心深處萌發團結友愛的思想感情。
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教師整日與幼兒在一起生活和活動,教師的言行和情緒狀態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教師穩定的情緒和完整的人格是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幼兒與幼兒之間的關系:在幼兒園里,幼兒的攻擊性行為常常受到別的幼兒的強化,而被攻擊的幼兒常被迫退縮或放棄,攻擊他人的幼兒的行為由此得到強化,長此以往,將會對幼兒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教師要善于利用集體活動,幫助幼兒建立友好的同伴關系。
家長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幼兒園的各項教育始終離不開家長的配合,教師與家長之間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良好關系對幼兒心理健康發展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加強教師自身職業道德修養,以身示范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教師,因此,就要完善相關教育培訓機制,邀請專業人員系統培訓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論、內容、方法,鼓勵教師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以健康的人格影響幼兒。
3.在一日活動中融合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活動,應該融入幼兒一日活動之中。首先,游戲是幼兒的生命,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戲中,就能發揮增效作用。在生活管理中,可以培養幼兒的自主自理能力,團結協作精神;在自由活動中,倡導幼兒之間的交往,以提高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然后幼兒園要堅持每周開展1~2次心理健康活動,在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中隨機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4.發揮家庭、社區的教育作用,形成整體合力
(1)學校開設有關幼兒和家長心理的講座,幫助家長提高認識。
(2)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親子活動,如親子郊游、親子協作等,密切家長和孩子的關系。
(3)開設家庭心理咨詢,給家長提供適時、有效的幫助。
5.開展“社會模擬活動”
讓中小學生定期來園與孩子們一起游戲活動,或到社區中參與社會活動。
6.實現時空開放
積極利用社區心理衛生資源,努力形成一體化的教育網絡,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王福蘭,邢少穎.維護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若干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02(Z1).
作者簡介:鄧英,女,1975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職于重慶市大足區龍崗幼兒園,研究方向: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關注幼兒心理健康 全面實施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相關文章:
• “天價幼兒園”為何敢“天價”?
• 幼兒園節日文化活動實踐的點滴談
• 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
• 談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開展
• 幼兒園節奏初探
• 多管齊下,提升幼兒園課程領導力
• 學前教育策略研究(6篇)
• 關于幼兒園數學教育變革的思考
• 淺談農村資源與幼兒園教育
• 淺談幼兒園小班班級管理
• 幼兒園,早到晚接沒委屈
• 瑞典幼兒園授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