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鳥窩里的樹》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懂得為別人著想,能理解故事的內容,嘗試表演故事情節,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鳥窩里的樹》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故事的內容,嘗試表演故事情節。
2、懂得為別人著想。
3、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讀懂故事,知道說的是什么內容。
難點:怎么樣才算是為別人著想?
活動準備
1、故事《鳥窩里的樹》錄音磁帶、教學掛圖《鳥窩里的樹》。
2、鳥太太、鳥先生、螳螂、蚱蜢的頭飾各1個。
活動過程
一、引入
教師問:鳥窩是什么樣的?小朋友見過嗎?
讓幼兒就問題自由發言。
教師:那么鳥窩里長著一棵小樹苗會怎樣呢?
二、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出示掛圖并播放故事《鳥窩里的樹》,提問: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慢慢引導幼兒體會故事中小動物發現鳥窩里長了一棵樹后不同的做法和心理活動。再次播放故事,讓小朋友認真聽聽螳螂先生、鳥太太、鳥先生是怎么做的?是不是喜歡它們的做法?說一說為什么呢?
3、最后由教師提問:如果小樹苗沒有鳥先生和鳥太太的照顧會怎樣?
三、學說一些關愛的話
1、教師:怎樣表達對小朋友的關心愛護呢?---幼兒討論,自由發言。
2、教師:讓我們學說一些關愛的話吧!---“我能幫助你嗎?”“加油,你一定能行的!”……
四、表演故事
1、請幼兒講述故事,再一次理解故事。
2、設計情境,請幼兒帶上頭飾,表演故事內容。
五、幼兒操作繪畫,畫一件自己關心、幫助別人,或者別人關心、幫助自己的事情。
教學反思
在此次活動中幼兒通過表演故事,親身融入到為別人著想的情境中,并能積極主動的加入自己的想法。這說明幼兒最大限度的發揮了他們的主動性和思維能力。通過幼兒的討論、表演過程,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了理解能力。但教師沒能參與到表演中,減少了教師與幼兒的互動。教學活動應該多些教師與幼兒的互動、幼兒與幼兒的互動,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小百科:樹木是一種高大的木本組織植物, 由“枝”和“桿”還有“葉”呈現,可存活幾十年。
【幼兒園大班教案《鳥窩里的樹》含反思】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大班教案《三只小兔》含反思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