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上學期音樂教案《小樹葉》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理解歌曲中兩段歌詞所表達的不同情感,用兩種歌聲表現歌曲,根據圖譜掌握歌曲節奏與歌詞,能唱準附點音符,知道秋天來臨樹葉的變化,理解大樹和樹葉之間的親密關系,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上學期音樂《小樹葉》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根據圖譜掌握歌曲節奏與歌詞,能唱準附點音符。
2、理解歌曲中兩段歌詞所表達的不同情感,用兩種歌聲表現歌曲。
3、知道秋天來臨樹葉的變化,理解大樹和樹葉之間的親密關系。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5、通過圖片理解歌詞內容,并能根據歌詞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
活動準備:
1、課前結合認識秋季,觀察秋風起樹葉飄落景象。
2、節奏圖譜與根據歌詞繪制的圖譜想結合。
3、圖片(光禿禿的大樹在哭泣)
4、錄音機、歌曲磁帶。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聽音樂做動作進活動室。
師:“秋天來了,你們想去看看外面的景色嗎,讓我們一起去郊游吧。”
2、發聲練習《聽》
師:“聽,是誰在唱歌,請小朋友用歌聲來告訴我。”
3、學唱歌曲《小樹葉》
(1)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師:“是誰在哭?”“原來是樹媽媽在哭,你們知道大樹媽媽為什么哭?”(讓幼兒自由回答,引導幼兒觀察樹)“樹媽媽在想念她的孩子小樹葉,越想越傷心,所以哭了。”
(2)出示一封“小樹葉”的信,教師有感情地朗讀。
師:“剛才我收到了一封信,是小樹葉寄給樹媽媽的,你們想知道信上寫了些什么嗎?”(教師朗讀信的內容)“小樹葉在信上寫了些什么?”“樹媽媽聽了小樹葉的信后,心里會怎樣想?”
(3)教師范唱歌曲。
師:“老師把小樹葉寫來的信編成了一首歌,你們想聽嗎?”
(4)出示節奏、歌詞圖譜,帶領幼兒拍出節奏和有節奏的念歌詞,重點幫助幼兒拍出附點音符節奏。
(5)幼兒看圖譜聽音樂完整演唱歌曲兩遍,提示幼兒唱準附點音符。
4、啟發幼兒用兩種聲音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師:“歌曲的第一段講了什么?小樹葉是怎樣的心情?我們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唱?”“歌曲的第二段講了什么?小樹葉的心情又是怎樣的?我們應該用什么聲音演唱?”
5、幼兒扮演“小樹葉”,圍著“樹媽媽”唱歌跳舞。
師:“現在老師來扮演樹媽媽,小朋友你們來做小樹葉,圍著媽媽唱歌跳舞。”
教學反思
歌曲《小樹葉》是一首情感豐富的擬人化的歌曲,生動地表現了小樹葉積極樂觀的形象。歌曲把大樹比作媽媽,樹葉比作孩子,充滿了童趣,也洋溢著人間的溫情。歌曲要求孩子唱出了樹葉寶寶對大樹媽媽的不舍和期盼來年春天歸來的樂觀。由于歌曲的兩段歌詞表達兩種不同的情緒,因此歌曲的學習是采用分段教學的方法。第一段表現了小樹葉離開媽媽后的不舍與害怕,第二段表現了小樹葉春天歸來時的樂觀情緒,為了讓孩子們體驗這種情感,我采用到方法配合曲調進行肢體動作表演和歌曲內容展現豐富的表情,在我的帶動下,幼兒表現積極,以熱情飽滿的情緒表演“小樹葉”。本節課是學唱歌曲,我并沒有刻意以教唱為主,而是在幼兒親身體驗,直觀感知、創設情境中去感受小樹葉對媽媽的愛 ,讓孩子們在表演唱中獲得了最直觀的知識。歌曲中有一個難點:“春天我會回來打扮樹媽媽。”這句話孩子們不好理解,我沒有特意去解釋,而是以一種歡快的情緒帶動幼兒情緒,來促使孩子對歌曲的理解。這首歌曲唱起來很美,孩子們很喜歡,只要一吹風,孩子們聽到樹葉在響,就會情不自禁的唱起《小樹葉》這首歌曲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小百科:樹葉是樹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葉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質感。葉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葉子的邊緣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鋸齒狀。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音樂教案《小樹葉》含反思】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戲說臉譜》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