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教案《小枕頭》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初步感受搖籃曲的優美舒緩,嘗試用連貫的聲音輕柔的動作表現歌曲,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音樂《小枕頭》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初步感受搖籃曲的優美舒緩,嘗試用連貫的聲音輕柔的動作表現歌曲。
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會唱歌曲《小枕頭》
物質準備:掛圖、音樂CD、枕頭、紗巾
活動過程
1、故事引導
(1)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后說出圖上有什么,發生了什么事?
(2)教師小結:正當大家玩得開心的時候,門外傳來了媽媽的腳步聲,寶寶趕緊上床睡覺,這時候媽媽來了,唱起了溫柔好聽的搖籃曲。(穩定情緒)
2、不同搖籃曲的欣賞
(1)提問:小朋友知道什么是搖籃曲嗎?
(2)師幼一起欣賞2-3首經典的搖籃曲,隨曲搖擺身體。(引起幼兒共鳴,知道這樣的歌曲就是搖籃曲,初步感受搖籃曲的優美舒緩)
(3)小朋友還聽過什么搖籃曲?(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擴展幼兒對搖籃曲的認識范疇)
(4)教師示范表演,動作粗野,聲音洪亮的演唱搖籃曲,提問:這樣唱搖籃曲,寶寶能睡著嗎?(小結搖籃曲的特點,旋律輕柔平和)
3、情景體驗
(1)抱著自己的枕頭,輕輕搖晃并輕聲唱《小枕頭》這首歌。
(2)分男生組和女生組輪流扮演媽媽和寶寶。
媽媽:輕拍寶寶的背,唱小枕頭當作搖籃曲。
寶寶:以紗巾蓋被,作熟睡的樣子。
4、游戲:帶寶寶去公園散步
(1)提問:天氣這么好,帶枕頭寶寶去公園玩吧,寶寶餓了怎么辦?碰到朋友和朋友的孩子怎么辦?怎么帶寶寶出去?我們要注意什么?用動作表示出來。(結合幼兒生活經驗,豐富幼兒肢體動作,可以師示范幼兒模仿,或者幼兒示范,師幼一起模仿,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邊唱歌邊做動作,游戲2—3次。(表揚大膽表現,聲音連貫,動作輕柔的幼兒,鼓勵幼兒參與到活動中)
5、結束活動
“讓我們一起送小枕頭回家吧”把枕頭放回到自己的床上。
活動反思:
搖籃曲,原是母親撫慰小兒入睡的歌曲,有很好的安神、催眠作用,廣為傳唱,因為它曲調平和,節奏緩慢,很適合小班幼兒學習。
小班幼兒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逐漸擺脫自我中心,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有照顧他人的愿望。同時,模仿是這一時期兒童的主要學習方式,并且喜歡音樂表現,能唱簡單歌曲。
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征,結合搖籃曲在幼兒的生活中經常出現,所以選擇搖籃曲曲式作為教學內容,容易被幼兒理解和接受,并能嘗試用聲音和動作表現歌曲。
在活動中我把教學活動分為二大部分。一、感受搖籃曲曲式的優美舒緩;二、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幼兒用聲音和動作表現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具體做法是:通過欣賞、情景體驗、教師總結,讓幼兒初步感受搖籃曲的優美舒緩。通過在故事情節的引導下進行模仿游戲,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嘗試用連貫的聲音輕柔的動作表現歌曲,享受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在教學中我運用了示范法、講解法,所以幼兒在游戲中較好的進行了大膽表現,愉快的感受搖籃曲的美。
小百科:枕頭,是一種睡眠工具。一般認為,枕頭是人們為睡眠舒適而采用的填充物。從現代醫學研究上認識,人體的脊柱,從正面看是一條直線,但側面看是具有四個生理彎曲的曲線。
【幼兒園小班音樂教案《小枕頭》含反思】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小班教案《包餃子》含反思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