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教案《打蓮湘》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熟悉旋律,學習打蓮湘舞蹈的基本動作,感受打蓮湘音樂,舞蹈的風格,喜愛學習民族舞蹈,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音樂《打蓮湘》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感受打蓮湘音樂,舞蹈的風格,喜愛學習民族舞蹈。
2、熟悉旋律,學習打蓮湘舞蹈的基本動作。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4、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磁帶、錄音機、民族的服裝娃娃、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1、組織問好。
、、教師彈曲子,幼兒更節奏拍手。
、、練聲:《山谷回音真好聽》
、、律動:《手碗轉動》
2、與幼兒談話,引起幼兒興趣,導入課題。
3、欣賞《打蓮湘》。
、拧⑿蕾p《打蓮湘》。
、、幼兒聽音樂拍節奏,熟悉音樂旋律。
、、欣賞舞蹈:教師示范跳一遍完整的舞蹈,引起幼兒興趣。
、、小結:"剛才小朋友跟音樂拍的節奏真好,來表揚一下自己(嘿嘿.你真棒)在聽完這首傣族歌曲后小朋友能告訴老師,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嗎?"
4、學習基本動作。
5、幼兒完整學習舞蹈。
"小朋友跳得真好看,來我們跟著音樂來跳一遍傣族舞蹈,好嗎?"(好)、幼兒隨著音樂跟老師表演舞蹈。
5、小結舞蹈學習的情況。
6、總結、結束課。
活動反思:
這堂課,學生學得輕松自如,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最充分的發揮:不僅把老師該教的知識自己學習了,掌握了, 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頭腦去思索,去發現問題,去決定吸取或舍棄.這堂課也使我認識到,只有老師為學生服務,才是教學思想根本的轉變.以前的課堂教學,老師教,學生學,老師是課堂的主體 ,學生只是被動地跟著老師的指揮棒走,光記筆記都來不及,哪里還有什么主動性 哪里還有什么發現 ?有了這樣的嘗試,其他的課文,我也適當采用了這種方法,不僅使學生成績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小百科:打蓮湘又稱霸王鞭或打連廂。是一種傳統民俗舞蹈。蓮湘用一米長的細竹筒做成,每節部分雕空、嵌以鐵錢。
【大班音樂教案《打蓮湘》含反思】相關文章:
下一篇:大班音樂教案《戲說臉譜》含反思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