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土壤》大班科學活動實錄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神奇的土壤》大班科學活動實錄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活動背景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口的增多,城市中裸露的土壤越來越少,但孩子們對土壤卻似乎是天生就有著一種必然的聯系,一小塊泥巴、一小方花圃、一小片草地,都能引起他們濃厚的興趣。近期,在“春天來了”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對泥土又產生了極大的好奇,“為什么種子在泥土里會發芽?”“為什么到了春天小草就鉆出來了?”“泥土里究竟有些什么?”圍繞著孩子們的這些問題,結合我園科學課題“主題環境下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的`研究,我設計并開展了一系列探究性活動,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與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引導他們通過觀察、比較、收集、記錄及小實驗等活動,主動體驗、積極探索,親近泥土、親近大自然,從而初步認識并了解土壤的一些基本特性,并進一步懂得如何保護土壤、保護環境、保護大自然!
二、案例描述與分析
準備階段:接觸泥土——在尋找與發現中學習
活動(一):前期物質準備——采集土壤
活動時間:20xx年3月22日—4月5日
活動目標:通過戶外采集等途徑,收集各種不同顏色、不同作用的土壤,從而促進對土壤種類的了解。
活動準備:家長告之書(附1)、小型密封膠袋
活動步驟:
1、發放告知書,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采集土壤。
2、用小型密封膠袋展示幼兒與父母共同采集并制作完成的土壤標本。
3、幼兒自由觀察、比較,探索各種土壤的不同。
活動(二):前期經驗準備——泥土里有什么?
活動時間:20xx年3月22日—4月14日
活動目標:通過尋找、觀察、收集,初步了解土壤上面和下面的世界,激發探索自然、親近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一幅大的土地剖面圖、家長告知書(附1)
活動步驟:
1、發放家長告知書,請求家長的協助配合。
2、幼兒將自己尋找和發現的事物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制作成卡片。
3、教師在大的土地剖面圖上展示幼兒的發現。
4、幼兒自由欣賞,討論。
附1:家長告知書
尊敬的家長朋友:
我們的科學系列活動“神奇的土壤”正在進行中。近期,請您配合我們做好下列工作:
1、采集各種土壤
要求:
(1)請您利用周末或清明假期下鄉的機會,帶孩子采集各種不同的土壤(顏色、作用、成分不同等),不同的土壤請分別存放。
(2)請讓孩子用繪畫形式記錄土壤的采集地點、采集的方法、采集時發生的趣事等,家長可適當配上說明文字。(參考采集記錄表)
。3)作業尺寸:A4型號
(4)4月6日(周二)
2、觀察、發現土壤中的事物
要求:
。1)在采集土壤的同時,請您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觀察發現土壤里有什么,包括土壤上面(如植物等)、土壤下面(如根、石頭等)、土壤深處(如動物等),以及不同地方、不同用途的土壤里所發現的事物有何不同。
(2)請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繪畫或文字)做好記錄。(參考觀察記錄表)
。3)作業尺寸:A4型號
上交時間:4月14日(周三)。
3、請您幫忙
要求:
。1)請幫我們收集或下載有關各種土壤的知識資料及圖片資料(有條件的家長可用彩色打印資料)。
。2)上交時間:4月7日(周三)。
【《神奇的土壤》大班科學活動實錄教案】相關文章:
• 幼兒園小班教案《我的小扇子》含反思
• 中班美術課教案《星空》含反思
• 小班美術活動我見過的樹教案
• 《柳樹》小班美術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建城堡》
•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奇妙的煙火》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燈籠》含反思
• 學校防溺水安全工作方案
• 大班美術優秀教案《裝飾大樹》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海底世界的小兔子》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藤蔓畫》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涂色大菠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