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背景和含義
學前教育專業又被稱為幼兒教育和早期教育,它直接影響著幼兒在幼兒園、學前班等教育環節。據統計,學前教育這個專業關系著近10億人口的家庭教育,也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未來,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門。學前教育畢業生的發展前景可謂大好。在適齡兒童間普及學前教育是一項重要的社會性事業,對健全小學、初中等九年義務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影響。高職院校中學前教育的發展浪潮逐步推進,新的時期下,黨中央提出了思想政治的核心主義價值觀,要求要在高職教育中不斷的落實科學發展觀,要在全社會掀起貫徹人文主義的思想浪潮,同時,在職業人才的思想指導中,建立起完善的理論觀念,以全面培養、多方育人的指導方針培養實用型技術人才。學前教育是提升國民素質的基礎,為了提高學前教育專業畢業學生的專業素養,相關部門要立足實際,不斷完善教學制度和辦學水平。其實,早在美國、英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提高幼兒教育質量”就已經被作為一項教育方針被提出,并且在管理、師資、課程等方面進行了改革,以天才寶貝為代表的海外品牌逐步進入中國早教市場。隨著居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再加上“獨生子女”模式的催化,不愿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們為學前教育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大批學前教育專項人才被源源不斷的輸送出來。質量和數量之間如何形成平衡是所有教育從業者都應當思考的。
二、關于學前教育畢業生專業素養的幾點問題
隨著我國城鄉幼兒教育事業的推進,學前教育相關事業蓬勃發展,各地區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對學前教育人才的需求加大。在高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中,應屆畢業學生即將走入工作崗位,單靠“紙上談兵”的理論知識是不行的,在課堂上積累的一些知識需要轉化為實踐,才能最大限度的滿足幼兒的心理需求。
1.高職教育畢業生實踐能力不足
在高職院校中,由于學前教育專業的特殊性,很多學生在學校接觸到的都是單純的知識積累,很少有參與實踐的機會,所以造成許多高職類學生沒有實踐的工作經驗,和幼兒的溝通能力不強,語言表達能力也太弱,無法將“學到的”知識傳授給這些尚不懂事的孩子。從當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具體現狀上看,這些剛走出校門的學生很多都無法的第一時間內適合角色的轉換,從“在校學生”到“幼兒教師”之間的轉換無法把握。對于課堂課程的科學設計、合理規劃都無法達到。和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相比,他們的教學效果明顯得到了制約。
2.高職教育畢業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欠缺
由于學前教育針對的學生都是一些懵懂的幼兒,語言上的藝術是幼兒教師應該注重的重點。單純的知識灌輸對孩子來說并不實用,為了讓孩子掌握到知識,教師不僅要運用豐富形象的知識來感染學生,還要言簡意賅的傳遞給幼兒他們能了解的世界印象。例如,在孩子的世界里,花朵也有黑色,樹葉也有白色,這些和人們生活知識有所區別的都源于孩子的想象力,畢業生們不能將這種想象扼殺在搖籃里,而是要不斷鼓勵孩子勇敢表達,勇敢交流,增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畢業生們在樹立好流利語言的基礎上,在對學生的教授中更加注意結合學前教育的特點,選擇孩子們感興趣、喜愛并且難易程度適中的教學課程。
3.增加專業課程的深入性
在高職學前教育中,為了讓學生更加體會“學前教育”教學的深刻含義,要對各項課程進行深入淺出的解析。例如嬰兒心理學、親子教育概論、嬰兒影響與保健、嬰兒護理學、奧爾夫音樂教育法等等。對于這些課程畢業生們雖然都經過了專業的培訓,但是為了鞏固這些專業的扎實性,他們自身要繼續深化學習,才能將理論成功的轉化為實踐經驗。從這個方面說,高職學校學前教育的專業老師應該給予畢業生們有力的幫扶,提供給他們所需的教學參考、課外資料等等,加強學生的自身養成。課堂教學是培育幼兒教師的第一陣地,而在課堂教學中,有些剛走出校門的高職學生存有一定誤區,認為這都是些“哄孩子”的課程,其實這是不對的。對幼兒心理等情況的掌握本身就是一門科學。除此之外,受傳統理念的影響,許多學前教育畢業學生會對學前教育專業素質還停留在“輕實踐、重理論”的影響,對相關語言知識等技能還是只局限于“紙上談兵”的層面,造成了學前教育專業存在著某種程度的缺失,完善的學前教育應該是言傳身教的雙重結合。只有深入的貫徹教學參考材料中的精神,才能做到多方面的學前教育要求。
三、強化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專業素養的若干措施
高職院校和一般院校不同的是,在人才養成這方面更加注重“專業型”業生的各項素養,筆者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加強。
1.加強高職畢業學生的實踐能力
為了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學前教育的實踐教育能力,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活動來加強學生對于幼兒教育的理解程度。首先是學校實習陣地的加入。幼兒園、學前班是學生最重要的鍛煉場所,而在現在的不少高職院校中,都出現了“走實習形式”的想象,學生在主觀上對實習的認識不深。為了讓畢業生們達到很好的實踐效果,院方要搭建一個良好的實習服務平臺,建立完善的實習考核機制,讓學生了解到實習的重要性。對于在實習中表現優異的學生幼兒園方面可以考慮留任教師,這樣才能讓學生有工作壓力,促使學生不斷強化自身教育素質,達到最終的教育、考核等目的,滿足用人的單位對于成熟幼兒教師的需要。
2.實施對畢業生口語的強化訓練
對于口語的訓練主要變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是畢業學生自身的普通話水平,對相關普通話證書的取得和培養。二是畢業生的多語言訓練。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自四面八方,為了不讓學生的口語發音水平影響到幼兒發音水平,要注重培養學生尤其是畢業學生的普通話發音。除此之外,在口語表達方面,要培養畢業生聲對于幼兒詞匯的把握,鼓勵幼兒大膽開口說話,并且在與孩子的溝通中,盡量讓孩子聽得懂,并且喜歡上他們所樹立的教師形象。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兒家長對幼兒語言水平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特別是英語、漢語等雙語教育,受到了幼兒家長的熱捧。而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例如內蒙古自治區,家長們更加重視蒙語等少數民族語言,在這類教育上要融入地區特色,根據高職院校地理位置融入畢業生專項語言課程,讓畢業生在教授幼兒時能夠系統的掌握語言知識,為孩子設計合理的詞匯環境。
3.達到學前教育專業的深入教學
學前教育專業所包含的范圍十分寬泛,聲樂、舞蹈、鋼琴、普通話、衛生都涵蓋在內,為了提升學期教育專業在幼兒教育上所樹立的人才成果,職業院校要在幼兒教育課程的深入中下足功夫,包括專業技能的深入,辦學特色和理念的深入、綜合素養的深入,并對該類畢業生作出科學的職業規劃。而就幼兒園及用人單位方面,畢業生為了讓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素養達到高水平發揮,用人單位也應加大對師資水平的投入,扎實的開展各項專業技能,充分彰顯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特色,
四、結論
綜上所述,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來說,畢業后的從業方向、就業前景十分重要。畢業后的他們將完成從學生到教師的蛻變,從而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歡迎。畢業學生要消除對于學前教育的淺薄通知,正確的把握幼兒教育教學存在各項問題,從理論中跳脫出來,找到教育實踐的最佳方法。
作者:李卿 單位:信陽職業技術學院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素養探析】相關文章:
下一篇:學前教育問題及發展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