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一談起幼兒園老師,語氣中總會充滿了羨慕之情,認為幼兒園老師每天與天真無邪的小朋友在一起,必定也是十分輕松快樂的。其實,其中的辛苦也只有幼兒園老師才能真正地體會:面對每班30多名孩子,教師的任務并非只是陪他們玩,而是要制定好每天的活動方案、負責保護好孩子的人身安全、照顧好孩子們的生活、引導孩子們學習相關知識與技能等,此外,最令教師頭疼的是總要處理孩子們之間沒完沒了的紛爭與搗蛋……因此,上班時間,幼兒園教師一般都會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只有到下班時才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由此可見幼兒園教師工作壓力之大。因此,在工作中,我時常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如何能讓教師的帶班工作更輕松、愉快而有效。
班級規則的制定、教師與孩子之間感情的建立、表揚與批評的技巧、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藝術,這些不但影響著孩子的發展,也深深影響著教師的工作情緒。作為幼兒園老師,大家都是知道這個道理的,問題是我們在教育實踐工作中,常常會因為緊張的工作節奏、繁瑣的事情或過于注重教育教學任務的完成而無暇細致地反思、調整、提高我們的帶班藝術,忽視了對這些問題的思考。本學期,我切實在以上四方面加強了工作力度,在不斷的反思、調整、完善與堅持中,體驗到了藝術帶班的輕松與快樂。
一、制定相應的規則,堅持督促幼兒遵守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生活的社會是因為有了法律法規的制約才能有安穩。孩子們生活的班集體里,也必須有班級的規則,教師堅持督促孩子們遵守這些規則,直至孩子們能自覺遵守規則并形成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營造一個有序的班集體,減少教師管理班級的壓力,實現輕松帶班。
我們與孩子一起制訂了坐姿規則、換衣規則、看書規則等。坐姿規則:椅要正,腰要直,腿放椅子前面;換衣規則:到自己的座位上換衣服,嚴禁坐在地板上換衣服;看書規則:每人每次只能拿一本書,輕拿輕放,不把書弄臟弄爛。
由上可見,我們制定的每項規則都比較簡單,適合中班孩子理解接受。規則制定之后,教師要注意觀察孩子們的表現,堅持每天在相應的環節中評價幼兒的表現情況,只有教師重視規則,幼兒才會重視規則并遵守規則。此外,既定的規則要視具體情況加以完善,以促進良好秩序的形成。如我們在觀察幼兒擺放圖書時不分方向,圖書顯得很亂,于是,我們組織孩子通過觀察發現問題后,補充了一條規則:圖書要正著放,不能反著放。
規則制定與實施之初,孩子們的表現是不穩定的,通過教師與孩子的監督及反復提醒,班級秩序明顯改善了,教師的工作也輕松了。
二、加強與孩子的個別溝通與交流,加深與每個孩子之間的感情
在幼兒園里,教師的一雙眼睛要把全班30多個孩子盡收眼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多的是集體的教育,這體現了教師與幼兒之間一種監護與被監護、教育與被教育的關系,比較呆板與生硬,不利于建立融洽的師生感情,相反孩子會害怕老師,而老師也容易因為孩子們的吵鬧而心生厭煩。
小涵是一個外表文靜的孩子,但是上課時常常會和旁邊的小朋友講話或者搞小動作,老師提醒她時,她的表現較冷漠,并且很少用眼睛正視老師的批評,為此,教師沒少操心。有一天早上,小涵來幼兒園時,嘴里有口香糖,我拉著她的雙手把鼻子湊到她的嘴巴前用力地聞了一下,夸張地說“好香哦!”,小涵聽后,臉上露出了笑容,接著還和我聊起了這塊口香糖的事情,我趁機說道:“小涵的小嘴巴這么香,老師很喜歡,希望小涵上課時能安靜一點,老師會更高興的,好嗎?”小涵一邊答應著一邊用力地點了點頭。上課時,小涵果真坐得很直,眼睛看著老師,即使偶爾還會開小差,但是老師提醒時馬上回過神了,不再像以前的冷漠了。我想,那是因為之前的單獨交流讓孩子感覺到了老師對自己的肯定與欣賞,讓孩子產生了愉悅的心情,情感加深了,孩子自然也就“聽話”了。
由此,我每天都會充分利用來園時間、飯前飯后的休息時間、課間自由活動等時間與個別孩子談他們熟悉或感興趣的事情,當然老師的表現要有激情,適當時還要抱抱、親親。與孩子單獨談話的時間成了我每天輕松愉快的時刻,因為那些時候,我除了可以聽到孩子們稚嫩的聲音,還可以看到他們天真的表情、感受到他們純凈的童心世界,多么美好!通過這些交談,教師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更加融洽,工作似乎已經變成了一種享受。
三、善于發揮表揚的功效
在工作中,教師們如果發現孩子做錯事情時,一般都會對孩子進行批評以糾正其錯誤,對于多數孩子,這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對于一些固執的孩子,他們聽不進批評,也不理解老師對他講的道理,依然我行我素。如在午睡時間,別的孩子都已經安靜地躺好了,嘉嘉還在床上動來動去,用手和腳敲響床板,影響了別人睡覺,老師請他安靜睡好,不要影響別人睡覺,可等老師轉身剛走幾步,他又開始搞噪音了。這時,我換了一種語氣,開始夸嘉嘉的好:“嘉嘉平時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還很愛幫助小朋友,上次丁丁不會穿衣服,是嘉嘉你去幫他穿的,還有一次小海哭了,是你去拿紙幫他擦眼淚,多能干啊,小朋友和老師都喜歡那樣的嘉嘉,可是那個能干的嘉嘉現在到哪里去了呢?”聽著聽著,嘉嘉的動作慢下來了,我趕緊抓住機會說:“我知道能干的嘉嘉回來了,因為現在沒有噪音了,現在的嘉嘉多能干啊,睡得多安穩啊:”聽到這,嘉嘉本來還微微移動的手停住了,閉上眼睛安安穩穩的睡覺了。
習以為常的批評會讓孩子變得麻木甚至自卑,表揚總能讓人產生愉快的情緒,善于抓住孩子好的瞬間,充分發揮表揚的功效,不但孩子開心,老師的心情也會舒暢。
四、注重與家長溝通,力求家園教育同步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每個孩子都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環境、家長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的教養方式造就了孩子不同的行為習慣與不同的能力水平。
面對不同的孩子,教師會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在行為習慣、知識與技能方面都有相應的進步,但是,如果忽視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光憑教師的力量,這種教育只能獲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在一個班級中,要想讓孩子獲得更大的進步,讓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除了要管理好班上的孩子,還要管理好孩子們的家長,讓每一位家長關注教學動態,樹立科學的育兒觀念,積極配合幼兒園的教育工作。
在平時與家長的溝通中,謙虛的老師們主要會向家長匯報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這是一種單向的溝通。而我主張的是一種雙向的溝通,就是既向家長匯報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也要根據孩子出現的問題與家長分析引發的因素,如果是家庭因素引起的,則家長需要及時關注,予以克服。此外,還要向家長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現,要求家長幫助孩子克服在家中的不良習慣,而教師也應該盡可能地為家長出謀獻策,既做家長的朋友也做家長的育兒顧問。 在與家長的交流與對家長的育兒指導中,我享受著家長肯定的態度,更充滿了對孩子進步的幸福期待。
【幼兒園老師輕松帶班的幾點藝術】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繪本教學四步法
• 幼兒園區域活動概念辨析
• 幼兒園繪本教學的幾點思考
• 淺議幼兒園主題環境的創設
• 幼兒園“禁教”思想辨析
• 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中融入民間游戲
• 民族民間音樂與幼兒教育的融合
•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研究
• 荷包與幼兒園
• 關于幼兒園教學的幾點認識
• 淺談信息技術與幼兒園教育
• 關于幼兒園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