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教師合作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向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幼兒教師合作存在著不需合作、不愿合作、不能合作、不會合作的問題,應采取提出提高合作意識,擺脫思想束縛;改進幼兒園,建構合作平臺;增交流促理解,提高合作能力等策略以改善合作,從而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
【關鍵詞】合作;幼兒教師合作;專業發展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 ,教師合作作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以及教育改善的重要途徑之一受到世界各國教育學者的關注。教師合作文化是教師文化中的重要方面,教師合作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向度,不僅是對外部形式的反應,更是教師自身的一種內在需求。它包含有主體的意愿、可分解的任務、有共享的規則、有互惠的效益四個基本要素。目前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已大大加強,然而大多卻是流于形式并未達到真正專業溝通、心靈碰撞、共同進步的目的。
一、幼兒教師合作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不需合作
有的幼兒園教師認為通過自己的“反思性教學”就可以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沒有必要進行教師間的合作。顯然,這些幼兒教師沒有正確認識合作的重要性。深究原因,這與我國的傳統文化有關。中國的傳統文化主張人們在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心靈深處解決問題,強調自我修養而忽視向別人學習,特別是中國的知識分子更具有這個特點,所以文化繼承性會影響幼兒教師的合作意識。但“有研究顯示,不僅反思的意愿和能力不可能只是個體地形成的,而且教師的整體專業發展也需要一定的社會和文化環境,尤其是教師合作文化的支撐。教師缺乏教師間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必然不會產生對合作的向往以及迫切的合作需求。
(二)不愿合作
有的幼兒園教師不愿意和別的幼兒教師進行合作,尤其是新手教師和有經驗教師之間的真實合作就更難得。在我國,受幼兒園考核考評制度的影響,幼兒園組織的說課評課成為給幼兒教師評分定級的工具。由于與教師們的切身利益相關,教師之間的競爭意識多過合作意識,有些教師為了爭取一些獎金就不惜損害其他教師的利益,造成教師們之間相互防備,交往主體間疏遠、冷漠、難以溝通,影響了教師之間的合作。這種競爭心理,導致教師丈量彼此的優勢,在沒有優勢互補的情況下,不愿意建立合作關系。
(三)不能合作
有的幼兒園教師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意義,同時也很愿意合作,但卻沒有合作的條件,其中我們的傳統文化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有的學者在分析影響教師不能對話中提到“一些幼兒園在評課時有著較為固定的發言順序,從被評者開始到園領導再到年級組長和其他普通教師,顯示出論資排輩的意向”。由于制度或文化原因,教師間的真誠的對話都難以產生,互助共贏的合作就更難出現了。此外,幼兒園中教師的評價制度多與降職、晉級、加薪或者增加獎金等有關,這直接關系到教師職業的升遷與教師的發展前途,這樣的評價制度容易使幼兒園教師收藏自己的真知灼見,制約了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
(四)不會合作
有的幼兒教師進入里合作狀態卻不會合作,很難達到彼此雙贏。幼兒園教師容易發生自發性合作,即與哪個教師關系好,就會和他合作探討的多。這樣的主觀合作,會導致合作伙伴的數量有限,同時這樣的合作大多缺乏有效的激勵和監督機制,全靠幼兒教師內在動力的支持,教師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隨時組合和解散。同時,幼兒教師間的合作容易受幼兒園主管部門的控制,在這種帶有壓制性的氛圍中,教師合作內容一般局限在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技術問題,而對于深層次的教育理念探討的很少,其合作缺乏深度,具有膚淺性。
二、優化幼兒教師合作以促專業發展的策略
(一)提高合作意識,擺脫思想束縛
教師們不需合作和不愿合作的思想,嚴重阻礙了教師間的合作產生,因此需要擺脫不良思想的束縛,提高幼兒教師的合作意識,讓其輕松走上“合作之路”。幼兒教師應重新審視學前教育和自身的專業發展,對于教育教學上的失敗和不確定性不再采取防衛性態度,而是相互援助。幼兒教師必須意識到他們在整個合作活動中的貢獻無論大小,都是獨特的,是合作性努力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相信所有個體的貢獻都被平等地看待。幼兒教師只有擺脫狹隘的競爭心理,懷著真誠與謙卑的心態,不斷主動追求實現自我,才能通過合作而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
(二)改進幼兒園,建構合作平臺
給幼兒教師創造條件讓她們能合作,需要對幼兒園進行改造或重塑,才能在源頭上改變教師孤立的境況,促進教師的合作。“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的學校重建運動,就是對此作出的專業努力,一致趨向于把學校建設成為專業的學習共同體”,幼兒園也應構建學習共同體促進幼兒教師間的合作。學習共同體通常包含五個部分:相互支持和共同領導、集體創造與實踐、分享價值觀和共同愿景、提供支持性的條件、分享知識和經驗。同時,幼兒園應建立以教師學科組、年級組、班組等為評價對象的評價制度,以小組總成績決定獎勵或認可的依據,使得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轉向大家合作達標。
(三)增交流促理解,提高合作能力
有提高幼兒教師間的合作的有效性,除了需要幼兒教師對有效合作的共識以及幼兒園為有效合作做出的改進以外,合作活動還需要幼兒教師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如能敢于發言和質疑,亮明自己的觀點時發言條理清楚,簡練而又突出重點;在整個合作的過程中要始終尊重別人,善于察覺別人的情感,調控自己的情感等。幼兒園可以建構網絡平臺,創設合作技能共享的網絡技術環境。在日常教學中,許多幼兒園教師礙于面子,很少當面指出彼此合作中存在的問題以致影響合作的有效性。而在網絡中沒有面對面,幼兒園教師之間更能敞開心扉,交流彼此在合作中做得好的和還有待改進的地方,達成理解才會有所進步。
作者簡介:
楊欣,女,籍貫:廣西玉林, 1989年9月7日,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學,單位:廣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專業:教育學碩士2013級碩士研究生。
【以合作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相關文章:
• 《路孩子一起上幼兒園》評介
• 鄉村幼兒教師開放式教育之思考
• 機關幼兒園有責任“不再專屬”
• 學前教育國民性培養研究
• 淺談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
• 幼兒園區域活動社會化的策略探究
• 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探究
• 幼兒園快樂管理的實踐探索
• 幼兒教師專業自主發展探究
• 談農村幼兒園常規管理現狀及策略
• 探析幼兒園識字教學的方法策略
• 幼兒教育自理能力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