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教育部正式頒布了《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以下簡稱《園長標準》),這標志著我國幼兒園園長隊伍建設向專業化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日前記者采訪了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院長秦金亮教授,請他談談《園長標準》對園長專業化發展的促進意義。
問:請您談談《園長標準》對促進園長專業化發展的意義。
答:任何一個成熟的行業、受人尊重的專業都有標準。標準的成熟程度會影響一個行業的成熟水平,成熟規范的標準既是專業性的標桿,更是專業性的保證。一個行業有成熟規范的標準既彰顯了這個行業塔尖精英的雄心,又保證了這個行業塔身與塔底人員具有行動的方向和準則。在中國,《園長標準》不僅標志著行業自律與專業覺醒及專業自覺,還體現了園長專業發展的國家意志,或國家層面的專業期待。
問:目前,我國的學前教育處于大發展時期,而各地的教育水平參差不齊,不同辦園體制的幼兒園訴求各異,那么《園長標準》的功能定位是什么呢?
答:《園長標準》有三個功能定位:準入、規范、發展!皽嗜搿笔侵浮秷@長標準》是園長入職的底線,為園長的聘用提供專業依據;“規范”是指《園長標準》為各級政府管理園長隊伍,各類培訓及培養機構提升園長領導力、專業水平提供專業依據,更為在職的園長提供專業規范依據;“發展”是指《園長標準》指向未來園長群體的精神追求,它對園長群體的行業自律有喚起功能,對行業自覺意識、園長行為意識有專業引導功能,更為高水平園長專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問:《園長標準》的頒布對幼兒園園長專業發展有何現實意義?
答:《園長標準》對幼兒園園長的專業發展有著非,F實而深遠的意義。首先,《園長標準》彰顯園長專業的獨立性和不可替代性。幼兒園與中小學相比不僅是學段上的差異,它還具有獨特的保育功能、兒童福利功能、家園社區作用統整功能以及講求高度專業性與敏感性的衛生保健功能,園長的專業性還表現在園長所面對的人群除教師外還有保健人員、保育人員等多個專業群體,所以,當園長不同于當中小學校長。目前,部分地區的幼兒班附設于小學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這不是學前教育的主流,更不能說明學前教育沒有專業性。其次,《園長標準》為園長的準入、選拔、任用提供了更具體的專業依據。園長不僅是一個與中小學校長相對等的領導職位,更重要的是其有獨特的崗位要求。幼兒園有其獨特的組織形態和組織使命。雖然不同國家托幼機構的組織形態各有不同,但保教融合的組織使命已日益成為人們的共識。再次,《園長標準》為構建專業化的培養培訓體系提供了專業指引。園長的培養培訓一直存在諸多困惑,既有制度、模式問題,也有課程、資源、方式方法等問題,《園長標準》主要是從園長成長規律出發力圖解決這些難題的。最后,《園長標準》的現實意義在于增強在崗園長群體的專業自覺,使崗位成長成為園長的自覺行動,使園長體驗到專業成長的生命意義,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
問:我國已經頒布《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以下簡稱《教師標準》),現在又頒布了《園長標準》,兩者存在何種關系?
答:合格教師是合格園長的前提,從成長歷程看,園長一般是由教師逐步成長起來的!秷@長標準》中有兩個基本維度:一是“領導保育教育”,就是要求園長要有專業引領能力,特別是課程領導力,以領導和保障保育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提升保教質量。二是“引領教師發展”,就是要求園長在教師專業發展方面率先垂范,引領發展,通過落實相關政策、構建相關激勵制度、采用多種舉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可以說《教師標準》為《園長標準》奠定了基礎,《園長標準》為落實《教師標準》提供了制度保障。幼兒園園長應該成為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第一責任人和直接領導者。
問:我們是否可以認為要成為園長首先必須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答:是的。園長應該是幼兒教育的行家里手。一名合格的園長必須是一名合格的教師,而一名優秀、杰出的教師做園長可能會產生更大的專業魅力,加之良好的領導力品質,這樣的園長更容易產生領導感召力,可以說專業領導力是園長領導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問:園長不僅自身專業水平要過硬,還要能引領教職員工獲得過硬的專業能力,那怎樣才能取得好的工作績效呢?
答:工作績效、領導績效的取得有賴于園長的組織領導力,組織領導力的核心是充分調動內外部資源,產生最佳績效!秷@長標準》提出了“優化內部管理”“調適外部環境”兩個組織領導力的維度,就是要求園長既要優化內部資源配置,又要充分調動外部力量,形成合力,從而取得最佳績效。
問:園長領導力由哪些要素構成,具有哪些特質?
答:《園長標準》將園長的組織領導力、教育領導力、價值領導力作為領導力的基本構成要素。組織領導力是基礎,它要求園長有優化內部管理、調適外部環境的能力。處理好幼兒園內外部關系是幼兒園組織管理的關鍵。教育領導力是園長領導力的核心,一位專業的園長一定是一位專業的幼兒園教師,教師專業性是園長專業性的基礎,園長的教育領導力必然體現在領導保育教育、引領教師專業發展上。園長領導力的最高境界是價值領導,價值領導必然體現在文化領導、思想領導、思維方式領導等管理哲學、領導哲學層面,對整個管理具有統領作用。
問:以往很少聽到“價值領導”這一概念,它的內涵和特點是什么?
答:價值是主客體之間的意義關系,是主體需要與客體滿足之間的關系。然而管理中的主客體關系異常復雜,關涉物-我、人-我、我-我的主客關聯,更關涉雙主體、多主體的互動及建構,形成復雜的主客體之間的意義之維,這其中就涉及價值領導。從人際關系學、人本主義視角來看,價值領導的根基是多向主客體關系的意義之維。就教育領導而言,既涉及物,更涉及人,物的背后是人,物是人的文化表征,主客體關系實際上構成的是人與人之間種種的價值關系,人的需要、人的自我形象、人的特質、人的屬性等是理解種種價值關系的意義之維,也是教育領導者對這種種價值關系進行判斷、反思與整合,形成管理價值觀的意義之源。一個具有專業自覺的園長要洞悉不同主體的價值訴求,以高度的專業意識把握價值領導的層次性、多樣性、歷史性、社會性、動態性、主導性;在多維價值的參照下,明辨價值源流,審思歷史價值,明晰基本價值,然后形成主流價值,凝聚核心價值,澄清非主流價值,這就是價值管理的基本路徑。價值管理的難點是凝聚、提煉、形成核心價值,核心價值集中體現了園所的精神氣質,它是園所的精神支柱。 園長的價值領導除了具有前述的特點外,還具有獨特性。其獨特性在于對“兒童”的理解和定位,人們習慣認為幼兒是不懂事的孩童,是“未來的人”,而《兒童權利公約》強調“兒童第一”的原則,人類的成長研究也有“兒童是成人之父”之說。新近兒童發展科學的研究表明:嬰幼兒的感覺整合、感知運動統合、執行功能、社會信息加工、心理理論、情緒中的某些能力具有敏感期及不可逆性,這些能力的某些方面接近甚至達到成人水平。不管是從尊重幼兒的應有權利,還是從幼兒實際發展水平出發,我們都應把兒童擺在與成人平等的位置,這種價值觀會逐漸成為人類共識:在心靈上兒童與成人是平等的,在實踐中要遵循兒童發展規律,恪守“兒童第一”原則。幼兒園的價值意義鏈中,兒童既是出發點,更是落腳點。
問:當下,我國很多幼兒園頗重視文化建設,業已形成某種“文化熱”,價值領導與幼兒園文化建設有何關系?
答:幼兒園出現“文化熱”是件好事,是現代管理意識覺醒和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標志。然而我們也要警惕虛假、淺表的文化管理。如,不切實際、不尊重幼兒園發展歷史的所謂的“文化提煉”;脫離教職工生活方式、價值訴求,只是由領導團隊、“智囊團”創造出的某些新鮮詞匯;為裝點門面設計園徽、園歌、園訓;為特色而特色地強推所謂的特色文化,等等。營造育人文化要基于幼兒園實際、基于幼兒園的發展歷史、基于幼兒的生活方式、基于教職工的價值訴求,更不能偏離主流價值觀、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由教職工、幼兒、家長共同創造,其本質是利益相關方的價值發現、價值澄清、價值整合、價值展現。
幼兒園文化是幼兒園價值領導的展現樣式、型塑表達,幼兒園所追求的核心價值是幼兒園文化建設之魂。在幼兒園文化建設中,“兒童意識”是基點,所謂兒童意識就是在生活、環境、教學、組織、制度、文化表征中處處有兒童,在思想、行動中時時有兒童,兒童關照被嵌入園所的每一個角落,兒童價值被銘記在每個相關者的心中。一個有專業深度、文化高度的園長,不僅要提升自身、員工的“兒童意識”,更要提升家長、社區等其他利益相關方的“兒童意識”,這既是對幼兒園價值領導的高要求,也是對《園長標準》中“幼兒為本”的理想追求。
問:園長在管理實踐中應該扮演哪些角色?
答:《園長標準》將園長的組織領導力、教育領導力、價值領導力作為領導力的基本要素,其中60條專業要求的內在邏輯也決定了幼兒園園長應扮演好教育者、組織者、思想者三種角色。教育領導力體現的是教育者的角色,組織領導力體現的是組織者(也可以理解為狹義的管理者)的角色,價值領導力體現的是思想者(至少是反思中的系統思考者)的角色,這三者相互依存,存在交叉、嵌套的復雜關系。園長要扮演好這三重角色,必然要經歷一個長期的修煉、培育過程。教育者、組織者、思想者的角色最終要落實到行動中,園長首先是行動者。
問:園長的專業成長軌跡應該是怎樣的?園長領導力是如何形成的?
答:園長的成長一定是從一個普通的員工開始的,如同軍校畢業的軍官也要從士兵開始鍛煉一樣。園長需要具有領導特質,更需要在行動中感悟,在實踐中成長。園長需要掌握相應的管理知識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園長需要具有管理能力,這種能力需要在崗位上鍛造;園長需要具有較高的思想與德行水平,這種思想和德行水平只能在知行的反思中不斷得到修煉。
【《幼兒園園長專業標準》的專業期待】相關文章:
•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技能人才培養研究
• 幼兒園中游戲教學法的應用
• 利用鄉土資源 打造農村特色幼兒園
• 幼兒園主題活動之我見
• 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幾個誤區
• 淺談幼兒園教學中的提問技巧
• 淺談如何做好幼兒園班主任
• 幼兒園兒童教育方法探討
• 幼兒園游戲課程化
• 幼兒園新教師上崗手冊
• 中日兩國幼兒園社會教育目標之比較
• 淺談幼兒園綜合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