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級記錄是將班級幼兒活動的過程實錄加以分析和解釋的觀察記錄。記錄是一種教學方法、研究方法,它促進教與學,旨在提出新問題,關注過程和意義。記錄保證班級計劃的運行,能夠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教師自我成長。
[關鍵字]幼兒園;班級記錄;幼兒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712(2014)21-0032-02[作者簡介]宋麗芳(1974―),女,江蘇蘇州人,本科,蘇州高等幼兒師范學校附屬教育幼兒園教師,幼教一級。
班級記錄是“將班級幼兒活動的過程實錄加以分析和解釋的觀察記錄”,也就是說,記錄是在把孩子的行動、語言、交往、沖突等用文字、圖畫或音像的方式如實記錄的基礎上,以這些足夠的細節報告成果和表現,協助他人了解所記載的行為背后具有相關活動的含義。記錄是一種教學方法、研究方法,它促進教與學,旨在提出新問題,關注過程和意義。
“班級記錄”是由瑞吉歐?艾密莉亞幼兒教育系統提出的一個新的教育理念。班級教師通過持續細心地觀察、傾聽幼兒的語言行為舉止,運用筆記本、畫紙、照相機、攝影機、錄音筆等多種工具,從不同的角度對幼兒在班級教學活動中的探索操作行為的原始資料進行收集和記錄。在面對、選取這些記錄時,教師能對主題活動在不同階段的進展狀況有一個規劃和總體的了解,能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能不斷對自己的教學策略進行反思,從而更有效地改進教學,更全面地了解幼兒的認知方式和表征世界的方式,并能進行更為合理的詮釋與反省。
一、記錄保證班級計劃的運行
從班級計劃的制定到運行往往都是留有痕跡的,這些痕跡能幫助我們了解計劃執行的方向是否正確,并能幫助我們評價整個過程。而要保留計劃執行過程中痕跡,記錄無疑是最佳的手段。
在計劃實施過程中,教師以文字、照片、錄音等方式記錄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在計劃實施到一定階段進行總結時,教師可以通過回顧記錄,進一步發現幼兒的興趣與經驗基礎,了解幼兒學習的進展,從而可以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正確,計劃進程是否按照預先制定的軌跡運行。憑借對這些記錄的回顧,教師可以修正自己的教學行為,調整教學策略,獲得一些新的信息,為教學活動的下一步開展做好規劃,制定新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大班開展“蟲兒大世界”主題活動。教師為了引導幼兒自主探索昆蟲世界的奧秘,感知昆蟲的特征和生活習性,在制定主題計劃時安排了“蟲兒蟲兒在哪里”“蟲兒蟲兒開飯了”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動。然而當教師用文字、照片記錄幼兒第一天的活動時,發現幼兒口述的是“昆蟲很難抓”“它飛得太快了,我套不住它”“老師,我不會抓,你來幫幫我”……而照片記錄下的則是幼兒盲目地使用捕捉昆蟲的器具,疲于奔命地追趕昆蟲和個別幼兒焦慮的表情……從這些記錄中,教師開始重新反省自己的思路、想法,大家經過討論一致認為,幼兒雖然喜歡捕捉昆蟲,但是他們對如何捕捉知之甚少,第一次的失敗使得幼兒對后面的活動失去信心,如果想要維持幼兒的興趣,保證主題活動繼續開展,那就必須調整原來的活動,改變教學策略。
教師在找出原因后及時調整計劃,增設了一個活動――捕捉,和小朋友一起討論正確使用捕捉工具的方法,然后用圖文的方式陳列在主題墻飾中,幫助幼兒鞏固回憶。幼兒在有了一定經驗的基礎上,再次捕捉昆蟲時都獲得了成功,他們拿著自己捕捉的昆蟲到處炫耀……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在審視回顧照片、幼兒對話的記錄時,能清楚地看到幼兒的學習,捕捉到了幼兒的失敗情緒,并推導出由此對原定計劃的影響。教師及時反省了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想法,調整策略,增加了符合幼兒當前需要的教學活動,為此次主題活動和計劃的順利完成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二、記錄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幼兒而言,記錄為幼兒重新審視、解釋自己行為提供了機會,記錄也為幼兒提供了自我整合及集體建構知識的機會。在觀看自己的記錄時他會表現出很大的滿足感和自信心。當他與同伴比較或傾聽他人對自己的記錄發表的觀點時,他會進一步肯定或否定自我,并根據分析自我調整或者向他人學習方法,拓寬學習范疇。
例如,在“大馬路”主題中,幼兒用積木建構馬路,其中聰聰(化名)一組搭建最快。聰聰突發奇想,把橡皮泥里本來做動物眼睛的兩個小珠子用橡皮泥按在了長條形積木上,用來做電子警察;顒咏Y束前公開展示作品了,聰聰在向大家介紹自己創意后,得到了老師和伙伴們的贊賞。之后,聰聰和其他一些模仿這一行為的孩子一起把這一搭建技能又延伸到其他一些主題。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不難發現,聰聰在重新審視自己記錄時得到了教師與同伴的認可,肯定了自己的行為,于是便在之后其他的搭建任務中進行了遷移。其他幼兒在傾聽教師對聰聰的記錄時,也從成人對聰聰經驗的記錄中學到了好方法,從而調整自我,向聰聰學習了這一創造行為。
三、記錄促進教師自我成長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是幼兒的伙伴、傾聽者,是支持者、引導者,是學習者、研究者。通過記錄可以促進教師角色順利的轉換,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ㄒ唬⿲W會觀察、傾聽幼兒
日常教學中,教師常常在觀察時犯這樣的錯誤:觀察的隨意性大,事先沒有明確的目的,或者當時所看到的沒有及時用文字、照片記錄下來,于是在回憶分析時變得沒有重點或找不準方向……這樣的觀察是不全面的。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可以通過記錄的方式,用便條、觀察表、日記及錄影帶、相片、幻燈片等幫助我們觀察幼兒的表現,盡可能地避免出現觀察不周的問題。通過這些,教師能了解幼兒的興趣和學習特點,以及幼兒在學習和活動中碰到的問題。這將有助于教師更好地理解幼兒的學習及建構知識的方法和發展狀況。
。ǘ┓此冀虒W,有效地改進教學
首先,教師利用已有的經驗,在記錄的基礎上參與關于幼兒學習和知識建構的解讀和分析,深入細致地了解幼兒的學習過程。這對教師依據對幼兒的理解做出正確的教育決策是大有裨益的。其次,由于記錄再現了教學實踐的過程,如教學錄像,教師通過重新觀看錄像中的自己教學的全過程,反省教學行為,觀察幼兒學習情況,從而促使教師認識到他們實際能做什么和他們確實做了些什么;反思他們所做的哪些事是有價值的,哪些是沒有價值的;思考他們怎樣才能做得更好。這些記錄能幫助教師謹慎而有效地介入幼兒活動,反思和調整教育行為與策略。
。ㄈ┯涗浽鲞M家園溝通
記錄提供給家長一個真正認識、了解自己孩子的機會。通過記錄,家長可以真正了解自己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對生活經驗的看法,從而重新審視自己為人父母的角色責任,并以一個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的孩子。家長透過記錄,通過對自己孩子的了解,增強了家長對幼兒園活動的參與和支持,也增進了家長與教師及幼兒園的溝通和交流。
參考文獻:
[1]〔美〕埃德華茲.兒童的一百種語言[M].羅雅芬,等,譯.臺北:心理出版社,1998.
[2]高愛華.在設計教學課程實施中提高幼兒的記錄能力[J].教育導刊,2010(2).
[3]夏靖.佚事記錄法在幼兒評價中的應用[J].學前教育研究,2003(8).
【淺議幼兒園進行班級記錄的意義】相關文章:
• 試析幼兒園民族服飾的文化寓意
•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理性探討
• 幼兒園語言活動中的有效教學
• 幼兒園音樂教學游戲化研究
• 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策略
• 幼兒園數學活動師幼互動分析
• 關于幼兒園雙語教育幾個問題的討論
• 如何創設幼兒園良好美術教育環境
• 農村幼兒園轉崗教師職業適應影響因素
• 城鎮幼兒園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
• 學習《指南》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
• 長沙市幼兒園收費現狀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