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幼兒園建設已不適應現代幼兒園教育,難以滿足社會對幼兒健康發展的需求。幼兒園建設需要進行創新,本文淺析當前幼兒園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
主題詞:淺析 幼兒園 建設 問題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學前教育對幼兒身心健康、習慣養成、智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科學保教方法,保障幼兒快樂健康成長”。
幼兒園是進行學前教育的載體,幼兒園建筑服務主體是3-6歲的幼兒,這個階段的幼兒心理和行為均處在人類最初的發展階段,對建筑空間的需求和感官都與成人有相當大的差異。目前,筆者認為在幼兒園建設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相關部門不重視幼兒園建設、幼兒園建筑造型無個性
幼兒園建設用地緊張,是制約幼兒園建設發展的重要原因。幼兒園的選址不受重視,土地面積短斤少兩。在審批環節中沒有注意到幼兒園用地的特殊性,導致很多幼兒園都無法達到國家規定的幼兒園用地面積標準。尤其在新開發的大型樓盤中,開發商設置幼兒園一方面是應付規劃部門的審批,更多的是作為樓盤的賣點,并沒有從教育的角度去考慮幼兒園建設。特別是在城市用地緊張,地價昂貴的今天,更需要相關部門對幼兒園的建設制定辦法,拿出措施,強制執行幼兒園建設的相關標準。
筆者在走訪幼兒園過程中發現,幼兒園建筑造型大都偏向成人化,缺乏個性,缺乏幼兒熟悉或者喜歡的特征。有的大開發商為了節省建筑設計成本在多個幼兒園的建設中套用一套建筑設計圖紙,建筑物原本具有的獨特美感在規模化建設、機械化生產中變得頓失全無。有些幼兒園建筑外墻使用基色和基本色,無層次感且缺乏變化;有些幼兒園建筑外墻選用一些顏色,有意識的成形標志色,因與周邊環境缺乏協調,失去了美感,顯得雜亂無章。
2.幼兒活動單元封閉,空間形態單調簡陋
幼兒活動單位是指幼兒園每個班級獨立專用的生活、活動空間,包括活動室、臥室、衛生間、儲藏室等。幼兒園的平面布局主要是由若干個班級活動單元構成。這種以班級為基礎、相互封閉的活動單元模式,班級之間互不干擾,有獨立的臥室、衛生間,可防止病菌交叉感染,滿足衛生防疫的要求。但是這樣的活動單元往往忽略了幼兒個性的需求,使得幼兒的交往空間得到了制約,不利于幼兒個性的養成。
幼兒園建設往往因建設周期短、投入資金有限、占地面積小等原因,造成了各個幼兒使用空間大都是矩形平面。若是磚混建筑,窗戶面積狹小,照成室內采光不足,空氣流通不暢,更顯得空間局促、光線陰暗;加之招生人數超過額定指標,進一步加劇了室內的擁擠,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
3.室內設計缺少人文關懷、室外活動場地單調乏味
筆者在通過走訪發現,一些幼兒園的活動空間本來就狹小,加上堆放著很多大小不一、各式各樣的家具,使得室內擁擠不堪。幼兒天性好動,對危險的認知力很弱,在沒有安全意識的情況下,家具的棱角對幼兒極易產生傷害。幼兒園的活動室,窗臺距離、地面高度是按成人建筑90厘米高度設計的,造成幼兒視野受限,易使幼兒在心理上產生壓抑感。幼兒園的衛生間在潔具以及設施設置上考慮不周,例如盥洗池的水龍頭沒有采取降壓措施,造成水壓過大濺濕幼兒的身體及衣服。
因為基于教學安全的考慮,教師陪幼兒室外玩耍的時間較少,無形之中更加突出了室外活動場地的重要性。目前大多數幼兒園的室外活動場地的整體建設水平很低,基本還是“沙坑+滑梯+跑道”的模式。有些幼兒園幾乎沒有室外活動場地。在幼兒園建設中,因設計往往考慮到場地位置的利用,而忽視了室外游戲的內容與場地的關系。結果造成了,園內滿面鋪設硬化塑膠地面,色彩單調、形式枯燥的這一現象。
幼兒園的建設應符合時代的前進步伐,更加適應幼兒教育的發展,以滿足人們對學前教育的需求,筆者認為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修訂實施新的建設規范、明確相關行政部門職權
目前,我國現行的幼兒園建筑設計標準和依據,還是采用1987年頒布的《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試行)》和1988年頒布的《城市幼兒園建筑面積定額》。現行規范20多年試行未修訂,已遠遠落后于社會的發展。雖然部分省市頒布了本地區的幼兒園建設標準,但全國新的幼兒園建設標準尚未出臺。
教育、規劃、國土等行政部門的職權須明確,教育部門作為業務主管機關,對幼兒園的布局、選址起到決定性作用,并擁有一票否決權;規劃部門應該充分考慮到幼兒園的特性,嚴格審查相關報批手續;國土部門應該根據幼兒園建設用地的特殊性,在土地出讓中制定優惠辦法,明確幼兒園建設用地屬性,使建設單位做到專地專用。
2.踐行現代教育理念,突破傳統平面布局
在幼兒園建設中推進實施現代教育理念,主要是讓建設者了解幼兒教育的特殊性,掌握“開放性”、“游戲性”等幼兒教育理念。從提高幼兒素質、發展幼兒潛能、培養幼兒心智入手,轉變建設思維。從幼兒園規劃設計方案入手,細化功能使用,滿足幼兒需求。
我們還須突破傳統的幼兒園平面布局設置,推進實施多組式班級活動單元,它是由若干個班級活動單元共享一個公共活動空間及衛生間。按照幼兒年齡特點分班,以尊重幼兒自主、自發的開展運動為原則。讓每個幼兒都能夠自己積極的選擇和自由的活動。讓每個幼兒建立起良好的人與人的關系,獲取集體生活的經驗性,培養幼兒的社會性。
3.加強幼兒園空間設計、保證室外活動場地面積
在幼兒園建設中應該更多的考慮到空間的設計,這對幼兒的成長極為具有重要意義。比如:改變傳統的純交通的走廊,將原本的交通空間轉變成幼兒社交、互教的綜合性公共空間;利用犄角旮旯,設置趣味空間,幼兒會被趣味空間豐富、有趣、多變的東西所吸引。幼兒園建筑造型裝飾應該藝術化,色彩的運用應該清新明快、鮮艷而雅致,這樣可以讓幼兒這一最具感性情感的群體,從造型中、色彩中,讀出美來。
幼兒園室外場地是幼兒進行體能鍛煉的場所,有利于幼兒自信心、膽量和決斷能力的培養。根據幼兒的年齡,劃分活動空間,避免因大孩子的活動中的沖撞在無意間傷害到年幼的孩子。活動場地應該具有完整性,方便開展各類游戲和布置游戲器具。目前,多功能大型活動器械已逐步取代了傳統型游戲器具,以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幼兒。該類型器具多了很多攀爬、翻滾等功能,不但給幼兒帶了歡樂,更增加幼兒園環境的新景象。
結束語: “以幼兒為本”是幼兒園建設的第一原則,建設者和相關部門應重視幼兒園園址選擇、規劃布局、建筑標準、設備配置等諸多方面,幼兒園建設必須滿足學前教育的使用功能,為幼兒身心發展、生活和活動提供基本的物質條件,營造寓教于樂的育人環境。
【淺析當前幼兒園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相關文章:
• 幼兒園活動區創設策略
• 信息技術對幼兒教育的整合作用
• 特殊需要兒童如何融入幼兒園教育
• 幼兒園兒童體格發育與營養狀況分析
• 試論如何完善幼兒園管理規范
• 立足成才:幼兒園課程選擇之思考
• 山區幼兒教育初探
• 幼兒園新生入戶家訪技巧
• 德國兒童在幼兒園學些什么
• 瑞士幼兒園,小小聯合國
• 中職英語課程學前教育研究
• 規范幼兒園財務管理制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