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學本身而言,與教學可以說是一種同氣連枝的存在;其中文化哲學與幼兒園的教學有著共同的邏輯和起點。從文化哲學的角度出發,幼兒園的教學往往能夠實現教師與孩子們相互交流對話的目標,并且能夠幫助教師重新塑造在孩子們眼中的形象與身份,使幼兒教育的真正價值得以有效地發揮。
對話教學幼兒園教學文化哲學一、幼兒園教育過程中文化哲學的理論與意義
(一)文化哲學在幼兒教學當中的理論與價值
文化哲學一直以來都堅持著以人為本的中心思想,對于文化哲學而言,人便是文化哲學的中心所在;人對于文化有著無可比擬的創造性和運用性,同時人的存在也是文化哲學得以長存的主要途徑和方式;文化哲學無時無刻不在反映著人類彼此之間的精神交流,在文化哲學領域中,對話不光是一種交流的手段,更是人們彼此之間存在與世界上的一種方式和參照。
(二)幼兒園中哲學對話教學的意義
在幼兒園的文化哲學對話教育過程中,既能夠使幼兒的智慧得到啟發,同時也能夠讓教師與幼兒之間完成互動,這種哲學式的教育對話,摒棄了以往的單一教學模式,更具新穎的創新特色,同時還能夠使學生與教師在完成對話的過程中實現交流,產生出新的文化;幼兒園的哲學對話是教學得以進行的主要方式,其中所包含的文化與人文關懷精神,是幼兒教學與文化哲學之間的共有邏輯和起點,同時也是幼兒園教育真正走向師生交流的重要基礎。
二、文化哲學背景下的幼兒園對話教學
(一)幼兒園文化哲學對話教育
幼兒園的哲學對話教學不只是一種單純的交流溝通關系,同時它更是一種充滿著人文關懷的交流文化;在幼兒教育過程中,交流往往是幼師對幼兒進行教育的主要方式,同時這也是教師與學生彼此之間相互接納互動的主要依據;哲學的對話能夠有效的將課堂文化表現出來,同時,幼兒園當中師生之間的文化互動幼師以哲學對話作為基礎而進行的;幼師可以利用課程和教學當中與幼兒之間所進行的對話互動來實現各自的價值,并讓彼此之間適應對方的行為方式。
(二)文化哲學交流的教學化
在幼兒園中實現哲學交流對話教育,能夠使幼兒與教師二者同時參與進文化哲學的教學過程中,進而達到師生之間的生命、情感交流,以便于雙方都能夠激發起對教育學習的意義追問和感悟品讀,使彼此之間共同分享情感,得到意義非常的教學體驗;同時,教師在與幼兒進行文化哲學交流的過程中,還能夠揭示出教師與幼兒在不同世界中生活的內心寫照。
(三)幼兒園教學的生活文化
幼兒園教學的文化哲學對話應該深入地走進教師和幼兒的生活當中,無論是教育還是對話,都應該多對其生活當中的文化給予關注;我們現在每天生活的世界,既是一個活生生的動態世界,同時又是一個人文的世界;可以說,幼兒園的教育本身就是教師和幼兒在生活當中所經歷生命歷程的一部分,而傳統的教學往往沒有對教師與幼兒生活的文化和世界給予真正的重視,對于幼兒而言,這一階段的孩子們身心發展應該是建立在興趣和對話當中的,而不應該是以往那種凡事都以效率為本的教育方式,幼兒的教育更應該貼近文化哲學,真正地走進孩子們的生活與成長當中。
三、施行真正的幼兒園文化哲學對話教學
(一)施行文化回應性教學
當前我國的幼兒園的文化哲學對話還在以教師作為主導,教師對課堂對話的壟斷,使得幼兒園的文化哲學對話無法真正的得以實現;為此,我們應該展開文化回應性教學,教師通過文化回應性教學,對不同教育程度和家庭背景的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通過不同的知識構架和風格,提升幼兒接受教育的主動性;文化回應性教學主要的目的是在于養成幼兒們互惠互助、善待伙伴的精神,孩子們在這種教學的過程中還能夠學會如何與他人分享。另外,教師也可以在這種教學過程中使自我價值得到體現,并進一步促進兒童個性的全面發展;這種回應性的教學,能夠實現教師與幼兒在課堂當中的文化交流,教師也能夠根據孩子們的文化基礎等特征對自身所進行的教學進行回應。
(二)重塑教師在幼兒眼中的身份
當前我國幼兒園當中,教師的身份普遍都是高高在上的,并且受傳統因素的影響,導致了孩子們對于教師的獨斷專行不敢言語,教學過程也完全沒有以孩子為中心,幼兒園的教師想要真正做好幼兒教學工作,首先,要調整好自己在孩子眼中的身份和位置,對幼兒良好的教育不能停留在壓制和控制中進行,教師在對孩子們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所扮演的應該是一個亦師亦友的角色,只有教師自身融入到孩子們當中,才能夠進行更好的教育;其次,幼兒教師的身份應該是為孩子帶來快樂的,只有以快樂活潑的精神面貌去面對孩子們,課堂才能夠煥發生機;除此之外,幼師還應該作為一個孩子眼中的“大朋友”,并在教導孩子們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對孩子們給予足夠的關愛;想要讓孩子們得以全方位的發展,教師們除了要轉換自己的身份外,還應該真心的接納孩子們,并在教育過程中以孩子為主,只有這樣的教學,才能夠拉近幼師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從而使孩子得以實現發展,并得到與教師之間進行平等對話溝通的權利。
四、結束語
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的文化和哲學,我們通過文化哲學對幼兒園教學的透視,可以得知現今的幼兒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普遍問題;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對于這些問題應該摒棄,應該將對話和教學的主導權交給孩子們,不能因為自己身為老師,就獨斷專行,忽視幼兒的表達和意見;同時,教師們還應該給予幼兒們更多的關愛和幫助,使幼兒園教學的文化不在停留于表面上、形式上,徹底避免為對話的幼兒園教學現象發生,進而使幼兒園的教學文化本身價值得以真正地體現出來,實現其內在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傳英,王桂芳.幼兒園課程知識的文化哲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1,(05):162-167.
[2]尹芳,周博文.文化哲學:幼兒園教學研究的新取向[J].教育探索,2010,(03):59-60.
[3]龔孟偉.文化哲學與教學文化關系辨[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10,(05):162-167.
[4]黃黎明,李智.知識教學的文化哲學研究[D].西南大學, 2010.162-167.
[5]邵小佩,霍營.幼兒園生命關懷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 201.162-167.
[6]林樹龍,羅曉燦.從文化哲學透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D].蘇州大學,2010.162-167.
[7]索長清,吳佩龍.幼兒園教師文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162-167.
【幼兒園教學的文化哲學透視】相關文章:
• 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法的應用
• 幼兒園運動器材受冷落現象及對策
• 幼兒園管理工作點滴體會
• 何不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
• 幼兒美術教育的創新能力
• 幼兒園園長對幼兒園實施以人為本業務管理研究
• 幼兒園主題墻創設初探
• 技工院校幼兒教育論文
• 幼兒園大班剪紙活動的幾點思考
• 淺談對幼兒園總體環境設計與研究
• 幼兒教育價值發展戰略研究
• 幼兒園校園文化建設路徑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