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猶如一個完善的、濃縮的小社會群體組織,物質和精神環境構成了多元化、多層次、多角度的活動場景。在幼兒園內,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兩者不可或缺地成為教育實施以及教育質量好壞的決定性因素。以往我們組織幼兒進行一日活動的時候,總是單一地將活動創設在固定的活動區域內。例如,將美術活動放在美術室,體育活動在戶外操場進行等等。但相對于這些活動區域,幼兒園多功能廳就往往成為擺設,我們很容易遺忘這個在幼兒園內的條件設施齊全,似乎“用處不大”的角落,而這個遺忘的角落往往潛藏著十分巨大的教育價值,有待引起大家的重視。
近階段以來,通過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對藝術領域的學習和解讀,讓我對美術活動又有了全新的認識。從其中可以看到,藝術領域從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兩個方面,強調讓幼兒學會發現和感受自然界與生活中美的事物,讓幼兒欣賞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萌發對美的感受和體驗;鼓勵和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培養初步的藝術表現能力與創造能力。在教育建議方面,著重強調要在日常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的藝術想象、表現和創造,不用成人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不追求技能訓練。這些目標和教育建議讓我突發靈感,是否我們的美術活動可以走出美術室,讓其可以更豐富更奇妙地開展起來,那個遺忘的角落多功能室就成了我的首選之地。
一、小班寶寶服裝秀,high翻多功能廳
《指南》中指出,小班幼兒繪畫發展處于以涂鴉期為主并逐步向象征期過渡的階段,即使能夠添畫,畫面上圖樣間也是無聯系的。涂鴉和玩色其實就是小班幼兒在美術活動中最常見的方式,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各式各樣的紙質服飾,讓幼兒隨意的涂鴉和玩色,或是提供彩色紙讓幼兒隨意地剪、貼、撕來裝飾“服裝”,不要做過多的要求,重在鼓勵孩子大膽創造,愛上創造。美術活動結束后,可讓幼兒穿上自己設計的服裝,來到多功能廳走秀。多功能廳有舞臺,有
音樂,有燈光,是寶寶們走秀的絕佳場所。
由于小班幼兒的心理特點是對教師有較強的依戀和信任,加上他們對自我的評價主要來源于他人對自我的評價,因此,教師的接納、贊許和分享是對他們最大的鼓舞。通過對教師好評的反饋,幼兒會從內心品味著成就感。孩子們穿上自己設計的服裝,在舞臺氣氛的營造下,在觀眾們的陣陣掌聲和尖叫聲中獲取了自信,更愛上了設計,愛上了畫畫。
二、中班寶寶模仿秀,學大師賞大作
美術欣賞是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精神活動,它能使幼兒全方位運用感官對藝術作品進行感知、認識,進而轉化為幼兒初級的欣賞能力,是豐富幼兒美感經驗、培養幼兒審美能力、提高幼兒藝術素養的主要途徑,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想象力、觀察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對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班的幼兒已經能夠專心地觀看藝術品,有模仿和參與的意愿,對美的感知需求量增多,因此教師應充分抓住幼兒的這一特點,運用多種方法途徑,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使其最終實現培養審美創造力的目標。
多功能廳本身就具備良好的多媒體設備,教師可以給幼兒欣賞一些色彩鮮艷豐富的名家畫作,或是挑選一些制作精良的富有創造性的動畫影片給幼兒觀看,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欣賞能力。觀影或欣賞活動結束后,可以讓幼兒臨摹其中的具有典型性的畫作或畫面,讓他們用自己的畫筆來表達自己的所觀所想。通過模仿大師們的作品,更好地讓幼兒懂得欣賞美,感受美。更有趣的是可以讓幼兒認識各個國家的美術大師,讓幼兒照著大師們的照片進行寫生活動,由孩子們創造出的“大師”可是會非常形象可愛的哦。
三、大班寶寶創
繪本,故事、播報齊上陣
孩子進入大班之后,我認為美術方面的教學關鍵在于給他們提供充分創造的條件和機會,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到了大班之后都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特別語言能力,表演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多功能廳就像一個小劇場一樣,那如何將孩子的美術和表演想結合起來呢?我想到了
繪本。大班寶寶會接觸到很多的繪本閱讀,我們鼓勵孩子將老師上課講的故事或是自己平時聽到的故事用畫筆記錄下來,用連環畫等形式表現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制作完屬于自己的“故事書”之后再來到小劇場進行表演,邊講故事邊將自己的“故事書”展示給自己的小伙伴們,以此來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能力強的幼兒更可以制作“小劇本”,在老師的幫助下說不定還可以排練成一部小小的舞臺劇呢。
另外,孩子們還可以嘗試將每天的天氣情況以繪畫的形式表演出來,每天都可以有一名小播報員,在多功能廳錄制天氣預報,寶寶邊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邊播報天氣情況,這是不是也非常有趣呢。
美術教育本來就是從生活中創造出來的,讓美術與生活溝通起來,才能在幼兒美術教育中體現生活化的特征,才能使幼兒的生活成為美術活動的生存點。為幼兒創造更多自發表現的機會,容許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必要時才給予指導。教師將各類美術活動與幼兒的表演活動、欣賞活動等有效結合起來,讓幼兒自主地、富有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想。教師只需作為幼兒的支持者,尊重他們自由表達的意愿,為他們提供多媒體的場所和舞臺,鼓勵他們大膽表現自己,勇于創造屬于自己的作品,而不只是按照成人的標準來選擇和陳列一幅幅美術作品。
幼兒園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幼兒園內所有的硬件和軟件都應是“洋蔥”效應般,緊緊團結在一起,讓每個幼兒園的多功能廳不再成為擺設,讓教師和幼兒能真正地愛它猶如愛自己的班級。讓我們把多功能廳的大門真正打開,讓孩子們愛上美術,愛上表演,愛上我們的幼兒園。
【作者單位:常州市劉海粟美術幼兒園 江蘇】
【讓幼兒園多功能廳不再成擺設】相關文章:
• 幼兒園體驗式故事教學的研究
• 幼兒園教具使用的有效性分析
• 知識管理:幼兒園管理的新視角
• 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評價
• 小議如何有效防治幼兒園意外傷害事故
• 幼兒園園本課程案例分析
• 幼兒園繪本閱讀的研究
• 學前教育專業英語教學研究
• 淺談幼兒園藝術領域教學策略
• 幼兒園空間環境設計探索
• 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開展策略探究
• 幼兒園午餐需要保持安靜嗎?